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德市东山楼金银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析.doc
5页英德市东山楼金银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析摘要:东山楼金银矿(床)点1:1万土壤测量发现8处北 西走向的Au、Ag、(Cu、Pb、As)综合异常,规模和强度均 十分客观,与发现的矿体走向一致通过民窿编录,查实矿 化类型是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破碎带型金银矿,矿体延伸 长度大、品位高认为该矿点找矿前景较好,可以寻找到一 个成型的工业矿床关键词:英德市;东山楼;地球化学特征;矿体特征; 找矿前景1自然地理概况该矿点位于清远市英德(县级)市大镇镇区内地貌特 征为低山丘陵区,交通便利,为陆路交通工作区西部外围 有滑水山山脉,呈北东一南西走向,长约60公里,有海拔 逾千米的山峰30余座,海拔标高多为500-1000m,地形切割 强烈区内水系较为发育,河流多呈北西向延伸本区属亚 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盛行偏南的暖湿气流,冬季盛行 干冷的偏北风植被属亚热带常阔叶林类型主要有松、杉、 竹等2区域地质背景该区属于粤北东部英德一连平弧形构造带,处于洋伞岌 背斜和翁城向斜之间,雪山嶂复式背斜的南部区内第四系 较发育,地层主要为泥盆系中统碎屑岩、碳酸岩等;构造活 动强烈,褶皱较发育,断裂以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为主;区 内未见有岩浆岩出露,据重磁推断,区内存在隐伏岩体。
工 作区及外围矿点分布较多,民采活动强烈,中泥盆统棋梓桥 组是该地区主要含矿层位,成矿还与花岗闪长岩体有密切的 关系,勘查区已知主要矿产有铁、铜、铅、锌、金、银、鹄、 锡等,主要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3矿区地质特征(1)地层以泥盆系中统地层为主,第四系较发育,出露地层有中 泥盆统杨溪组(D2y)、老虎头组(D21)、棋梓桥组(D2q)中泥盆统杨溪组(D2y):以紫红、灰紫色为主的粗碎屑 岩,紫红色厚层-块状复成分砾岩、砂砾岩夹砂岩夹砂质页 岩或含火山物质的细碎屑岩中泥盆统老虎头组(D21):以灰白、浅灰、黄白色为主 夹紫红、灰紫色的碎屑岩厚层状石英砾岩、砂砾岩、含砾 砂岩、石英砂岩、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含鱼类、双壳类等 化石中泥盆统棋梓桥组(D2q):厚层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和 白云岩富含腕足、珊瑚、层孔虫、双壳类等该层位发现 有英德九郎洞小型铁矿2) 、构造工作区处于洋伞岌背斜和翁城向斜之间,位于雪山嶂复 式背斜的南部,褶皱和断裂构造较发育1 褶皱该区位于雪山嶂复式背斜的南部,温塘山背斜的南西端 便落在此区又处于洋伞岌背斜和翁城向斜之间,整体上为 一个单斜构造,倾向南东,倾角40-60 o%1 断裂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以北西西向断裂较常见,亦发育 近南北向断裂。
北北西断裂倾向330-350 ,倾角70-80 , 一般由硅化岩、硅化碎裂岩、石英脉和构造角砾岩等组成, 宽0.4-加不等,延伸长度一般不大,长数百米不等3) 、岩浆岩未见岩浆岩出露,据重磁推断,区内存在隐伏岩体4围岩蚀变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大理岩化、角岩化、矽卡岩化、 绿泥石化等5地球化学特征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出的综合异常周屋-棍山异常(AS10-乙1)落在该区主要的异常元素是Au、Pb、Ag.As、Bi, Hg. B、Sn、F 等其中,Au、Pb、Ag、As、Bi 等 元素异常面积大、连续性好,其次是Cu、Mo、W、Mn面积略 小,其它元素异常则零散分布于Au、Pb、Ag、As、Bi异常 内异常元素套合好,有3个浓集中心,分别位于综合异常 的北侧(面积7hn2)、南侧(面积10km2)和西侧(面积3km2)o 元素组合特征大致相同,各异常浓集中心特征分别为:北侧 浓集中心呈近EW长条向分布,主要异常元素含量最大值 (AuXlO-9,其余X10-6)Au537、Pbl0353、Ag6. 38、Asl682; 南侧浓集中心(AS10-2)呈南北向近椭圆状分布,最大值 (AuXlO-9,其余X10-6)Au531、Pb3143、Ag5. 15、As6932. 6、 Cul833、W829,异常中心下游有英德金门铁(铜)矿;西侧 浓集中心(AS10-3)呈近东西向钟形分布,最大值(Au X 10-9, 其余X10-6) Ag5、Cu364. 23、Pb415. 3、Sb54. 9、Mn38788o 各异常元素中,除Sn、F、Hg、Ba仅具外、中带外,其余元 素异常均具外、中、内带,Au、Pb、Ag. As、Bi等元素异常 面积大,异常含量曲线梯度陡。
Au、Pb、Ag、As、Bi的平均 含量高、衬度大,推测这些元素后期发生了叠加作用,以至 于矿化强度高图1东山楼1:1万土壤测量异常剖析图1: 1万土壤测量面积中,异常元素有Au、Ag. As、Sb、 Cu、Pb、Zn等,异常整体呈北西方向,除As分布在南部外, 其余各元素套合较好;Au、Ag, As异常强度大,三级浓度分 带明显,Au异常长度400m至大于1000m,强度20—350ppb, 个别达1200—2300ppb; Cu、Pb强度一般,浓集中心明显,Sb.Zn呈低缓异常异常与已发现的矿体走向一致(见图1) 总体来看1:1万土壤测量发现8处Au、Ag、(Cu、Pb、As)综合异常,长度400m至大于1000m,强度20—350ppb (个别达1200—2300ppb),均呈北西走向,与发现的矿体走 向一致目前仅对南部两处异常进行了查证,发现有三个金 银矿体土壤异常的分布表明矿体的数目较多,分布范围较 广6工作区矿化地质特征(1) 金银矿化带特征金银矿化带主要分布在老虎头组粉砂岩中,长 200-300m,宽0.4-加,受北西向断裂控制,走向330-350 , 倾向南东围岩蚀变以硅化为主,矿化有褐铁矿化、镜铁矿 化、铅锌矿化。
2) 金银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品位东山楼矿点已发现金矿脉3条,均呈脉状,近直立厚 10-30cm不等,局部厚达50cm走向多为NW向初步分析 为破碎带型金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