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坐标测量仪培训报告2400字.docx
10页三坐标测量仪培训报告2400字 通过两天的培训学习,培训老师主要对三坐标测量仪探针校准、几何元素的测量、元素构造与组合、形状和位置公差评定和CNC测量程序的编制和运行,以及结合实体样件进行了实际操作的学习讲解,学习的大致内容与我们目前的操作方法基本是一致的在学习之前所要的特性元素我们需要通过较多的元素构造或元素组合才能完成,通过学习发现有些元素构造或元素组合是可以通过其他构造进行简化实现的,拓展了我们在元素构造和组合以及形位公差测定方面的思维,由点到线、线到面使我们对三坐标测量仪的检测特性更深层次的了解,在以后的实际操作中可以更好的进行应用,操作效率上可以更好的得到提高以下是我作出的一些主要培训总结: 一、三坐标测量仪使用环境a、环境温度在(18~22)℃,每小时温度变化不超过1℃; b、环境湿度要求40%~60%;c、空气过滤器对压缩空气进行过滤除尘、除油、除水,压缩空气压力在(5~8)bar d、UPS稳压电源正常,主要是电压稳压储电,防止突然断电下测试硬件及软件的损坏发生 二、三坐标测量仪硬件及软件的操作使用 1、探针校准探针与测针的概念不同,探针是指不同的红宝石半径或不同的测杆长度来区分探针,实验室目前探针有:1.5×30、3×33、3×50、5×75;测针是指同一个探针,即红宝石半径相同、测杆长度相同的探针的不同测量角度来区别的,所以一个探针可以定义多个测针。
校准探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探针红宝石的半径以及主探针与工作探针的相互关系探针校准的步骤如下:a、更换主探针MasterProte,使用主探针MasterProte对参考球进行定位;b、对参考球进行定位有两种模式,校准被动探针为探头扫描模式,几何尺寸再校准模式为只打点不扫描,几何尺寸再校准模式是在校准被动探针模式基础上进行的; c、定位参考求第一步需输入参考球轴的角度,角度是由从上向下投影观察支杆在参考球坐标的范围以及支杆的斜角确定的(如图);d、手动移动探针到参考球正上方测量一点,之后Calypso 会自动完成参考球位置的定义,定义结果会显示在窗口中检查参考球直径的标准偏差是否接近0.001mm; e、参考球位置定义后,必须卸下主探针插入测量探针更换需要校准的工作探针,可以通过探针列表使用情况进行选择探针,然后手动更换探针;f、选择需要校准的测针,若测针方向不同,可以重新定义测针或插入新的测针 g、沿探针轴向在参考球正上方测量一点,之后Calypso 会自动完成参考球位置的定义,定义结果会显示在窗口中,检查参考球直径的标准偏差是否接近0.001mm,至此完成了该探针的第一个测针的校准工作; h、若需要校准其他测针,重复e到g。
i、主探针MasterProte进行参考球定位好后,选择“探针校准”可以直接对已经定义的测针进行列表自动完成校准(包括旋转角度所有自动完成); 2、几何元素的测量在应用元素自动识别的情况下,只要在工件上简单探测几何元素Calypso 自动在元素列表中输入被识别的元素并打开定义模板定义模板为你提供几个选项来定义元素 测量的几何元素主要包括:3、元素构造与组合元素构造是指通过间接的方法得到一些我们需要却无法直接测量的特征元素构造是在测量之后进行的,是测量的延伸由此可以看出,元素构造的基础就是那些已经测量的元素,通过那些已测元素构造出在工件上不能进行测量的元素元素构造的基本步骤:a、在构造菜单中选择你需要的构造,并添加到测量程序中b、双击构造图标,或选择构造后点击放大图标,构造的定义模板打开c、使用元素按钮来选择构造所需要的元素当选择元素时,你可以指定用来评定的是名义形状d、点击确定,确认你的选择通过元素构造可以构造出垂直线、相交、对称、投影、均值、平移平面、相切、边界点、最大坐标、最小坐标、最大元素、最小元素、圆锥计算、距离、角度、极坐标半径、极坐标极角等元素除了通过上述方法实现元素构造外,还可以通过回叫定义元素,回叫是一种特殊的构造。
可以使用回叫一个或多个元素来产生新元素特性是指被测元素或者构造元素尺寸、形状和位置是否在公差范围内当选择相应特性后,该特性就会自动增加到特性窗口中比如在元素圆中,选择圆直径特性后,在特性窗口中就会自动添加该圆的直径特性图标,从而来判断该圆直径是否在公差范围内,这个公差范围需要手动输入组合计算就是应用这些元素特性,对元素进行分析得到结果通过“尺寸”菜单可以定义如下元素特性:4、形状和位置公差评定形位公差的评定是对元素形状、位置特性的评定可以在“形状与位置”菜单中添加形位公差的评定,基本步骤如下:a、在“形状与位置”菜单选择想要添加的形位公差类型;b、在特性窗口中就会自动添加刚才选择的形位公差,双击添加的形位公差,弹出形位公差定义模板窗口;c、在形位公差定义模板窗口中相应的元素选择按钮或者元素输入窗口输入形位公差的基本元素;d、点击“确认”按钮这样在特性窗口中就可以评定一个元素的形位公差了 在“形状与位置”菜单中可以定义如下形位公差:5、CNC测量程序的编制及运行在CNC测量程序运行之前,要做好仪器归零,准备或校准探针,建立坐标系、设定安全平面、安全距离、回退距离、探针移动等参数检查工作然后根据测量需要,测量或构造相应的元素,通过元素及构造元素之间的组合来规划元素特性及形位公差的测定。
CNC测量程序按上述工作流程编制好后,就可以自动运行了,运行的基本步骤:点击菜单栏“程序”“CNC-启动”或者工具栏“运行测量程序”,弹出“启动测量”窗口;b、在“启动测量”窗口中设置参数在“选择”选项中,可以选择测量当前特性或者全部特性;在“结果”选项中,可以选择报告的输出模式,或者清除之前已经测量的结果重新测量;在“CMM”选项中,可以选择“运行顺序”、“运行模式”和“运行速度”;c、点击“确认”可以运行测量程序了;d、运行完成后点击“缺省输出”按钮,测量结果就显示出来了在测量程序运行过程中可以人为停止程序的运行,一种方式是按操作台的“ESC”按键, 或者“Cg2”状态窗口栏中的红色取消按钮,但无论哪种方式取消运行后,都要在“Cg2”状态窗口栏中点击绿色继续按钮,这样仪器才能继续正常使用第二篇:矿山测量培训报告 2300字中国黄金集团公司矿山测量技术人员《管理规范培训学习报告》生产技术部------张龙20xx年x月x日矿山测量专业培训学习报告矿山测量是矿山企业生产建设的一项基础技术工作是正确指导生产、进行科学管理,实现矿山生产技术现代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及时进行生产测量和施工测设;执行生产监督,实现正规采掘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为了提高集团公司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由集团公司生产管理部测量组提议,经集团公司领导批准于20xx年x月x日至3月x日,将在河南洛阳组织测量专业技术管理规范培训班经我公司领导决定,由李培智、张龙组成学习组,赴河南洛阳学习本次学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安排紧凑学习内容是关于测量技术管理规范知识和实践技能训练现就学习情况汇报如下:学习内容由五大课时组成第一课时是由山东科技大学测绘学院郑文化教授主讲,主要讲述了矿山测量新理论、新技术、矿山地理信息系统、矿区地面控制网建立和矿山施工测量等第二课时是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中国资本运营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陈建勋教授主讲,主要讲了领导力和执行力、团队协作与人际沟通等第三课时是由秦岭金矿副总经理赵和平老师主讲,主要讲了矿区近井网控制测量、井建测量、矿井联系测量技术管理规范等第四课时是由河南金源公司测量组组长韩军政老师授课,主要讲述了井下控制测量、井下采掘工程测量、测绘资料测量技术管理规范等第五课时是由内蒙古矿业公司测量首席工程师余建国老师授课,主要讲述了露天测量工作控制测量、露天生产测量和岩石移动观测测量技术管理规范等最后一天我们到河南金源公司现场参观学习。
短短几天培训学习时间,大家一路学习取经,一路深入思考,收 获颇多现依据本次培训学习,结合我公司露天开采发展现状,谈谈此次学习的收获一是学习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老师讲了矿山测量技术管理规范中所有的内容,从井下讲到井上,讲了矿区近井网控制测量、井建测量、矿井联系测量、井下控制测量、贯通测量、最后讲到了我最关心的露天工作控制测量、露天生产测量,学会了这些知识中一小部分也算不虚此行吧通过此次学习,了解到先进测量的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有很多,自己却知之甚少切实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 二是学习内容实用,氛围好此次学习的都是中国黄金集团旗下的各个地区的矿山企业单位通过交流学习,也得学到了些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几位学习的同事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我集团公司员工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此次学习的内容很多,体会更多,使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的培训,不仅使我在矿山测量中GPS测量方面的理论知识上有了一个升华,而且在野外GPS测量的专业技术上也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我觉得学到的技术内容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适用非常广泛,必定在我日后的工作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我们也定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此次学习的内容也会与同事一同分享、交流、学习。
使大家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经过本次培训,我个人觉得就现在的测量工作有些需要细化的方面,大致分为下面三点一.控制点位置较远,校点不方便,浪费时间由于基准站信号范围限制,必须架设在地势较高、位于采场中央地带,只有这样在测量时东、西采场流动站接收信号比较好而基准站的位置距离东、西坑的位置大约1.5--2公里,每天驱车赶往需要大概5分钟如果遇到基准站建立项目出现问题,往返解决需要15-30分不仅浪费时间,对于汽车、油料等都是极大的损耗,对公司无形中制造了损失而且现在公司正在扩建,外围的地形还需要测量,去了外围信号也不好,还得倒基站,所以我建议在采场建立个永久的基准站,这样就不用每天去校点了,出去就能测了,而且信号也强了许多,以便缩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二.在外业测量时1.安全第一,工作效率第二,避免走老路,避免反复测量每天在开完早会后通知今天重点工作以后,然后将每日工作做出总结,讨论出一条合理的工作方案,由工作内容的轻重缓急安排出合理的路线,缩短路线,缩短时间,提高效率2.测量仪器(基站、流动站、手簿)公司为我们配备的仪器是灵锐S86TGPS(S86X系列南方RTK) ,多路复用通道接收机(按信号通道的类型).流动站测量误差:平面误差范围:10mm+1ppm,高程误差范围:15mm+1ppm。
对于测量仪器,使用和维护是重中之重首先说使用,基本操作大家可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对仪器的深层次开发、利用还有很大的空间所以公司组织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希望今后公司可以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这次学习归来,我也将我学习到的内容分享给大家其次对于仪器的维护更是必不可少的公司花高价为我们提供先进的仪器,使我们的工作强度有所下降但是我们的仪器无论从使用次数,使用时间,使用频率上来说,都是超负荷的一天1-3次的基准站的架设,一天4-6小时流动站的使用时,一天五个流动站附带五个手簿交替的使用由于以上原因仪器的使用寿命必定会有所下降,所以对仪器的维护保养使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以上就是我此次学习归来的一些感受及个人建议如有不足之处,望领导加以斧正非常感谢公司领导给了我们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们也没辜负领导的期望,圆满的完成了本次学习任务通过这次学习,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得到了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测量是一项精确的工作,各项都要达到一定的精度测量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 、“先控制后碎部” 、“由高级到低级”的原则,并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