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统编版2020——2021年小学六年级语文升学阅读精选(五)(含答案).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大江****尽
  • 文档编号:183152973
  • 上传时间:2021-05-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1.55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0——2021年小学六年级语文升学阅读精选(五)学校: 姓名: 考号:__________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种 爱 ①有个故事,挺短,但特别迷人 ②有个男孩子一向淘气,作业总是写得乱糟精,常打架骂人,还总是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但女教师从不歧视他,因为地知道,男孩子没有妈妈,爸爸是个养鸡专业户,他必须听爸爸的,爸爸心急火燎地忙,他也就必须忙,这也正是他不遵守起律的原回 ③一天,女教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和祖国》大家立刻拿起笔“刷刷刷”的声音就像春雨——唯独那男孩子看着天花板,呆呆的,蔫蔫的女教师便很担心:对于他,是不是题目出难了?但很快又摇了摇头:不,既然大家都在写,且个个都是悠然神往的样儿,就说明题目没有问题肯定能写,也肯定有的写,那一一为什么就他一筹莫展?女教师亮闪闪的眼睛边看着他,期待着,盼着他也能拿起笔来果然,他抬起头,拿起笔,想了想,然后又长长地叹了口气,在作文本上写了起来 ④当女教师批改到他的作文时,也就读到了一篇极其怪的短文:祖国是母鸡,我愿意是一粒米看看这篇只有一句话的短文,女教师的心头热浪滚滚,仿佛一下于找出了一条真理:即便是喂鸡喂的烦躁的孩子,心里也有阳光! ⑤于是,第二天,在作文讲评时,她格外提到了这篇短文。

      她说:“地图上看,我们的祖国像只雄鸡,但有个聪明的孩子却认为,祖国的形状更像是一只母鸡,也正是这个深情的“母”字,格外突出了他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爱他写道祖国是母鸡,我愿意是一粒米,听!这就叫无私的奉献,这就叫彻底的牺牲,这就叫深深的爱与浓浓的情!因此,老师认定在这次上交的作文中,这个“母鸡与米的比喻更精彩,也最迷人 ⑥还有更迷人的呢!也就是打这天起,那个淘气的男孩子彻底变了,仿佛一下子就长大了!一下子!“刷”的一下子! ⑦看看这以后的他吧!彬彬有礼,从不迟到早退,从不打架骂人,更不曾旷课他特别努力,作业干干净净的,作业本上的字整整齐齐的那是他用心写的 ⑧他的心里从此长满了爱一一是女教师种的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一筹莫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彬彬有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择句中破折号的作用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话题转换①那“刷刷刷”的声音就像春雨一一唯独那男孩子看着天花板。

      ②他的心里从此长满了爱一一是女教师种的3)、第①段在文中起,起____________的作用,第⑥段中“还有更迷人的呢!”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4)、“他的心中从此长满了爱如果把“长满”换成“充满”好吗?说说你的理由5)、你觉得文中的“迷人”可以怎么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苏七块冯骥才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手指一触,隔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 苏大夫有个各色(注:特别)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圆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得个挨贬的绰号叫作:苏七块 一日,苏大夫和两位牌友叫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凑上一桌打牌。

      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了胳膊,疼得够劲可他拿不出七块银圆,苏大夫便不理他牙医华大夫心善,从后门绕出去,悄悄给了张四七块银圆 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圆“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点灯时分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唯独拦住华大夫,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圆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有删改)(1)、苏大夫之所以被称作“苏七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苏大夫的医术高明?用“________”画出来3)、苏大夫认为自己是心地善良的,你同意吗?说说理由4)、下列对文中画“ ”的句子中的“这事这理这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事”指的是苏大夫不肯为张四治病的事情B:“这理”是说苏大夫立的治病规矩不能更改的道理C:“这人”说的是苏大夫为人处世的原则5)、你欣赏苏大夫这样的处世原则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低头族”是指如今无论何时何地都低头看屏幕的人,其中以年轻人为主人们在畅快享受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把越来越多的时间都放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流日渐缺失时至今日,“低头”一族仍然有增无减。

      等车、坐车的时候,“低头族”心无旁骛,很容易错过要坐的车;和家人、朋友相聚的时候,“低头族”只顾着玩,聊天时心不在焉,彼此像是陌生人 【材料二】调查发现,中国人平均每天看三个小时,仅次于巴西,沉迷度位居全球第二显然,如今的已不仅仅是人们手中的工具,俨然变成了身体的“器官”有人认为,现在的智能越来越“聪明”,而用户却越来越怠于思考更有研究发现,如今年轻人的记忆力越来越糟糕,有人甚至患上了类似脑损伤的数字痴呆症1)、“现在的智能越来越‘聪明’”中“聪明”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低头族”是怎样的人?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3)、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①时至今日,“低头族”有增无减,以年轻人为主 )②最新调查发现,巴西人的沉迷度位居全球第二 )③沉迷于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导致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流日渐缺失,有人甚至患上了数字痴呆症 )(4)、观察右图,回答问题①图片描述了什么内容?②如果你是图中的老人,你想说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联系实际对“低头族”提出几点合理的建议。

      至少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蜡烛的秘密 ①我是前段时间来到石板镇的小镇老是停电,得准备蜡烛 ②我一连找了三家杂货铺,店主都同样告诉我:“没有我纳闷,一个镇,怎么连卖蜡烛的都没有?对我的疑问,店主懒得解释,只淡淡地说:“利润太小,不划算 ③小镇上有四间杂货铺,我打算到剩余的那家去碰碰运气店主看出我是新来的,直截了当地告诉我:“我家也没有,你到街尾的老阿婆家去买吧,她那儿有 ④于是,我顺着石板街一直走,走到尾在一个缩进去的空当里,果然有一个简陋的摊位,摆着香纸蜡烛付钱的时候,我问老阿婆:“生意好吗?” ⑤老阿婆乐呵呵地说:“好,这不老停电吗?不过老停电,也不好哟……”她抬起胳膊,把蜡烛递给我我这才发现,老阿婆的腿不能动,估计是下半身瘫痪我冲她笑了笑,满意而归 ⑥接连几个晚上还是停电,我在屋里待腻了,到街上散步。

      ⑦长街寂寂,唯烛光融融,从各家窗户里探身出来,石板路也镀上了一层柔柔的光,有一种梦境般的美 ⑧我来到先前的那家杂货铺,买了点东西,又闲聊起蜡烛的事我说:“小镇老是停电,蜡烛生意应该很好,你为什么不进一些呢?” ⑨店主笑了笑,这才告诉我秘密原来,老阿婆日子过得很艰难,他们几家杂货铺商议之后,偷偷有了一个约定: 1)、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2)、联系上文内容,在第⑨自然段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3)、第⑤自然段描写了老阿婆的____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这位老人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