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申报工作回顾.pdf
3页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栏《安全》 2011年第6期为适应我国社会安全发展的需要, 建立安全专业人才长效培养机制 多年来, 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及原劳动部、 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管局正确领导和支持下, 全国与安全学科有关的大专院校、 科研院所、 专家、 学者共同努力, 积极推进安全学科建设, 使安全学科逐步得到完善, 其地位逐步得到社会认可 在2011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发布的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中, 安全学科成为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申报工作圆满完成1 一级学科申报背景(1) 安全学科三级教育基本情况我国安全学科三级学位教育, 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本科始, 1981年确立硕士学位、 1986年确立博士学位, 至今已经具有相当规模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设 “安全工程” 专业本科教育有127所, “安全技术及工程” 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46所, 博士研究生教育20所, 已形成了稳定而完整的安全学科专业教育体系目前全国每年招收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人数接近7000人, “安全技术及工程” 博士生约280名, 硕士生(含工程硕士) 约1000名2) 安全学科的地位安全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 经过社会各方面不懈努力正逐渐得到完善和积极推进, 学科的地位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 在国内一些权威的学科分类中占有了一定位置: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标准 《学科分类与代码》 (GB/T 13745-92) 中, 共设立了58个一级学科, 其中 “安全科学技术” (学科代码: 620) 同环境科学技术、 管理学一道, 被列为综合类中的一级学科(该标准2009年修订并颁布, 安全学科仍然是一级学科) 。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中, 设有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管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 下设二级类 (相当于一级学科) 71个 安全学科同环境学科并列设在工学门类之下, 名称为 “环境与安全类” (代码:0810) , 相当于一级学科 本科专业名称为 “安全工程” (代码: 081002) 1999年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四版) , 将我国的图书分为5大部类, 22个大类, 安全科学同环境科学并列确立为X大类, 名称为 “环境科学、 安全科学” 3) 安全学科申报一级学科的原因虽然在本科专业目录中, 安全学科已经是一级关于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申报工作回顾杨书宏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57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栏《安全》 2011年第6期学科, 但在国家1997年颁布的 《授予博士、 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 专业目录》 中, 没有把安全学科列为一级学科, 仅在 “矿业工程” 一级学科下设立了 “安全技术及工程” 二级学科 从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这种定位不利于安全学科的发展, 限制了安全人才队伍整体发展, 主要表现在: 安全科学理论研究落后于安全技术及工程的研究和实践。
目前安全学科研究生培养基本集中在安全技术及工程领域, 没有 “安全科学” 专业, 导致安全学科理论研究落后于安全技术及工程的研究和实践, 不能很好地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同时这种定位,难以形成有影响、 有国内、 国际话语权的安全学科带头人, 也难以形成系统地开展安全科学理论研究的团队, 从而严重制约了安全学科理论研究的客观实际需要安全专业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专业设置不匹配, 安全学科高级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安全学科的设置状况, 安全专业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脱节, 使得安全专业研究生教育入口受到严重限制, 研究生学历毕业的安全学科高级人才数量不能够满足社会的迫切需求 目前全国每年招收 “安全技术及工程”硕士生只有约800人, 而博士生仅280人左右, 远远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人才服务领域不匹配 “安全工程” 本科生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掌握安全科学、 安全技术及工程的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 具备一定的从事安全工程方面的设计、 研究、检测、 评价、 监察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毕业生可服务于建筑、 机械、 化工、 矿业、 能源、 交通运输等行业 而矿业工程一级学科下面的 “安全技术及工程” 专业培养的研究生主要是服务矿业领域。
这种不匹配非常不利于安全学科、 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对非矿业工程类的安全学科、 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不利安全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实际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安全生产涉及的面越来越广, 在这种情况下, 仍将 “安全技术及工程” 列在“矿业工程” 名下, 显然不能满足化工、 烟花爆竹、 机械、 消防、 交通运输、 军工、 航空等各个领域对安全专业人才的需要2 安全学科申报工作情况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安全学科建设非常重视, 总局人事司、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按照总局的要求, 积极工作, 组织广大高校和安全科技工作者, 为提升安全学科的地位, 一手抓学科的自身建设, 一手抓一级学科的申报, 归纳起来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1) 强化安全学科建设近年来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 开展了 《全国安全工程高等教育调查研究》 项目, 了解安全工程教育的现状、 掌握社会对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研究制定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 业务范围及课程设置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 研究确定安全工程专业基础课程, 并组织编写出版专业基础课教材和专业课教材; 完成了 《安全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究》 课题报告, 制定了 《安全工程学科专业规范》 、《安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 从学科、 课程体系、 教材建设及教学等多方面强化学科建设, 不断推动安全学科的发展,为不断提升安全学科的影响和地位打基础, 创条件。
2) 积极宣传安全学科, 为学科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几年来, 我们利用各种场合、 机会, 宣传安全学科, 让社会了解安全学科 2007年,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争取到了中国科协的2007~2008学科发展研究及发布活动, 安全学科, 同其他19个学科一道, 编辑出版了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的出版和向社会的发布, 扩大了安全学科的影响 2008年, 通过积极争取, 安全工程专业进入到教育部开展的10个工程教育试点专业的认证范围, 在教育界, 扩大了安全工程专业的影响 2009年和2010年, 积极组织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和申报工作, 并向教育部推荐8门安全工程精品课程参加国家精品课程评选, 三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下转第60页)58信息快递《安全》 2011年第6期四、 收费标准1180元/人 (含报名费、 教材费、 考试费、 午餐) 五、 培训时间长期招生最近一期开课时间: 2011年6月初 (具体时间待定) 六、 培训内容 有限空间基本知识、 有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评估、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知识、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装备、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有限空间应急救援、 有限空间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有限空间作业相关法律法规等。
七、 报名及培训地点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北京市宣武区陶然亭路55号613室 (陶然亭公园北门往西一站地) 010-63514187 010-83511938: 010-63522307联系人: 李静邮箱: peixun@(3) 积极开展一级学科申报工作为争取安全学科在 《授予博士、 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 专业目录》 中的一级学科地位, 力争学位委员会在对1997年 《目录》 修订时将安全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 多年来, 根据目录修订进程, 组织专家对在 《授予博士、 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中, 设立 “安全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进行了多次论证, 并分别于2003年、 2006年和2009年, 三次向国务院学位办提出了设立 “安全科学与工程” 为一级学科的申请 同时, 积极与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沟通协调,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全国学科专业目录修订方案研究课题组, 曾在2006年上报国务院学位办的 《学科专业设置改革问卷 (研究生) 》课题中, 建议将 “安全科学与工程” 列为一级学科;2009年6月国家启动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以来, 我们又认真按照要求, 联合数十所高校向学位办提交了增设 “安全科学与工程” 为一级学科的建议书。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文, 公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2011) ,安全科学与工程成为工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 (代码0837) 至此申报工作圆满完成这是安全科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安全界对此反响热烈 这一定位, 在国家高等教育层面确立了安全人才培养的独立序列, 为加快安全学科建设,为培养安全科学与工程硕士和博士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我国建立安全人才长效培养机制, 促进社会安全发展必将发挥巨大作用, 对安全学科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上接第58页)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