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斯东·巴什拉栖居的诗学观.docx
6页加斯东·巴什拉“栖居的诗学”观 引言:《空间的诗学》的法文版本出版于1957年,是法国哲学家巴什拉晚期宣称其现象学转向的美学著作在现代主义晚期建筑文化快要窒息的氛围中,现象学以及象征意义的追求为建筑理论注入了丰厚的养分诺伯格·舒尔茨(Norberg-Schulz)在他的《实存空间与建筑》这本书中,将《空间的诗学》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筑·居·思》以及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中有关空间的章节等并列为建筑必读的经典巴什拉涉猎广泛,引用了许多文学作品,并涉及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相关知识,“在书中关注于文学意象的心理动力”初次阅读,没有较强的理论功底,总感觉难以理解作者的意图后来在阅读坂本一成的《建筑的诗学》之时,读到坂本所谓“可以生活的家”和“作为概念的建筑”,坂本与妹岛和世关于“身体与空间”,以及卒姆托《思考建筑》中关于设计时想象之于场所氛围的特殊作用时,忽又想起巴什拉书中对家屋、对人的身体和感情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物质和诗意统一的想象观的描述坂本一成视建筑为将日常奉还于人的场所,这种默然隐藏在家宅背后、承受着各种与生活相纠缠的亲切感让我联想到巴什拉对家宅中亲密空间的描绘与想象,于是将《空间的诗学》从头再读一遍,期望可以理解诗意语言背后的空间意象。
一、“栖居的诗学”观巴什拉认为,空间并非填充物体的容器,而是人类意识的居所;家居生活也不只是简单的衣食住行,更是人的想象力、情感、意识的容器我们所生活的空间不止装下了我们的身体和日常的生活用品,更是承载了我们的意识意识,是一个根本的、抽象的概念,是操控自我的角色他的著作中通过不断的探讨来发现这个无形之物的存在——从家屋开始,巴什拉探讨着人所处的空间,再将这个空间不断缩小,通过对家宅、抽屉、鸟巢、贝壳、角落、缩影等意象的诗意观照,扩展到内心空间、内与外的辩证,最终扩展到宇宙万物的原点——圆——使人所基本拥有的意识得以展现,建构出栖居的诗学观:空间并非仅仅是物质意义上的载物容器,更是人类意识的幸福栖居所二、家宅空间的意象家,使人们所熟悉的亲密场所,人生所有的经验和体验都有此生发出去巴什拉让我们重新观察我们衣食起居的家宅,观察家里的每样物品、每个角落和我们情感、行为之间的亲密联系:家的体验在本质上是一种亲切温暖的经验在对家宅的描述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家宅意象的两个性质:垂直纵深与集中第一,家宅被想象为一种垂直的存在,它向上升起它透过垂直纵深来精细区分自己,求助于我们的纵向意识;第二,家宅被想象为是一种集中的存在,它诉求的是我们中心轴的意识。
垂直纵深展现出家屋意象的原始结构——它是由天空中的阁楼到地底下的地窖所组成显露于半空中的阁楼、屋檐、屋顶明白地展现其功能性;地窖则用来储藏、酿造食物、堆放物件等等,它属于家屋内部的“暗部”,孕育著某种情感并引诱人不断去挖掘阁楼与地窖构成了家屋垂直的两个端点,在心理上就如同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前者允许思考与推论的理性作用,后者则倾向唤起我们的想象巴什拉通过地下室和阁楼进一步说明了空间和人们感情的关系:人们认为我们害怕进入地下室是因为过去恐怖的直接、间接经历,但巴什拉认为空间使人恐惧并非因为经历,而是地下室本身的阴暗、非理性使得我们认为地下室是恐怖的空间,会有恐怖的事情发生,诱使人在地下室做出非理性的事情而阁楼则是完全透明的、理性的,接近神和天堂的因此我们从地下室走到阁楼的过程,不仅是物理的运动,更是心理上不同空间的串联一系列的空间在我们的意识中投射出一系列变化着的想象,改变着我们的情感另一方面,家屋作为一种集中的存在,它是凝聚私密感的中心,白日梦在这些轴心上汇聚起来每个家宅都是维持一定数量的人之间关系的特定聚集,人们潜意识中将家宅作为中心,因此这种存在形式依赖于我们的中心意识三、空间意象的建构——场所分析巴什拉打破了我们对空间所惯常的理解,让我们看到亲密空间的存在。
那么,人的情感和周围事物的亲密关系是通过什么而建立起来?是什么构成了空间的氛围?是什么构成了起让人心动的空间形式?又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对空间的氛围感受不同?巴什拉这种空间是透过想象活动开启,并借由场所分析来指出空间所具有的人文价值他的著作中比较晦涩的诠释帮助我理解了巴什拉对家宅这个空间意向的建构方法在我理解看来,巴什拉要求读者作一场栖居于家宅之中的白日梦,来体会家宅的面貌,触发我们存在最深处的真实,唤醒我们居于其中的幸福感地窖、阁楼、僻静角落、回廊……我们终其一生都会在白日梦里回到这些角落”诗人从不描述家屋,他借由诗的意象发出将我们唤入白日梦的声响:“在这个声音之中,我们朝向梦境而非完成梦境我们在诗的意象的回荡中重回深邃记忆的某处,重新体验安居其中的静谧感 四、空间想象的根源——生活世界的体验有人说巴什拉的学说可以说是一种“想象力的现象学”但我始终认为,只有在事物的现实本体和想象之间才能点燃建筑艺术的活力,而想象来源于被夸张了的主观经验所形成的影像和心境在某种意义上,是人根据自己的尺度创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又在其中发现了自我,因而人类在此中感到愉悦巴什拉将诗意引入想象的领域,想象的主题在诗意世界里进行“诗意的静观”,又得以获得了诗意的意象——由于物质和诗意的引入,才使巴什拉获得了“物质与诗意统一的想象观”。
在这个意义上,巴什拉的现象学从事的工作,是对内在建筑活动、建造意识的现象学描述和反思考察带着这样的反思和现象学的敏感去看世界看生活,能为我们带来被想象和语言所缠绕的幸福感;在体会这种观察和想象的幸福时,我们就能从使用者体验的角度去设计、建造房屋;在通过关联、整理、编造将这种旧时体验的影像构想为新的影像时,空间或许就在那一刹那重现了潜意识的记忆,暗合了与身体的亲密,获得了日常的生气,展现出动人的氛围而建筑师便可以抽身而出,留下成其自然的建筑物作为一处居所,作为万千事物的一部分,无需建筑师的说辞即可应对得得体自如参考文献:【1】(瑞士)彼得·卒姆托.《思考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1-24【2】(日)坂本一成.《建筑的诗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26-110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