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版美术鉴赏《新的实验》教学资源备课资料.docx
10页湘版美术鉴赏《新的实验》教学资源备课资料 [学习任务]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了解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艺术发展的新动向,特别是艺术家在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作品的创作方法、材料、 技巧等方面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树立一种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现当代的艺术实验b5E2RGbCAP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共安排了两个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思考与交流”来灵活安排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为 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现当代艺术的形态与观念20 世纪以来的艺术通常被称之为实验性艺术,主要是 因为艺术家打破了原有艺术的界限,不断为艺术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新的 创作观念和材料不断被纳入到艺术创作中这些艺术形态虽然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形式,但是他们并不是不 可理喻,而是针对一些问题做出的反应或者对艺术观念的拓展p1EanqFDPw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教材所列举的图片和相关分析,学会举一反三可以采用分小组 活动的方法,使学生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观点对于第一个活动,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将要进行 分类的内容按照教材中所列的五个方面制成图表,然后逐一对号入座不过在活动中要注意,实际上某个 作品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可能不止一个方面,所以产生不同的意见也不足为奇。
DXDiTa9E3d 第二个活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教师在组织这个活动时要先让学生进行比较充分的准备才能够有的放矢 对于辩论的正方,传统艺术的审美规则不能评价现代实验性艺术,教师可以从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1.传统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如农业社会,人们凭借手工业来制造物品、人与自然关系密切、宗 教对人们的影响等等)现代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又是什么?(机械化生产,记录、复制形象的方法层出不 穷、人与自然的关系较为紧张、寻求自我、张扬个性等等)2.艺术是否只能比较客观地记录物象?(不一 定,像中国的书法就是一种抽象性的艺术,而中国明清时期的文人画也摆脱了对物象的客观描摹)照相机、 录像设备出现之后,人们是否也可以将这些因素纳入到艺术领域?3.艺术是否应当反映现代社会的生存经 验,比如新材料、新的生活环境、新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4.改变过去艺术由手工制作的定义,将生活中 的一些普通的物品纳入到艺术领域是否对我们的生活有益?(有一定帮助,拓展我们的审美视野和审美思 维)RTCrpUDGiT 而对于反方, 传统艺术的审美规则可以评价现代实验性艺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如下问题入手思考: 1. 从 历史角度来看,传统艺术发展的历史有多久,而现代主义发展的历史有多久?2.从艺术标准角度来看,艺 术标准的丧失会带来什么问题?(鱼龙混杂,信息量增大)3.从人们的内在感受来看,传统艺术的标准是 否已经内化成为人们潜在的评价标准?4.从接受的角度来看,如果不遵循已经被公众所接受的传统艺术的 标准,艺术家会不会变成“自言自语” 、 “自行其是”?5PCzVD7HxA 这个活动不求最终取得什么一致的意见,关键是要求学生思考并参与其中。
教学基本思路现代实验性艺术的“求新” ,主要是相对于传统艺术的观念而言,所以教师在进行本课的教学时,可以采用 对比法,将本课内容与前面所讲述的内容进行比较在比较的时候,首先要将本课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分类, 有针对性地找一些作品来进行对比分类的方法可以由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从几个方面入手,如绘画形象 的来源与处理(波洛克依赖自发冲动作画、波普艺术将流行的形象作为灵感来源、拼贴、对古典绘画的挪 用与修改等等) ;雕塑等领域空间观念的变化(贾科梅蒂改变过去雕塑的体量感、考尔德的活动雕塑、大地 艺术对空间占有方式的变化等等) ;新的媒体与材料的运用等等也可以按照教材中的“活动建议一”来分 类讲述也可以二者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述jLBHrnAILg 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20 世纪中期以后绘画领域创作观念与材料的变革2.雕塑领域对空间占 有方式的变化3.伴随新材料、新媒体而出现的新的艺术形式xHAQX74J0X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现代实验性艺术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在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很多新的艺术现象 教材大致从三个角度对这种变化进行了分析首先是在绘画领域,教材中主要谈到了:1.波洛克的“行动 绘画” ,这种绘画形式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绘画创作方法,画面中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中心;整个创作过 程完全依赖内心的自发性冲动,具有偶发性和无理性的特征;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也是艺术作品的一部分。
2.以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为代表的波普艺术,将流行的、转瞬即逝的、大众化的形象作为艺术模仿的 对象,对这些形象进行大量的复制3.对古典主义绘画的挪用与修改如毕加索、培根等4.拼贴,如 马蒂斯和汉密尔顿改变了过去手工绘制形象的做法,将图案或者杂志上的照片直接拼贴到画面上这些艺 术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传统的绘画创作方法进行了突破LDAYtRyKfE 其次,在雕塑领域以及一些新的艺术形式中,对空间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材中主要谈到了:1.雕 塑家贾科梅蒂的作品,改变了过去雕塑的体量感,给人一种轻盈、收缩的感觉2.雕塑家考尔德改变了过 去雕塑是一种静态艺术的概念, 使雕塑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感 3. 被称之为大地艺术家的罗伯特· 史 密斯将大自然作为创作对象,改变了过去的艺术只能够在博物馆展示的定律,将自己的作品置于自然的广 阔空间中来展示,改变了局部的自然景观Zzz6ZB2Ltk 此外,还有一些艺术家运用综合性的手段或者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媒介来创作艺术作品,也有一些 作品强调与观众的互动等等在这方面包括教材中所列举的白南准的“摄影雕塑” 、博尔坦斯基的作品与霍 克尼的摄影作品等等。
dvzfvkwMI1 以上这些作品说明了自 20 世纪中期之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艺术的概念在不断扩张不过对于这些 作品,我们既要认识到它们的创新之处,但同时也要保留我们评价的权利,因为其中的很多作品尚处于一 种没有定论的状态rqyn14ZNXI 教学建议 本课主要分析了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实验的主导观念、形式探索的角度与方法等内容,不过由于学生的理性 分析能力以及欣赏能力的局限,可能起初很难理解其中的一些作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 现有的经验出发,因势利导,使学生能够理解教材的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引 导学生理解现代主义艺术实验的价值:1.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源于艺术家对一些具体问 题的回应,比如说:①照相机的出现动摇了传统写实性艺术的基础,使艺术家开始探索美术发展的其他可 能性艺术家们并不是不会画画或者雕塑,而是有目的地打破传统的造型观念和美学标准②现代生活的变革为美术提供了新的视觉素材(比如波普艺术) ③现代技术的发展为美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材料、技术支 援④社会生活观念的变化使艺术家重视自我、重视原创性、追求新奇等等2.认识创新的价值现代主 义艺术的出现,拓展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观念,使艺术的概念大大拓宽。
教师可以从美术创作的主题(如 波普艺术) ,空间观念(如大地艺术、考尔德的作品) ,形体观念(贾科梅蒂的作品) ,创作方法(波洛克的 艺术、拼贴等等) ,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等等方面来进行分析EmxvxOtOco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如下问题:1.教师自身一定要吃透教材,对现代主义艺术要有较深的认识实 际上 20 世纪以来的视觉艺术探索对文化的其他领域都产生过影响,很多新的观念正是源于艺术家的探索与 实验教师首先要开拓思路,不能仅仅站在传统艺术的立场上去理解一切问题,这样的话就很难认清现代 主义艺术实验的价值2.对于现代主义艺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发表个人意见或者自己按照艺术家给我 们提供的思想方法来创作一些作品教学方法一定要灵活多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理解现代 艺术在观念上的突破SixE2yXPq5 本课建议用 1 课时完成教学[资料]教学资料 号叫的教皇 (英国)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是 20 世纪 40 年代英国最独特的现代主义形象画家所谓形象画家,是指他专以画人物肖 像或人物为主他早年的作品风格近似后期的立体主义,1932 年后又转向超现实主义在抽象派艺术统治 英国画坛的时期,培根的作品异军突起,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
他是一个自学成才的画家,受澳大利亚画 家罗伊·德·梅斯特的指导,正式创作约从 1944 年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长期经受欧战中人民的 痛苦形象的折磨,在他作品中出现一些怪诞的、充满痉挛和恐怖的人物形象他们不是精神性格被扭曲了, 就是长期被囚禁在阴森的牢房里的单个人物材料多半来自照片,或借鉴影片中某个人物镜头,或诙谐地 模拟某个艺术大师的作品的形象,再予以异化或悲剧化,以突出人物的精神崩溃性这幅作品,便是借用 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并加以变形的培根就这幅名画画了多幅变体性创作,故意 让教皇英诺森十世显得滑稽可笑在这幅画上,坐在金交椅上的教皇似乎很孤寂,为了发泄,他正伸直脖 子,张着大嘴大声尖叫画家自己说,他要“力图把某种感情形象化” 培根的“肖像”感情的歇斯底里性 质,还通过流动的油画笔触,即添上瀑布流水似的屏幕来展现教皇的前面有展览场的围栏他那粗犷的 处理方式,令观者困惑和不安6ewMyirQFL 杰克逊·波洛克 杰克逊·波洛克(1912.1~1956.8)的名字如今已成为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中“行动绘画”的象征他那在画 布上滴溅颜色的作画方法,创造了绘画活动与下意识活动相结合的新途径,对从事抽象绘画的艺术家有很 大的影响,人们把这种新方法称之为“行动绘画” 。
杰克逊·波洛克出生于美国怀俄明州的科迪,1928 年入 洛杉矶艺术学校,接受插图画家史温科夫斯基的指导这时期他对欧洲的现代美术接触较多,在生活上还 曾经是一个神秘的宗教信徒,故对欧洲超现实主义美术所强调的潜意识活动很感兴趣1930 年开始移居纽 约,进入美国现代画家本顿所领导的纽约艺术学生联合会学习这时他所作的大多是小幅风景画, 1938~ 1943 年间,他的第一批参展作品显示了某种模仿毕加索、米罗,甚至马宋等画家的性质,除了运用象征和 发挥超现实主义的幻想之外,手法是半抽象的真正开始把画布铺在地上,以所谓直觉或偶然因素来表现 画家的下意识,形成洒滴颜色的作画方法,大约是在 1947 年读他从 1947~1951 年作的抽象画,会发觉画家所“构成”的是一种总体均衡的美,有流动的和谐和自然激情的艺术魅力色彩在画上的不同质感的 流动与趋势,寓有他由个性所支配着的合奏的力持续变动着的色泽堆砌,造成了丰富多变的组合,在个 别部位还有点像我国古代绘画的“大泼墨”似的,具有一种内在的、蓄意表现的韵味 kavU42VRUs教皇英诺森十世 (西班牙)委拉斯贵支 1649 年初,委拉斯贵支奉命第二次去意大利。
此行目的有二,一是学习意大利传统的造型艺术;二是为西 班牙国王搜罗一些艺术珍品在罗马的一年多时间,他不仅见多识广,还为罗马上层贵族画了一些杰出的 肖像其中最成功的就是这一幅《教皇英诺森十世》 这幅肖像画使他的艺术声望很快传遍意大利与西班牙 各地教皇英诺森十世热诚地欢迎委拉斯贵支这位西班牙宫廷御用画师,画家便以这幅传神之作予以回报 在这幅著名的肖像画上,画家以卓越的写实功力揭示出这个诡诈、阴险而又十分毒辣的意大利统治者形象 的本质他嘴唇紧闭,双眉深锁,目光斜视,脸上布满阴沉气色色彩敷设得那样富有表现力,火红的法 衣与袍服的白色相对照,更衬托出这张营养极好的红润而富有光彩的脸连教皇本人看了也情不自禁地发 出赞叹声: “啊!太逼真了 ”缎子质料裁制的法衣披肩,在室内光照下闪烁着光芒他的眼神像鹰一样直 盯着画外,显出了他的专横、欺诈和自负的样子麦克斯威尔在他的《西班牙画家列传》 (1910 年出版)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