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25页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考试试题(含解析)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12 Ag-108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有机物属于纯净物的是A. 福尔马林 B. 冰醋酸 C. 汽油 D. 酚醛树脂【答案】B【解析】A、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是混合物,A错误;B. 冰醋酸是醋酸,属于纯净物,B正确;C. 汽油属于混合物,C错误;D. 酚醛树脂是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D错误,答案选B2. 下列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A. NaHSO4 B. CH3COONa C. NH4Cl D. KI【答案】C【解析】A. NaHSO4在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溶液显酸性,A错误;B. 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溶液显碱性,B错误;C. NH4Cl是强酸弱碱盐,水解溶液显酸性,C正确;D. KI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显中性,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明确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依据和盐类水解的特点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掌握水解规律,即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3. 下列方法能用于鉴别二甲醚(CH3OCH3)和乙醇的是A. 李比希燃烧法 B. 铜丝燃烧法 C. 红外光谱法 D. 元素分析仪【答案】C4. 下列各组中两个变化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是①由甲苯制TNT;由乙烯制溴乙烷 ②由乙烯制聚乙烯;由异戊二烯制橡胶③由苯制溴苯;由苯制硝基苯 ④乙烯使溴水褪色;乙炔使酸性高锰酸钾水溶液褪色A. 只有②③ B. 只有③④ C. 只有①② D. 只有①④【答案】A【解析】①由甲苯制TNT属于取代反应;由乙烯制溴乙烷是加成反应,①错误;②由乙烯制聚乙烯和由异戊二烯制橡胶均属于加聚反应,②正确;③由苯制溴苯和由苯制硝基苯均属于取代反应,③正确;④乙烯使溴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乙炔使酸性高锰酸钾水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④错误答案选A5.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CHO的电子式: B.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C. 1-丁烯的键线式: D. 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答案】C【解析】A. -CHO的电子式为,A错误;B.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B错误; C. 1-丁烯的键线式为,C正确;D. 该模型表示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D错误,答案选C。
点睛】该题的难点是电子式书写和正误判断,在书写电子式时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错误:1.漏写没有参加成键的电子对2. 漏写或错用“]”及错写电荷数3. 漏标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或与化合价混淆4. 将相同离子错误合并5. 电子式中微粒排列错误6. 电子(电子对)排列错误7. 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时错误6. 下列涉及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乙烯可作植物催熟剂 B. 所有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C. 煤的气化、液化和石油的分馏都是化学变化 D. 石油裂化的主要产物是乙烯等气态短链烃【答案】A【解析】A. 乙烯可作植物催熟剂,A正确;B. 单糖不能发生水解,B错误;C. 煤的气化、液化都是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C错误;D. 石油裂解的主要产物是乙烯等气态短链烃,D错误,答案选A7.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 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B. 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C. 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 AgCl是还原产物【答案】B【解析】由电池总反应可知银失去电子被氧化得氧化产物,即银做负极,产物AgCl是氧化产物,A、D都错误;在原电池中阳离子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阳离子向电池的正极移动,C错误;化合物Na2Mn5O10中Mn元素的化合价是+18/5价,所以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18/5)5=2mol,B正确。
答案选B点睛】明确原电池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8. 提纯分离下述物质时,采用的方法与制取无水乙醇的方法相同的是A. 分离硬脂酸和甘油 B. 除去乙醛中少量醋酸C. 分离苯酚和苯 D. 除去甲烷中少量乙烯【答案】B【解析】制取无水乙醇利用的是蒸馏,则A.甘油易溶于水,可用盐析的方法分离,A不选;B.乙醛、乙酸都溶于水,但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B选;C.苯酚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苯不溶于水,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C不选;D.除去甲烷中少量乙烯,可用洗气的方法分离,D不选,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明确常见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及使用条件、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 在某一绝热恒容容器里,充入一定量NH3和CO2,只发生反应:2NH3(g)+CO2(g) H2NCOONH4(s) ΔH=-159.47 kJmol-1 ,达到平衡状态后改变某一条件后发生下列变化能说明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C.容器内温度降低 D.某反应物的体积百分含量增大【答案】A【解析】A.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正确;B.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说明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错误;C.正反应放热,且是绝热容器,因此容器内温度降低,说明平衡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错误;D.某反应物的体积百分含量增大不能判断平衡移动方向,D错误,答案选A。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凡有能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B. 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是不可改变的C.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D. 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H<0、△S>0【答案】C【解析】A. 凡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A错误;B. 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是可以改变的,B错误;C.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正确;D. 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H<0、△S>0,D错误,答案选C11.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2,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该温度高于25℃ B. 水电离出的c(H+)=110-10 molL-1C. c(H+)=c(OH-)+c(SO) D. 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呈中性【答案】D【解析】A.25℃时pH=7,pH=6说明促进了水的电离,故T>25℃,A正确;B.该溶液为强酸溶液,氢离子浓度为0.01mol/L,则氢氧根离子浓度==10-10mol•L-1,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10-10mol•L-1,B正确;C.根据硫酸氢钠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得:c(H+)+c(Na+)=c(OH-)+2c(SO42-),根据物料守恒得c(Na+)=c(SO42-),所以得c(H+)=c(OH-)+c(SO42-),C正确;D.c(NaHSO4)=0.01mol/L,该温度下pH为12的NaOH溶液中c(NaOH)=1mol/L,二者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性,D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水的电离,注意水的离子积常数与溶液的温度有关,明确影响水的电离的因素即可解答,注意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不是10-14,为解答的难点和易错点12.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B. 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加溴水,振荡,过滤除去沉淀C. 只用溴水就可以将苯、四氯化碳、酒精、已烯、苯酚这五种物质区别开来D. 溴乙烷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AgNO3溶液用来检验溴元素【答案】C【解析】A. 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不一定是乙烯,例如也可能是二氧化硫,A错误;B.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在苯在,因此 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B错误;C. 溴水与苯、四氯化碳、酒精、已烯、苯酚这五种物质混合的实验现象分别是有机层在上层、有机层在下层、互溶、褪色、产生白色沉淀,可以区别,C正确;D. 溴乙烷水解后的溶液中首先加入硝酸酸化后再加入AgNO3溶液来检验溴元素,D错误,答案选C 13.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pH=1的溶液中:Fe2+、NO3﹣、Na+、SO42﹣B. 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Ca2+、K+、Cl﹣、HCO3﹣C. =1012的水溶液中:NH4+、Al3+、NO3﹣、Cl﹣D. c(Fe3+)=0.1mol/L的溶液中:K+、ClO﹣、SO42﹣、SCN﹣【答案】C【解析】A. pH=1的溶液显酸性,Fe2+、NO3﹣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 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HCO3﹣与氢离子或氢氧根均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 =1012的水溶液显酸性:NH4+、Al3+、NO3﹣、Cl﹣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D. c(Fe3+)=0.1mol/L的溶液中SCN﹣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掌握常见离子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另外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 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4)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滴定管润洗后的溶液从上口倒出B. 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解在浓盐酸中,然后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C. 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可改用98%的浓硫酸加快生成H2的速率D. 中和热的测定需要使用两个温度计分别测定开始和终点的溶液温度【答案】B【解析】A. 滴定管润洗后的溶液从下口放出,A错误;B. 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解在浓盐酸中,防止铁离子水解,然后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B正确;C. 铁片和98%的浓硫酸在常温下钝化,不能生成氢气,C错误;D. 中和热的测定需要使用一个温度计分别测定开始和终点的溶液温度,D错误,答案选B15. 下列四个图像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 ② 。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