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海水热泵杂记.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30685512
  • 上传时间:2018-01-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海水热泵杂记(二)海水不断地从各个方面吸收热量(主要是太阳辐射) ,同时又以各种形式散发自己的热量(主要是蒸发) ,这种热量的收支情况就叫海洋的热量平衡中国近海海水的温度状况,除取决于热量平衡的分布与变化外,受气象条件、海流、地形等影响也较大渤海和黄海北部易受大陆气候的影响,水温的季节变化最大;黄海南部和东海的水温与海流、水团的分布关系密切;南海的水温状况显示出若干热带深海的特征—— 终年高温,地区差异和季节变化都小 10 月至翌年 3 月,黄海为 11 月至翌年 4 月,东海陆架浅水区为 12 月至翌年 4 月,南海北部浅水区为 12 月至翌年 3 月东海、南海深水区也可形成 75~150 米的均匀层均匀层形成和持续时间是随海区而异的,北部海域出现早,持续时间长;南部海域出现晚,而持续时间短

      这种现象尤以黄海最为显著深层冷水与跃层之上的暖水形成显明的对照,其温差可达 15~20℃之多,人们常把这一深层冷水叫黄海冷水团夏季黄海的水温垂直分布分为三层:上层为高温暖水,深层为低温冷水,中间为跃层(图 3) 跃层的深度主要取决于风的强度,跃层强度主要由前一年冬季的降温以及当年夏季的增温程度而定若去冬严寒,今夏又很炎热,则会出现很强的温跃层渤海跃层位于水下 5~15 米处,黄海位于 10~25 米处,东海位于 20~100 米处,南海位于 20~150 米处随着秋季的到来,海面开始降温,密度增大,又出现对流混合,使跃层强度减弱,上均匀层厚度增大,跃层厚度下沉,跃层遭到破坏至 12 月或 1 月,50 米以内海域的跃层几乎完全消失,又恢复到冬季型的垂直均一状态在东海和南海的深水区,因海流及混合较强,夏季上均匀层可达 50 米左右,冬季可达 100~150 米在此深度以下,水温的垂直分布几乎终年不变在近岸岛屿众多和地形复杂的海域,如渤海海峡、成山角、舟山群岛以及朝鲜半岛西南端等,潮混合强,水温的垂直梯度终年很小,夏季也难以形成强跃层另外,夏季骤然的大风天气,也会使浅水区水温在短时间内重新分布。

      强劲的大风往往产生强烈的垂直涡动混合,使高温的上层水温迅速降低,下层水温升高,造成上下水层温度几乎趋于均匀一致水温除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外,还有明显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多年变化影响中国近海水温日变化的因子主要有太阳辐射、天气条件以及内波等一般说来,在晴天风平浪静之时,表层水温的日变化与气温的日变化趋势一致日最高水温出现在午后13~15 时,日最低水温发生在日出前的 4~6 时水温极值出现的时间比气温要落后 2 个小时左右但在多数情况下并非都是这样例如天气突然变化时,气温变化较大,但这种短时间的气温突然变化,并不能使保守性较大的水温也发生较大的变化,使水、气温的日变化趋势难以趋于一致;相反,偶然的天气变化如大风引起的垂直涡动,还会破坏水温正常的日变化规律通常,沿岸浅水区水温的日变化较大(有的达 3~4℃) ,海区中央及深水区的水温日变化较小表层的水温日变化大,深层日变化小,各层水温日变化的幅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以海区而言,渤、黄海的水温日变化较大,东海次之,台湾以东海域及南海水温日变化最小增温的春季和降温的秋季是表层水温日变化最大的季节,而日变化最小发生在冬季和夏季深层水温的日变化最大、最小值出现的时间,将落后于表层。

      某些温跃层强的海区如黄、渤海和东海西部,夏季受内波及潮流影响,使跃层附近水温的日较差增大内波可使跃层作上下周期性运动,造成某一固定水层具有很大的日变化,甚至超过表层水温的日变幅,有时 5 米层水温的日变化竟达 8℃之多这种内波引起的日变化只限于中层海水温度的年变化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气象要素的年变化以及海流或水团的影响依其影响因素,中国近海水温年变化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为太阳辐射和海面—大气间热交换引起的年变化,具有与气温变化相对应的一年周期,水温年变曲线规则,接近正弦曲线,但降温期比增温期短,海面冷却比升温要快第二类是太阳辐射—平流引起的年变化,它是在第一类的基础上叠加了不同水系(水团)的消长,使正常的水温年变化遭到破坏,水温年变曲线显得不规则,表层以下水温年变化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高峰和低谷据资料分析得知,中国近海水温年变化以 8~9 月最高,1 ~3 月最低最高值出现以表层最早,表层以下最高值出现时间随深度增加而推迟,底层最晚表、底层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可相差 1~4 个月与最高水温出现的时间不同,最低水温出现的时间从表到底基本上是同时的,相差仅 1 个月左右(图 4) 这是因冬季对流混合向下传递热量较快的缘故。

      渤海表层水温以 8 月最高,约 28℃;1 ~2 月水温最低,约-1~2℃3 ~6 月增温最快,增温率平均每月4~5℃;10~12 月降温最快,降温率平均每月 5~6 ℃黄海表层水温与浅水区的水温年变化与渤海相似,但南黄海深水区的中、下层因受黄海冷水团影响,破坏了正常的水温季节变化规律,出现两峰两谷现象以中层为例,最低值在 3 月上、中旬,约 7~10℃;4~6 月逐渐升高,至 7 月达次高,约 14~18 ℃;7 月以后因冷水团侵入势力最强,水温又下降,到 9~10 月水温最高,约 18~23℃;10 月后又转入降温时期,水温急剧下降 东海水温年变化的地区差异较大以表层为例,黑潮区最高水温出现在 7 月下旬至 8 月中旬(29 ~29.7℃) ,最低水温发生在 2 月中、下旬(21~23℃) 对马暖流区水温以 8 月中旬最高(28~29 ℃) ,比黑潮区推迟半个多月;最低水温出现在 2 月中旬至 3 月中旬(14 ~20℃) 黄海冷水南伸海域,8 月上、中旬水温最高(25 ~26℃) ,3 月上、中旬最低(9~12℃) 台湾暖流区于 8 月中旬至 9 月中旬水温最高(27~29 ℃) ,3 月中旬最低(14~18℃) 。

      由于降温率与增温率不等,水温年变曲线也就不对称这种不对称性在黑潮区最小,愈往北不对称现象也愈强南海北部和南部的水温年变化有较大的差异,前者仍以年周期为主,最高水温出现在 8 月(约 29℃) ,最低值发生在 2 月(约 21℃) 9 月至翌年 1 月为降温期,降温率为每月 1~2℃;2~6 月为增温期,增温率为每月0.5~3.0℃后者距赤道较近,水温年变化具有半年周期的特点一年中有两峰两谷最低水温仍出现在 2 月(约27℃) ,最高水温出现在 4~5 月(约 29℃)和 11 月(28.5 ℃) 显然,水温的这种半年周期与太阳辐射量有关海水热泵杂记(三)从海水温度来看,冬天和夏天即使使用浅层海水,也比土壤热泵的工作条件要好冬季:取水温度 1C;夏季:取水温度 25C,回水温度的确定根据经济性来确定板换的选型 用于海水的板式换热器可以用 Alfalaval 的钛材料的换热器以下是 Alfa Laval 的介绍“Alfa Laval’s new MX25M plate heat exchanger features what could well become a new industry standard for titanium plates with a total area that is greater than one square metre: the 0.45 mm-thick plate. New to marine applications this plate not only is 0.05 mm thinner and just as strong as the standard 0.5 mm plate, but delivers optimal thermal performance, too. This 10 percent reduction in titanium thickness is an important step to being able to offer affordable products.Thinner plates and more compact plate heat exchangers are as much the future of plate heat exchanger technology as they are of the past. In 1955, Alfa Laval introduced the P2 stainless steel plate with a thickness of 0.8 mm and a maximum test pressure of 21 bar. When Alfa Laval introduced the 0.5 mm plate in 1990, other manufacturers said plates that thin could not be manufactured but in the end followed Alfa Laval’s lead. Today, 0.5 mm plates are the standard. By reducing titanium plate thickness to 0.45 mm, Alfa Laval simply continues a long tradition of continuous innovation to deliver highly efficient heat transfer with reliable and competitively priced products.“Alfa Laval anticipates that the new MX25M plate heat exchanger will provide the platform for the 0.45 mm titanium plate to gain wide acceptance by the marine industry,” says Peter Carlberg, general manager, Alfa Laval Marine more than 11,000 of these plates have been sold. These plates—typically anywhere from 150 to 400 plates per heat exchanger—have already been delivering optimal performance on several vessels. The 0.45 mm titanium plate in our MX25M, which is designed for central cooling applications on board ships, promises to deliver that same optimal performance.”Solid performance. The 0.45 mm titanium plate handles pressure shocks and vibrations with ease and meets the requirements for marine installations, attaining a test pressure of 12 bar. The titanium qu。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