
关于笔记本电脑中的BIOS和EC.doc
3页呵呵,我先来抛砖引玉:The Embedded Controller Program Update Utility 是 BIOS 升级所必须的,可看作是 BIOS 的辅助控制升级程序,该程序主要作用是辅助将主 BIOS 文件写入 BIOS 芯片,有些 BIOS 的升级文件需要此控制程序的版本达到某个版本以上才能顺利升级如果该控制程序版本不够高,可能会导致刷新 BIOS 失败说白一点,依我的理解,就是 bios 升级的一个辅助平台,bios 就是通过平台写入的,打个太不恰当的类比,如果把 bios 的新旧版本看作 fat,fat32,ntfs,winfs 等不同格式的数据,那么想把某种 bios 格式数据写入硬盘就需要不同的 windows 系统平台的支持而 The Embedded Controller Program Update Utility 就好比 windows 系列,假如你的版本过低,就好比你只有 98的操作系统,自然读写 ntfs 格式的会出错,同样道理,低版本的 embedded controller 无法支持高版本的 bios所以新的 bios 需要新的 Embedded Controller Program Update Utility。
而同样道理,新的 controller 需要新的 bios:)不知道有没有说明白,呵呵:)shm127 at 2005-1-20 22:56:18 个人感觉 E.C.P 应该是对 BIOS 起到保护作用的一段特定程序,就象一些厂家的主板用双 BIOS一样,从而防止 BIOS 信息的丢失或其它一些意外的情况发生redblink at 2005-1-21 20:46:57 这个话扯得比较远,首先得铺垫一下,我们知道,纯粹的主板上比较重要的芯片,一般有南桥和北桥,BIOS 了南桥是主板上的芯片,提供对键盘控制器,USB(通用串行总线),实时时钟控制器,数据传送方式和高级电源管理等的支持北桥是负责与 CPU 的联系并控制内存,作用是在处理器与 PCI 总线、DRAM、AGP 和 L2 高速缓存之间建立通信接口北桥芯片提供对 CPU 类型,主频,内存的类型,内存的最大容量,PCI/AGP 插槽等设备的支持北桥起到的作用非常明显,在电脑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所以人们习惯的称为主桥(Host Bridge)我们还应该了解,BIOS,只是两块内存而已,一块是 FLASH/EPROM,另外一块,就是 CMOS设置了,通过电池保存 BIOS 设置信息。
铺垫好了了解清楚这些东西之后,我们应该更加清楚地明白,只有这些个标准配置的东西,是不可能实现笔记本的全部快捷功能的各家笔记本厂商对于自己的笔记本都有独特的配件,比如,IBM 的电池,就无法在 HP 下使用,接口完全不一样,也无法实现 IBM 的 Fn+PgUp 键盘灯功能,因为CPU/南北桥只能控制标准设备,所以这些,并不是在 BIOS 里写一段汇编代码就可以通过CPU,让键盘灯亮起来的,至少,我还没有见到过键盘灯,屏幕亮度,音量控制,这些功能即使电脑还在自检,即使电脑死机了,我们仍然可以毫不费力的控制它开关其他如 CPU 风扇,是谁控制它到一定的温度就要开转?又如何通过升级BIOS/ECP 来调整它?那肯定会有另外一个个 CPU 在跑,通过这个辅助 CPU 控制这些设备,那就是 Embedded Controller,它在 BIOS 之前,就接管了电源,电池,键盘, PS2 口,小红点,触摸板,屏幕,还有很多接口/设备的管理,因此,Embedded Controller 实际上是笔记本的一个独立运行的设备,通过 I/O 接口与总线相连,BIOS 再读这个端口,实现扩展中断,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调用中断/读写一个特定的端口,从而控制屏幕亮度,电池信息,AccessIBM,甚至802.11b 网卡的开关。
应该明确了 Embedded Controller 就是另外一个 CPU,相对于主 CPU,这个辅助的 CPU 很弱,至于这个 CPU 怎么跑,就要 Embedded Controller Program 这一段 FirmWare 类的代码了,这段代码同时负责同总线的 I/O 接口假如我们的 BIOS 升级了,需要读电池的一个信息,而老版本的 ECP 并没有提供这个 I/O 接口,这个时候读就会出错,从而引起错误因此只有升级了ECP 到相应的版本,才能够正确执行ECP 和 BIOS 是可以放在一起的,比如下面那个链接所说到的 SharedMemory 技术 SharedMemory,ECP 和 BIOS 仍然是两个不同的部分,存放在不同的物理地址,如果 ECP 有 BUG,那么升级 BIOS 一点用都没有,如果 BIOS 有 BUG,那么升级 ECP 也没有什么用处,而且 IBM 的笔记本有太多特色功能,可能从 2001 年开始,就专门定制了一批芯片,也可能 IBM 认为 ECP 和 BIOS 分开可以提升升级便利性,安全性和开发周期,抑或是不需要任何理由,于是就分成两部分了over让我们来先把概念搞清楚,概念清楚了,区别和联系也就清楚了:1、BIOS :--英文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的缩写,意思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实际上它是被固化在计算机 ROM(只读存储器)芯片上的一组程序(但大多数人把他当成了一块芯片或是 CMOS) ,为计算机提供最低级的、最直接的硬件控制与支持更形象地说,BIOS 就是硬件与软件程序之间的一个"桥梁"或者说是接口(虽然它本身也只是一个程序) ,负责解决硬件的即时需求,并按软件对硬件的操作要求具体执行负责在电脑开启时检测、初始化系统设备、装入操作系统并调度操作系统向硬件发出的指令PS:谈到 BIOS,不能不先说说 FirmWare(固件) 和 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芯片FirmWare 是软件,但与普通的软件完全不同,它是固化在集成电路内部的程序代码,集成电路的功能就是由这些程序决定的ROM 是一种可在一次性写入 Firmware(这就是 “固化”过程)后,多次读取的集成电路块由此可见,ROM 仅仅只是 Firmware 的载体,而我们通常所说的 BIOS 正是固化了系统主板Firmware 的 ROM 芯片2、Embedded Controller:--即:嵌入式控制器,简称 ECEC 在笔记本电脑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用于控制主要 I/O 的周边设备,例如:键盘、鼠标、触控板等。
EC 中一般内建某种型号的微处理器(如 8032) ,可以让笔记本完成各种复杂的 ACPI 电源管理(包括风扇控制管理)等等EC 除了本身硬件之外,还需要 FirmWare(微代码) ,这个部分主要由 EC 厂商和和几大 BIOS 生产公司(如 Phonix 等)配合开发完成很多 EC 都采用了 share memory 的架构,也就是 EC 的代码和系统 BIOS 代码共同储存于同一个FlashRom 内-也正是因为这一点,IBM 的 BIOS 升级时,往往需要连同 EC 一块升级3、Embedded Controller Program--我们就简称为 ECP 吧知道了 EC,ECP 的意思就不难理解了通常,我们能看到 IBM 发布最新的 BIOS 后,同时还发布了相对应版本的 Embedded Controller Program Update Utility,这也就是 EC 固件的升级工具(类似 PC 机上常用的 Winflash 等软件) 而由厂家所提供的升级程序中,往往包含了对应版本的 Embedded Controller Program,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EC 的固件(controller firmware) 。
综上所述,大家应该明白这其中的区别和联系所在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