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色花》同步测试习题(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docx
3页《金色花》测试习题一、基础训练1.填空《金色花》作者是________(国名)文学家________(姓名)2.《金色花》结尾 “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这一句是如何体现母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课文所选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参照这种写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达对父母的爱二、阅读训练对岸泰戈尔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去在那边,好些船只一行儿系在竹竿上;人们在早晨乘船渡过那边去,肩上扛着犁头,去耕耘他们的远处的田;在那边,牧人使他们鸣叫着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场去;黄昏的时候,他们都回家了,只留下豺狼在这满长着野草的岛上哀叫。
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据说有好些古怪的池塘在这个高岸之后雨过去了,一群一群的野鹜飞到那里去茂盛的芦苇在岸边四周生长,水鸟在那里生蛋;竹鸡带着跳舞的尾巴,将它们细小的足印印在洁净的软泥上;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我要自此岸至彼岸,渡过来,渡过去,所有在林中正在那儿沐浴的男孩女孩,都要诧异地望着我太阳升到中天,早晨变为中午了,我将跑到你那里去,“妈妈,我饿了!”一天完了,影子俯伏在树底下,我便要在黄昏中回家来我将永远不像爸爸那样,离开你到城里做事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我要做这渡船的船夫选自《新月集》)1.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三节诗的大意:第一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人通过优美的诗句表现怎样的思想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诗的题目是“对岸”,若改为“我要做这渡船的船夫”是否可以?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
使用的修辞方法和作用是( )A.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的海天一色图B.拟人,形象地描绘残阳如血,长草白花与月光一同涌起的波浪图C.拟物,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月光照长草白花的水墨画参考答案一、基础训练1.印度 泰戈尔 2.上文写到“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像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也一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嗔怪中恰恰表现的是母亲的担心和对孩子的疼爱3.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总之,是孩子想为妈妈做点事因为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二、阅读训练1.第一节:“我”立志做船夫开拓新的世界 第二节:“我”立志做船夫探索自然、改造自然 第三节:“我”立志做船夫为村民服务,报答祖国母亲养育之恩 2.本诗表现了“我”甘愿做一名船夫,为探索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村民服务,报答养育自己的母亲、祖国的深恩的思想感情 3.不能对岸”是诗人追求的目标,要达到理想的对岸,诗人立志从一名普通的船夫做起,甘愿把追求理想对岸的人先送到目的地,同时也实现自己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如果改为“我要做这渡船的船夫”过于直白,缺乏深意和内涵4.B. 3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