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P超五类综合布线方案.doc
64页第三中学综合布线系统技术方案书美资安普XX2004年5月目 录第一章:综合布线系统概述31.1布线标准介绍31.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51.3综合布线结构71.4 开放式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9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概况与分析92.1工程概况92.2需求分析9第三章:AMP开放式布线产品特点103.1 AMP 产品优势103.2 AMP(安普)公司简介113.3 AMP布线系统的特点13第四章: AMP NETCONNECT 超五类布线系统白皮书144.1 AMP NETCONNECT 超五类系统白皮书144.2 AMP NETCONNECT 超五类布线系统特点21第五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255.1设计原则265.2总体设计结构论述275.3各结构化子系统的详细设计275.3.1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 Sub System)275.3.1.1工作区设备选型275.3.1.2 AMP开放式办公室解决方案315.3.2水平布线子系统 (Horizontal Sub System)325.3.2.1水平布线子系统设备选型325.3.2.2水平布线子系统电缆计算335.3.2.3水平子系统的敷设方法345.3.3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 SUBSYSTEM)355.3.3.1管理子系统设计概述355.3.3.2管理子系统设备选型365.3.3.3AMPTRAC结构化布线智能管理系统385.3.3.3.1 ITRACS7.0管理软件395.3.3.3.2 AMPTRAC™系统的优点405.3.4垂直干线子系统 (RISER BACKBONE SUBSYSTEM)415.3.4.1垂直干线子系统415.3.4.2光纤千兆以太网标准1000Base-SX Vs.1000Base-LX之比较435.3.4.2 AMP NETCONNECT XG光纤系统(万兆)445.3.4.4 AMP MT-RJ光纤连接系统介绍465.3.4.5 AMP MT-RJ光纤连接系统介绍465.3.5设备间子系统 (Equipment Room Sub System)485.3.5.1设备间子系统485.3.5.2设备间要求485.3.6 方案设计汇总表52第六章:管线设计方案526.1 水平子系统的管线设计526.1.1.墙面型信息出口526.1.2.地面型信息出口536.2设备电源管线方式536.2.1动力配线要求536.2.2配线间电力配置546.3设备间弱电接地方式54第七章:综合布线系统测试557.1测试依据557.1.1 ANSI/TIA/EIA-568557.1.2 ISO/IEC 11801567.1.3 TSB577.2 测试设备577.3测试参数59第一章:综合布线系统概述1.1布线标准介绍综合布线系统最初产生于八十年代初期的美国,是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连网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八十年代末期综合布线技术在设计、产品、标准、测试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先后制定标准对其进行规,其中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的有美国电子工业协会/电信工业协会制定的TIA/EIA 568B标准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IS0/IEC11801标准;这两个标准的制定对促进综合布线技术的普与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对综合布线技术的推广应用也非常重视,并于1995年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制定了国第一部结合国情的综合布线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CECS72:95);1997年该标准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其新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CECS72:97)对抗干扰、防噪音、防火、防毒等关键技术方面作出了新的规定;同时《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与验收规》(89:97)也相继出台,这对规我国综合布线产业无疑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千兆位以太网应用的不断发展,2002年3月TIA /EIA568B标准发布, 该标准包括三部分:TIA/EIA568B.1标准为主文件,主要包括商业建筑物布线的安装和测试要求;TIA/EIA568B.2标准定义了100欧平衡双绞线连接器件标准,工作区跳线的长度从3米改为5米,配线间跳线的长度从6米改为不能超过5米,用永久链路测试模形取代基本链路测试模型,5类布线系统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超5类是布线最低要求;TIA/EIA568B.3标准阐述了光纤连接器件标准,该部分在集中式光纤布线标准TSB-72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光纤标准,认可小型光纤连接器(SFF),认可高带宽的50/125微米多模光纤做为水平或垂直主干传输介质,标准为了满足主干是万兆的园区以太网的需求,将主配线间(MC)到二级配线间(IC)的最长距离配合万兆以太网的需要,从500米改为300米,二级配线间(IC)到楼层配线间的最长距离从1500米改为1700米2002年6月期待已久的超五类标准终于颁布,并作为TIA/EIA568B的附录以TIA/EIA568B.2-1正式出版,继而ISO/IEC11801-2002版本也于2002年正式出台,与TIA/EIA568B基本保持一致。
本方案书设计依据的国际标准和规有:1. ISO/IEC 11801-2002《建筑物通用布线标准2002》2. EIA/TIA 568B《商业建筑物通用布线标准》3. EIA/TIA 569 《商业建筑物通信布线线槽和空间标准》4. EIA/TIA-606《商业建筑物通信基础结构管理标准》5. EIA/TIA-607《商业建筑物布线连接和接地标准》6. TIA/EIA TSB67《非屏蔽双绞线传输性能现场测试规》7. TIA/EIA TSB95《100 欧姆 4 对 5 类非屏蔽双绞线附加传输性能规》8. ANSI/TIA/EIA568-B.2-1《100 欧姆 6 类非屏蔽双绞线传输性能规》9. EIA/TIA TSB-72 标准 集中式光纤布线系统标准10. EIA/TIA TSB-75标准 开放办公室布线系统标准 国标准和规有:11. CECS 72: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12. CECS 72: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施工与验收规》13. YD/T 926.1-2001《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总规》14. YD/T 926.2-2001《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15. YD/T 926.3-2001《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16. GB/T 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17. GB/T 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与验收规18. GB/T 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1.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根据国际电子工业协会(EIA)和国际电信工业协会(TIA) 2002年制定的结构化布线系统标准(EIA/TIA568B),与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制定的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结构化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六个子系统组成。
1.建筑群子系统 (CAMPUS SUBSYSTEM)2. 设备子系统 (EQUIPMENT SUBSYSTEM)3. 垂直干线子系统 (RISER BACKBONE SUBSYSTEM)4. 管理子系统 (ADMINISTRATION SUBSYSTEM)5. 水平布线子系统 (HORIZONTAL SUBSYSTEM)6. 工作区子系统 (WORK AREA SUBSYSTEM)各子系统所实现的功能如下:1. 工作区子系统由配线(水平)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延伸到工作站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电缆与适配器组成,每个工作区根据用户要求,设置一个机接口和1至2个计算机终端接口2. 配线(水平)子系统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每层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3. 干线(垂直)子系统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与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连接电缆组成4. 设备间子系统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与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5. 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每层配线设备的房间,是由交接间的 配线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6. 建筑群子系统由二个与以上建筑物的、数据、电视系统组成一个建筑群子系统,它是室外设备与室网络设备的接口,它终结进入建筑物的铜缆和/或光缆,提供避雷与电源超荷保护等。
1.3综合布线结构布线的设计和布线结构选择,对大厦的功能要求以与大厦的布线成本和今后的布线的升级扩充将有很大的影响综合布线结构分为:1、集中式网络管理(CNA)2、分布式网络管理(DNA)集中式网络管理集中式网络管理主要针对网络管理方面不断提高的成本,并使日后由现在的低速LAN向高速网络升级时,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轻松过渡集中式网络管理适合于小型的建筑物 分布式网络管理(DNA)DNA结构是大型建筑物最常用的布线结构:优点在于线缆管理方便1.4开放式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由于开放式布线系统设计思想的科学化和先进性,本身决定了该系统能带给使用者最佳的性能价格比,最大限度地保证投资者的前期投资,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变动更新和采用新技术所花费的费用,从而将维护费用降低到最低程度最大限度地保证投资者的前期投资,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变动更新和采用新技术所花费的费用,从而将维护费用降低到最低程度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概况与分析2.1工程概况 第三中学工程位于 第三中学为中型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可容纳4万人,其规划体现了场馆和公园相结合、竞技运动和群众体育相结合、训练竞赛和产业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以“依山、傍水、延绿、聚人、兴业”作为构思主题,采用“山馆共生”方案,塑造高品质的自然和人工环境,是代表第三中学文化事业的标志性建筑。
整个主体建筑有三层,包括办公室、会议室、运动员休息室、教练休息室、健身房等第三中学综合布线系统共有信息点486个,其中数据点427个, 语音点59个2.2需求分析 根据第三中学当前的实际需求并考虑到国外信息技术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综合布线系统在设计时着重强调其容错性能和抗灾害性能, 同时充分考虑系统使用期间,网络、终端、信息点位等设备的适当增加,系统仍然要求适应正常负载运行综合布线系统必须能够提供满足数据、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应用的服务和传输能力,而且能方便的通过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接口或INTERNET等网络用多种方式与全国与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进行交流为了能适应今后10年甚至更长时间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综合布线系统要能适合当今流行的网络技术(如交换以太网技术与1000BASE-T),特别是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千兆以太网技术的要求该综合布线系统应不但能体现先进国际水平,而且应该具有高度开放性,能为标准的智能型建筑物提供一个高效率、标准和开放的基础平台本工程项目的总体目标为:建立一整套先进、完善的通讯、网络布线系统,包括为数据、语音、图像、控制等应用系统提供接入方式、配线和各楼层间、各大楼间网络互连方案,既要满足当前的使用需要,又要考虑将来网络发展的需要,使系统达到配置灵活、易于管理、易于维护、易于扩充的目的。
第三章:AMP开放式布线产品特点3.1 AMP 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