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髋部解剖课件.ppt
31页关节外科学习小讲课 髋部解剖髋部解剖1髋部解剖髋部解剖髋部解剖目录骨学肌学关节血管神经生物力学2髋部解剖n髋臼n股骨头n股骨颈n大小粗隆髋关节的构成3髋部解剖 内侧面内侧面 外侧面外侧面骨学骨学髂窝髂窝弓状线弓状线耻骨梳耻骨梳髂嵴髂嵴耳状面耳状面坐骨坐骨大切迹大切迹坐骨棘坐骨棘坐骨坐骨结节结节闭孔闭孔髋臼窝髋臼窝髂嵴髂嵴髂前上棘髂前上棘髂前上棘髂前上棘耻骨结节耻骨结节耻骨联合面耻骨联合面髂前下棘髂前下棘4髋部解剖5髋部解剖 股骨头股骨头 股骨颈股骨颈 大转子大转子 小转子小转子 转子间线转子间线 转子间嵴转子间嵴 臀肌粗隆臀肌粗隆骨学骨学股骨头股骨头股骨颈股骨颈小转子小转子股骨体股骨体内侧髁内侧髁大转子大转子大转子大转子髌面髌面外上髁外上髁髁间窝髁间窝臀肌粗隆臀肌粗隆前面观前面观后面观后面观股骨转子间线转子间线转子间嵴转子间嵴外上髁外上髁6髋部解剖肌学肌学腰大肌腰大肌髂肌髂肌腰小肌腰小肌阔筋膜张肌阔筋膜张肌髋髋 肌肌(一)前群(一)前群3块肌肌 1..髂腰肌腰肌 腰大肌腰大肌 髂肌肌 作用:作用:使使髋关关节屈和旋外。
屈和旋外2.腰小肌.腰小肌 作用:作用:紧张髂筋膜 3..阔筋膜筋膜张肌肌 作用:作用:使使阔筋膜筋膜紧张并屈并屈髋 7髋部解剖肌学肌学梨状肌梨状肌股方肌股方肌臀中肌臀中肌臀小肌臀小肌闭孔内肌闭孔内肌臀大肌臀大肌(二)后群(二)后群 臀肌,有臀肌,有7块 1.臀大肌.臀大肌 作用:使作用:使髋关关节伸和旋外伸和旋外 2.臀中肌.臀中肌 3.臀小肌.臀小肌 作用:使作用:使髋关关节外展,前部肌束外展,前部肌束能使能使髋关关节旋内,后部肌束旋内,后部肌束则使使髋关关节旋外 4.梨状肌.梨状肌 作用:使作用:使髋关关节展和旋外展和旋外5..闭孔内肌孔内肌 6.股方肌.股方肌 7..闭孔外肌孔外肌 作用:使作用:使髋关关节旋外 8髋部解剖肌学肌学缝匠肌缝匠肌股直肌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内侧肌股薄肌股薄肌长收肌长收肌耻骨肌耻骨肌股中间肌股中间肌二、大腿肌二、大腿肌(一)前群(一)前群1..缝匠肌匠肌 作用:屈作用:屈髋和屈膝关和屈膝关节,并使已,并使已屈的膝关屈的膝关节旋内 2.股四.股四头肌肌 四个四个头:股直肌、股内:股直肌、股内侧肌、股肌、股外外侧肌和股中肌和股中间肌。
肌 作用:是膝关作用:是膝关节强有力的伸肌,有力的伸肌,股直肌股直肌还可屈可屈髋关关节 (二)内(二)内侧群群 5块肌肌 1.耻骨肌.耻骨肌 2..长收肌收肌 3.股簿肌.股簿肌 9髋部解剖肌学半腱肌半腱肌半膜肌半膜肌缝匠肌缝匠肌长收肌长收肌耻骨肌耻骨肌短收肌短收肌大收肌大收肌长收肌长收肌股薄肌股薄肌股二头肌长头股二头肌长头股二头肌短头股二头肌短头4.短收肌.短收肌5.大收肌.大收肌 作用:作用:主要使主要使髋关关节内收三三)后群后群 1.股二.股二头肌肌 2.半腱肌.半腱肌 3.半膜肌.半膜肌 作用:作用:后群后群3块肌可以屈膝关肌可以屈膝关节、、伸伸髋关关节 10髋部解剖关节关节髋臼唇髋臼唇股骨头韧带股骨头韧带髂股韧带髂股韧带(二)关(二)关节的的辅助装置助装置1.韧带囊内囊内韧带囊外囊外韧带2.关关节盘 3.关关节唇唇 4.滑膜襞滑膜襞 滑膜脂滑膜脂垫滑膜囊滑膜囊 12髋部解剖髋关节韧带髋关节韧带股骨头股骨头髋臼唇髋臼唇轮匝带轮匝带髂骨髂骨髋臼横韧带髋臼横韧带 股骨头韧带股骨头韧带大转子大转子髂股韧带髂股韧带耻股韧带耻股韧带闭孔膜闭孔膜小转子小转子主要主要韧带构成构成 : (1)髂股股韧带 (2)股骨股骨头韧带 (3)耻股耻股韧带 (4)坐股坐股韧带 (5)轮匝匝带 13髋部解剖14髋部解剖15髋部解剖16髋部解剖轮匝带轮匝带 是关节囊的深层纤维围绕股骨颈,约束股骨头向外脱出。
17髋部解剖19髋部解剖血管血管髂筋膜髂筋膜股神经股神经股动脉股动脉股静脉股静脉股环股环耻骨结节耻骨结节耻骨肌耻骨肌股神经股神经腰大肌腰大肌髂腰肌髂腰肌缝匠肌缝匠肌股内侧肌股内侧肌长收肌长收肌股静脉股静脉股动脉股动脉耻骨肌耻骨肌股三角股三角收肌管收肌管股薄肌股薄肌腹股沟韧带腹股沟韧带腹股沟韧带腹股沟韧带 髂耻弓髂耻弓髂腰肌髂腰肌20髋部解剖血管股动脉股动脉 股深动脉股深动脉 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内侧动脉穿动脉穿动脉腹壁浅动脉腹壁浅动脉 旋髂浅动脉旋髂浅动脉 股股动脉脉 股深股深动脉脉 旋股内旋股内侧动脉脉 旋股外旋股外侧动脉脉 穿穿动脉脉 腹壁浅腹壁浅动脉脉 旋旋髂浅浅动脉脉 旋股外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21髋部解剖轴和角---轴髋关节轴线髋关节轴线垂直轴à垂直于地面并穿过人体中心的直线机械轴à穿过股骨远端两髁中点到股骨头中点间的连线à相对垂直轴线有3o倾斜股骨解剖轴à穿过股骨轴线的直线à相对垂直轴线有9o倾斜股骨颈干轴à穿过股骨头中点和股骨颈中线的直线横向轴à平行于地面,穿过股骨头中点的直线24髋部解剖①①颈干角:股骨颈与股骨干纵轴所形成的倾斜角为颈干角或内倾角。
正常范围为110°~140°成年时平均为127° 超过此角度的变形成为髋外翻,小于此角度者称之为髋内翻生物力学相关生物力学相关25髋部解剖n水平面上,股骨颈轴线与股骨内外髁横轴形成前倾角n约12-15度n过多:前倾n过少:后倾前倾角生物力学相关生物力学相关26髋部解剖-用来指示假体在髓腔内放置的角度-如果假体被放置于正常解剖角125o-140o之间,则为中立位-如果假体安放角度小于120o,则称之为内翻位-如果假体安放角度大于145o,则称之为外翻位轴和角---内翻和外翻27髋部解剖1、髋关节作用力•在单腿负重时,髋关节承受大约2.6-2.8倍的体重;跑、跳及举重时负荷达体重的10倍THA术后,如果病人体重超重或重体力劳动,假体有松动或断裂的危险•从坐位站立时,重力作用在股骨头处,对柄产生扭矩,使其内旋,因此为增加旋转稳定性,1、近端柄增加宽度充满髓腔;2、其次限制股骨颈的长度,减少旋转力臂,有利于旋转稳定;3、柄的断面呈圆钝的长方形或梯形,或带纵行沟槽或广泛涂层,能抓住股骨干内面,使融为一体,从而增加旋转稳定性•假体的旋转稳定性非常重要,故而THA术中要采取扭转实验以鉴定假体植入后的即时旋转稳定性。
28髋部解剖2、运动中心问题•THA术后,运动中心无论上移、外移或后置都会使关节受力较以前增加例如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病例,髋臼上部骨缺损,若将运动中心上移,便于操作,髋臼覆盖较容易,但临床研究证实臼杯松动率较高29髋部解剖3、颈长和偏心距(offset)•髋关节重建要达到正常的旋转中心,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1、垂直高度2、偏心距(offset)3、前倾角•垂直高度:股骨头运动中心到某固定点(小粗隆)的距离,它与肢体的长度有关,通常以增加颈长来纠正肢体的缩短•偏心距:指股骨头运动中心到柄的中央垂直距离偏心距过大或过小都会存在问题offset过小:外展肌的力臂减少,造成术后关节负荷增加,跛行,甚至股骨颈撞击在骨突上造成脱位offset过大:假体柄和其周围的骨水泥承受的应力增加,因而造成折断或松动运用颈长来调整偏心矩会矛盾的情况,所以有些假体系统会出现仅增加偏心距而高度不增加•THA恢复股骨颈的前倾角10-15度是非常重要的,假体后倾会造成后脱位;过分的前倾可能发生前脱位30髋部解剖31髋部解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