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式窑操作50记住.docx
6页1、窑炉里的火焰,把热量传给制品,使制品的温度逐渐升 高,在低温阶段9oor以下,坯体经历排除机械水、结 水,有机物氧化、碳酸盐、硫化物分解等过程在高温阶段 9oor至烧成温度,坯体开始形成液相与固相熔融并产生 结晶的针状莫来石晶体,从而变成瓷器所谓烧成温度,即 产品量变到质变的温度,没有火就没有热量,产品就不能升 温,产品不能升温,上述的一切物理化学变化就不能完成, 一句话,没有火,就没有瓷器2、有火才有气氛氧化的气氛产生于完全燃烧的火焰,还 原的气氛产生于不完全燃烧的火焰,而气氛对陶瓷制品来说, 是十分重要的白瓷原料中都含有少量的Fe2O3德化地 区原料一般在0.8%左右,优质原料0.4%以下 由于 Fe2O3的着色力极强,使瓷器染上赤黄、黑色,严重影 响瓷器的白度若将陶瓷的坯体之中的Fe2O3,还原成 低价的氧化物或金属铁,那么瓷器就显得更白或白里泛青, 更惹人喜欢3、烧窑技术的关键是掌握“两点一度”,所谓“两点”就 是指氧化焰转强还原焰以及强就原焰转中性焰氛高浓保温 4、氧化焰转还原焰这个温度点是一个关键,由于各厂坯和 釉的配方不同,这个温度点也就不相同一般在釉开始熔化 前15 0°C左右约在1 0 0 0 °C—1100°C之间,过早 或过迟进行气氛转换,都会影响产品成色质量。
气氛转换过 早,由于窑炉里温度较低,从烧成带流来的碳素难以完全燃 烧,沉降在产品表面,造成低温沉碳,致坯体吸烟,同时还 会造成坯体内部的碳酸盐C2CO3、MgCO3不能充分 分解,一般来说,陶瓷坯体中的碳酸盐一般在1 0 0 0 C左 右才能基本分解结束5、强还原焰转弱还原焰这个温度点也是非常重要,从釉面 开始成熟到还原结束后,本应转入中性焰气氛,但中性焰气 氛难以控制,不是偏氧化焰就是可能偏还原焰一般以中性 焰偏弱还原焰代替中性焰,这样可以防止坯体中的铁质重新 氧化如果这时保持还原气氛,那么不但造成燃料浪费,还 可能造成“釉面吸烟”等毛病6、还原气氛的浓度要适当,一般认为,强还原气氛的CO 含量2 — 4%,即空气过剩系数应小于1中性焰偏弱还 原焰气氛的CO含量可达1 — 2%,空气过剩系数应略小 于1氧化焰过剩O2的含量可达2 — 6%,空气过剩系数 a应大于1烧氧化焰,在保证燃料完全燃烧前提下,气氛 应尽可能淡些,空气过剩系数a略大于1即可,这样有利于 节省燃料7、 窑内压力,预热带一般要微负压3-5mmH2O , 这样排烟更通畅,更便于在气氛转换气幕前保持氧化气氛, 烧成带一般要保持微正压3 — 5mmH2O ,这样更便于 还原气氛的饱满,以稳定窑内的还原气氛。
8、 “零压”位移对气氛的影响烟囱抽力过大,零压位后移, 这就相当是延长了氧化区,缩短了还原区,可能造成产品还 原不足,产生“阴黄”等毛病烟囱抽力过小,零压位前移, 这就相当是缩短了氧化区延长了还原区,又可能造成产品 氧化不足,造成“冲泡”等毛病因此,要经常检查零压位 移动情况,发现前后移动,就要进行调整使之复位9、 余热抽出口的位置,如离烧成段过近,余热一抽,就可 能造成严重的烟气倒流,使产品产生“烟云状”缺陷,不但 会影响冷却效果,也会影响烧成带及冷却带前端的气氛10、 冬季气压高,烟囱内外温差大,烟囱抽力大,通风强 夏季气压低,烟囱内外温差小,烟囱抽力小,通风弱在烟 囱闸板高度一样的情况下,冬季比夏季烟囱抽力大15 — 2 5%天气晴朗时气压高,天气阴雨时气压低,一般晴天比 雨天烟囱抽力增大10—15%11、 要烧好陶瓷产品必须抓住二个制度和一条曲线,即气氛 制度、压力制度和烧成温度曲线要成为一个熟练的烧窑工 人,要做到“勤看、少动、微调”勤看,即善于观察窑内 气氛变化情况,勤总结经验;少动,即对油嘴、风阀、油压 等的动作调整要少;微调,即对油嘴、风阀、油压等的调整 要微小,适可而止。
12、 在预热带使其处于负压状态,有利于水份的排出和有机 物的分解在烧成带为微正压,一方面保证窑内氧化气氛, 另一方面保证窑内的热量不大量外泄,外界冷空气不进入窑 内在冷却带由于急冷空气的作用,使冷却带处于正压,可 防止烟气倒流而产生的釉泡,同时也保证了制品釉面的综合 质量13、 窑内温度在3 0 0度以前是排机械水,30 0度以后是 排坯体的结构水,并发生一系列的氧化反应,并放出大量气 体14、 燃料燃烧计算是根据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的物质平衡的原 理进行的它是热工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燃烧需要的空气 量,是保证燃料完全燃烧,选择风机和设计空气管道必不可 少的数据燃烧产物的生成量及烟气成分,是设计排烟系统 烟道、烟囱、抽烟机等和计算炉气黑度所必需的燃烧温度, 是正确选择炉子所用燃料、合理组织燃烧过程和能否满足炉 温要求的重要依据15、 钢结构中型钢的连接方法常有:焊接、铆接、螺栓16、 轻质耐火材料主要特点:密度小、绝热性能好、可耐高 温、热稳定性好用轻质耐火材料的窑墙,起耐火和隔热双 重作用,因此,墙薄、体轻、散蓄热少,改善了窑内温度场, 适合快速烧成17、 隔热砖:顺面、顶面、大面18、 管路布置得原则:管线要短、转角、收缩、扩大、分流 节点要少,使整个流程中损失最小。
连接处要紧密,附件使 用要方便为防止静电,管道要接地19、 重结晶SIC和普通SIC?重结晶用在用电炉2300度熔融 制品,含SIC达99%,在1730度不变形具备很高的导热系 数,高温急变抵抗性,耐磨性等20、 传热的方式有导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21、 传统的间歇窑存在产量低、单位制品的燃料消耗量大, 装出窑劳动条件差,强度大等缺点22、 选用导热系数低、热容量小和抗热震的耐火材料砌筑窑 炉,这也是今年来间歇窑发展的一个趋势23、使用气体燃料的优点:燃烧方法简单,较高燃烧效率; 易于控制燃烧过程,易于实现自动控制;可对燃料实现高温 预热,利于烟气余热利用;净化气体燃烧;其他燃料来源丰 富缺点:腐蚀性,毒性气体24、 当温度变化时,气体中的饱和水蒸气量也随之变化,因 而气体燃料的湿成分也将发生变化,为了排出这一影响,我 们使用干成分来表示其化学组成25、 气体燃料的燃料成分有:CO、H2、CH4、CnHm、H2S、CO 2、 O2、 N2、 H2O气体燃料剩余气体:CO2、H2O、SO2、N2、O2 耗系影响理论燃烧温温度因素气燃料氧程度发热量;空气消27、 在燃烧过程中,把从混合(扩散)到燃烧反应完成的整 个过程称为燃料过程。
把燃烧过程分为二类:动力燃烧;扩 散燃烧;中间燃烧28、 化学反应速度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质浓度的变化受浓 度、温度、压力等因素影响29、 脱火:任何一点的气流速度都大于燃烧速度火焰便会脱 火回火:任何一点燃烧速度都大于气流速度,便回火30、 烧成温度曲线制定的适当与否是保证制品质量的前提, 因此,制定时需考虑如下因素:1)窑的结构、容量及装窑 密度2)坯体的厚度,形状以及组成坯体所用原料成分与 性质3)坯体的入窑水份4)明焰烧成还是隔焰烧成31、 保温时间的长短,决定于窑的结构,坯体的厚度和大小, 以及制品所要求达到的致密程度,通常容积被大的窑升温较 为用难为了使坯体达到同一烧成温度,其停火温度必须比 小容积的要低,而保温时间则须延长33、 温升上升速度应依据制品所用原料在各个温度段所发生 的物理、化学变化有关;依据窑的大小、坯体的厚度、形状、 所用原料的颗粒细度和装窑数量来综合确定34、 在400度以前,同时注意加大烟囱抽力确保通风各观 察孔全部打开,烟道闸板全部提起,闸板口处用砖盖严,增 加烟道抽力以利水蒸汽及时排出;逐渐升到500°C左右时, 上紧窑门,堵塞各观察孔,此时,可适当加快升温速度;开 始还原气氛的温度点应在1040-1070C,锥倒,即可进行还 原气氛烧成,此时,将闸板下降134mm或更多,闸板口用砖 盖严,而后,逐渐增加燃气压力(约0・08MPa参考值);达 到1250C时,适当减小燃气压力,闸板不动,平稳地过渡到 弱还原阶段;冷却时,先将烟道闸板全部提起,闸板口用砖 盖严。
然后将气罐从水池中取出,关闭气罐阀门,此时必须 迅速关闭调节燃气阀门35、 烧成温度的高低与坯体的组成、颗粒细度,制品的质量 要求,以及升温速度方面有关36、 冷却速度,主要取决于坯内液相的凝固速度较厚的坯 体冷却太快时,可能在坯体内外造成不均匀应力,而引起开 裂现象烧成温度升温速度可调范围宽、气氛可调、产品烧成嚥高的从低温物体到高律物体2热量不可能能自一地源不付代价39、 烟囱抽力如何形成?烟囱内高温气体密度相对外部气体 密度要小,因此形成了压力差,形成抽力、40、 参考1998年6月《陶瓷学报》苏荣星、冯青、汪和平 老师的《梭式窑吸入式烧嘴的规范和优化设计》、烧嘴技术 参数:燃料、液化石油气(91000亡二),燃烧能力为0・ 3Nm3/h,嘴前风压:0. 02MPa利用负压'吸入一次和二次空 气,使燃气和空气的比率更加合理,使热能充分利用,节约 能源、41、 气体燃料的燃烧过程:1)燃料与空气的混合;2)混合 后的可燃气体的加热和着火;3)完成燃烧化学过程、42、 燃料输送系统由钢瓶、高压管、输气管、压力表、调节 阀、阀门等组成、43、 此设计的窑炉特点:温差小、升温快、气氛可调,烧成 周期短、蓄热少,热效高,污染少,产品质量高、44、 冷窑时先关钢瓶气阀,后关闭主气流阀,再关闭烧嘴节 流阀、45、 根据乔木、王欣丹在1997年第六期《硅酸盐通报》发 表的论文《间歇窑窑炉窑体材料的选材分析》,使用内插法 求解,前两个温度的算术平均数、后两个加前一个算术平均 数共三个数的算术平均数、46、 测温系统由热电偶、补偿线、数显表等组成、控制系统 由减压阀、球阀、烟囱闸板构成,简单可靠易操作,成本低, 数显表带有电池,停电对梭式窑无影响、47、 关于理论空气量,实际空气消耗量,烟气生成量的技术, 参考了 2005年《陶瓷科技与艺术》陆小荣《燃料燃烧计算 的程序设计与应用》、48、 烧嘴的选型是根据燃料的质量和流量来确定、如何改正 烧嘴? 1)将混合管延长,混合均匀,增大压差;2)适当增 大吸风口面积,同时保证收缩角等25度,以减少空气吸入 时的气动阻力;3)将扩张管的长度及出口面积稍缩小,增 大出口速度、49、 比例调节作用:是按比例反应系统的偏差,系统一旦出 现了偏差,比例调节立即产生调节作用用以减少偏差;积分 调节作用:是使系统消除稳态误差,提咼无差度;微分调节 作用:微分作用反映系统偏差信号的变化率,具有预见性, 能预见偏差变化的趋势,因此能产生超前的控制作用。
50、热电偶如何选型:温度范围、所需精度、使用气氛、测 定对象的性能、响应时间和经济效益等综合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