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师范大学2021年12月《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期末考核试题库及答案参考62.docx
22页福建师范大学2021年12月《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期末考核试题库及答案参考1.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_2倍焦距时,能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_之间时,能成放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_2倍焦距时,能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_之间时,能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大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2. 哪位科学家建立的电磁理论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A、牛顿B、爱因斯坦C、柯普亮D、麦克斯韦哪位科学家建立的电磁理论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A、牛顿B、爱因斯坦C、柯普亮D、麦克斯韦正确答案: D3. 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为27℃B.人的正常心率为72次/分C.小王能听到400KHz的声音D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为27℃B.人的正常心率为72次/分C.小王能听到400KHz的声音D.人讲话时声音可达120dBA、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5℃左右,故A错误;B、人的脉搏在每分钟60次多一点,即心率在每分钟60次多一点;72次/分符合实际情况;故B正确;C、人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到20000Hz;选项中的400kHz=400000Hz,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外,故小王听不到;故C错误;D、人讲话时声音在60dB左右,达不到120dB(电锯工作时声音在110dB);故D错误;故选B.4. 将lg PMMA在20℃下溶解于50cm3苯中,已知PMMA的密度为1.18g/cm3,苯的密度为0.879g/cm3,已知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将lg PMMA在20℃下溶解于50cm3苯中,已知PMMA的密度为1.18g/cm3,苯的密度为0.879g/cm3,已知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5,计算熵变值。
在计算中你用了什么假定? 式中:V1为溶剂体积;V2为高分子体积 在计算中假定体积具有加合性,高分子可以看成由一些体积与苯相等的链段组成,每个链段对熵的贡献相当于一个苯分子,在这里假定了链段数等于单体单元数 5. 一简谐波在媒质中传播,其波函数为y=0.10cos(2πt-πx)m,试求在波传播过程中,媒质中质点运动的最大一简谐波在媒质中传播,其波函数为y=0.10cos(2πt-πx)m,试求在波传播过程中,媒质中质点运动的最大速度正确答案:在简谐波传播过程中媒质中每一个质点都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简谐振动其速度为\r\n \r\n 质点运动的最大速度为\r\n vmax=0.63(m/s)\r\n 由题设波函数可知该简谐波的波速为\r\n υ=2(m/s)从以上结论可知,波的传播速度和媒质中质点的运动速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请注意区分6. 证明理想玻色气体的物态方程为 式中,,为粒子数密度证明理想玻色气体的物态方程为 式中,,为粒子数密度。
由公式 对玻色气体,,利用展开式 有 从而 令 则由上式得 通常情况下,y很小,可以将e-α按y的幂级数展开 于是 比较两边系数得 b1=1,,,… 所以 代入 得 注意到pV=kTζ即有 7. 下面有关蠕变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有( ) A.除去外力后,线形聚合物的形变可完全回复 B.除去外力后,交联聚合下面有关蠕变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有( ) A.除去外力后,线形聚合物的形变可完全回复 B.除去外力后,交联聚合物的形变可完全回复 C.通常在Tg附近,蠕变现象最为明显 D.外力很小时,蠕变现象最为严重BC8. 结晶高聚物在熔融过程中( ) A.温度上升 B.温度下降 C.保持恒温结晶高聚物在熔融过程中( ) A.温度上升 B.温度下降 C.保持恒温A9. 微波炉 微波炉是现代家庭中的烹饪工具.接通电源后微波炉内的磁控管能产生频率很高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故称为 微波炉微波炉是现代家庭中的烹饪工具.接通电源后微波炉内的磁控管能产生频率很高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故称为微波.微波有以下重要特性:(1)微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微波遇到金属物体,会像光遇到镜子一样地发生反射。
2)微波遇到绝缘材料,如玻璃、塑料等,会像光透过玻璃一样顺利通过3)微波遇到含水的食品,能够被其大量吸收,引起食品内部分子发生剧烈的振动,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4)过量的微波照射对人体有害1)微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2)为防止微波泄漏对人体造成伤害,在玻璃炉门内侧应装有____________3)小明家使用的微波炉功率为1000W,小明用该微波炉加热食物,用时2min,这段时间内微波炉消耗的电能为 1)3×108 (2)金属网 (3)120000J10. 布拉格公式中θ是怎样的角?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角?布拉格公式中θ是怎样的角?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角?正确答案:θ是掠射角是入射光与原子晶面之间的夹角上下两原子层所发出的反射射线的光程差δ=2dsinθ当2dsinθ=kλ时各层散射射线相互加强而形成亮点θ是掠射角,是入射光与原子晶面之间的夹角上下两原子层所发出的反射射线的光程差δ=2dsinθ当2dsinθ=kλ时,各层散射射线相互加强而形成亮点11. .下列现象中,物体的势能和动能都增加的是A.加速上升的氢气球B.高速磁悬浮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C.水从.下列现象中,物体的势能和动能都增加的是A.加速上升的氢气球B.高速磁悬浮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C.水从高处流向低处D.儿童在游乐场内“荡秋千”下落过程中A加速上升的氢气球物体的势能和动能都增加,A对高速磁悬浮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动能不变,B错水从高处流向低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C错儿童在游乐场内“荡秋千”下落过程中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D错12. 激光的方向性要比手电筒的差。
)激光的方向性要比手电筒的差 )正确答案: ×13. 试确定氢原子光谱中位于可见光区(380~780nm)的那些波长试确定氢原子光谱中位于可见光区(380~780nm)的那些波长根据氢原子光谱的巴尔末公式 可得 当n=3时,λ1=656.46nm 当n=4时,λ2=486.24nm 当n=5时,λ3=434.14nm 当n=6时,λ4=410.27nm 当n=7时,λ5=397.10nm 当n=8时,λ6=389.00nm 当n=9时,λ7=383.62nm 共有七条谱线位于可见光范围内 14. 在狭义相对论中通常认为时间是:A、不存在的B、相对的C、绝对的D、不变的在狭义相对论中通常认为时间是:A、不存在的B、相对的C、绝对的D、不变的正确答案: B15. 单晶、树枝状晶、串晶、球晶等都是多晶体 )单晶、树枝状晶、串晶、球晶等都是多晶体 )错误16. 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______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声音是通过土地、竹筒等固体传过来的,其原因是固体能传声,且比空气传声速度快.故答案为:固体.17. 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他的像距离平面镜____m。
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他的像距离平面镜____m518. 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2cm,填充表1-3中的空白(物距s为已知),并作出相应的光路图. 表1-3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2cm,填充表1-3中的空白(物距s为已知),并作出相应的光路图. 表1-3物距s/cm-24-12-6.006.0122436像距s'/cm(8)(6)(4)(0)(-12)(∞)(24)(18)横向放大率V(1/3)(1/2)(2/3)(1)(2)(-∞)(-1)(-1/2)像的虚实(实)(实)(实)(—)(虚)(实)(实)(实)像的正倒(正)(正)(正)(正)(正)(倒)(倒)(倒)根据薄透镜的物像距高斯公式和横向放大率公式,分别代入数据,把计算结果填于表中空白中.光路图从略.19.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6厘米,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则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4厘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6厘米,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则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4厘米B、8厘米C、10厘米D、18厘米C20. 身高为1.6m的同学站在竖直平面镜前2m处,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m,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像______身高为1.6m的同学站在竖直平面镜前2m处,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m,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像______1.6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由他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可得镜中所成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2m,则人与像之间的距离为2m×2=4m;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当人远离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不会改变,由他身高1.6m可得镜中的像高也是1.6m.故答案为:4;等于.21. 设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缝宽为α,缝间隔为d,以波长为λ的光垂直入射。
若它的缝数N增大,则A.光栅的分辨设一个平面透射光栅的缝宽为α,缝间隔为d,以波长为λ的光垂直入射若它的缝数N增大,则A.光栅的分辨本领提高B.光栅衍射图样中的亮纹变细C.两亮纹之间的间隔增大D.缺少的亮纹级次不变正确答案:ABD22. 已知单透镜的光焦度φ=1,折射率n=1.5,试求分别为10、3、1时的曲率半径r1和r2已知单透镜的光焦度φ=1,折射率n=1.5,试求分别为10、3、1时的曲率半径r1和r2由题意可得 将已知值代入上式可分别求得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