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遵义电大分校.ppt
302页贵州广播电视大学遵义电大分校 《中级财务会计》 第十二-第十四章 制作:王淑玲,本次课主要内容(21) 第十二章 收入费用利润,主要内容: 一、收入的定义及分类 二、销售收入的确认及会计处理 三、费用的定义、特征、内容及分类 四、其他业务的核算 五、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六、利润的构成、合成、分配,第一节 收入 一、收入的定义及分类 一)、收入的定义 狭义收入 会计要素指的收入 收入分为 广义收入 狭义收入: 企业 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 经济利益总流入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 包括: 1、主营业务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 3、投资收益,,,,,,日常活动: 企业为完成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所有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 如: 1、工业企业: 制造与销售产品 2、商业企业: 销售商品 3、工、商企业: 出租资产 4、商业银行: 提供贷款服务 5、广告商: 提供广告策划服务等 经济利益: 现金或最终能转化为现金的非现金资产广义收入: 利润构成的内容的收入或等式“收入-费用=利润”中的收入 包括: 1、主营业务收入或劳务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 3、投资收益 4、营业外收入 5、补贴收入 6、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收入、收益与利得的关系: 收入: 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利得: 源于企业日常活动以外的活动产生的 包括:营业外收入 、补贴收入 收益: 可能产生于企业日常活动中 也可能产生于日常活动以外 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补贴收入 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营业外收入,,,,利得的特点: 1、是企业边缘性或偶发性交易或事项的结果。
如:出售无形资产收益 处置固定资产收益 2、属于那种不经过经营过程就能取得或不曾期 望获得的收益 如:政府补贴收益 因其他单位违约所收取的违约金 3、在利润表中通常以净额反映 即: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二)、收入的分类 1、按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分为: 1)、销售商品收入 包括:工业企业销售产品收入 商业企业销售商品收入 2)、提供劳务收入 包括:咨询服务公司提供咨询服务收入 广告公司提供广告服务收入 软件开发公司开发软件收入 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包括:商业银行贷款收入 租赁公司租赁资产收入,,2、按重要性分为: 1)、基本业务收入 企业主体业务产生的收入 又称:主营业务收入 如:工业企业销售产品收入 商业企业销售商品收入 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 安装公司的安装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以外企业附带经营的收入 包括:工商企业出租资产、提供劳务、 修理等收入,,,,二、销售收入的确认 确认条件:需同时具备: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所有权凭证已转移或实物已交付及交易的实质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如:甲制造商将一批商品销售给中间商要求将售出商 品转移或退回 3)、收入的金额能可靠计量 指 : 收入金额能合理估计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很可能指 : 可能性超过50%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可靠计量 指 : 成本能合理估计,,,,,,,三、销售商品收入的会计处理 一)、销售商品但不能确认收入 发出赊销商品,但购货方财务困难,难以支付货款 1)、当发出商品时: 借:发出商品 (=发出商品的成本) 贷:库存商品 (=同上) 借:应收账款 (=售价*发出数量*税率)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同上),2)、购货方经营好转承诺近期付款确认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 (=售价*发出数量) 贷:主营业务收入 (=售价*发出数量) 借:主营业务成本(=发出商品的成本) 贷:发出商品 (=发出商品的成本) 3)、实际收到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收到的货款及税金) 贷:应收账款 (=收到的货款及税金) 4)、购货方无法付款也无法退货时 销售方:对发出商品 报损 对所发生的应收销项增值税 确认坏账损失,,,例:12-1 2005年5月9日,甲公司向K企业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发 票上列示价款80万元.增值税13.6万元,该批商品成本为 60万元.销售时已知K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何时付款尚难估 计。
便为了减少库存积压,同时维护长期以来建立的商业 关系,甲公司将商品销售给K企业.商品已发出并理了委托 收款手续 1)、当发出商品时: 借:发出商品 600,000 贷:库存商品 600,000 借:应收账款 136,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136,000,2)、购货方经营好转承诺近期付款确认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 8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0,000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000 贷:发出商品 600,000 3)、实际收到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 936,000 贷:应收账款 936,000,二)、销售商品涉及销售折让 销售折让: 企业由于售出商品的质量、品种或规格等与所订合同不符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 已确认收入当期发生销售折让: 直接冲减当期的商品销售收入 已确认收入的销售折让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 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已确认收入当期发生商品销售折让账务处理 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销货方给购货方销售折让冲回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给予对方的销售折让已确认的收入) 贷:银行存款 (=支付的折让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折让计算的税金) 实际收到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例12-2 甲公司向H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60万元,增值税额为10200元.H公司在 验收过程中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要求在价格上给予5%的 折让.假定甲公司已确认销售收入,款项尚未收到,发生的 销售折让允许扣减当期增值税额,不考虑其他因素 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账款 70,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10,200 发生销售折让时冲回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3,000 贷:银行存款 3,51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510,实际收到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66,690 贷:应收账款 66,690,三)、销货退回 销货退回: 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 1.未确认收入的已发出商品的退回 借:库存商品 (=退回的商品成本) 贷:发出商品 (=退回的商品成本) 如:销售方采用计划成本或售价金额核算的 则:应按计划成本或售价记入“库存商品”,并转回成本差异或商品进销差价,2.已确认收入的销货退回在资产负债表日前发生的 1).冲减当月收入.成本及销项,调整现金折扣 借:主营业务收入 (=退回的收入) 贷:银行存款 (=支付的退回款) 财务费用 (=现金折扣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退回计算的税金) 2).同时冲减成本: 借:库存商品 (=退回商品的成本) 贷:主营业务成本 (=退回商品的成本),附现金折扣总价法核算: 1)、销售货物时: 借:应收账款 (=应收的货款及税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售价*发出数量)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售价*发出数量*税率) 2)、收款时: 借:银行存款 (=实际收到货款) 财务费用 (=应收账款*折扣率) 贷:应收账款 (=上述应收账款),例:12-3 2006年12月10日,甲公司向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发 票上列示价款50000万元.增值税8500元,该批商品成本为 26000元.合同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 购货企业于2006年12月22日付款.2007年3月9日该批产品 因质量严重不合格被全部退回 1.销售实现时: 借:应收账款 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8,500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26,000 贷:库存商品 26,000,2、收回货款享受现金折扣时: 借:银行存款 58,000 财务费用 500 贷:应收账款 58,500 3.销货退回冲减当月收入.成本及销项,调整现金折扣 借:主营业务收入 50,000 贷:银行存款 58,000 财务费用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8500 同时冲减成本: 借:库存商品 26,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26,000,四)、分期收款销售 分期收款销售: 商品一次支付,货款分期收回的一种销售方式。
特点: 1、所售商品价值较大 2、收款期较长,通常超过3年 3、收回货款的风险比较大 如:房产、汽车、重型设备等,分期收款销售账务处理 1)、确认实现销售收入时: 借:长期应收款 (=合同总售价) 银行存款 (=合同总售价*17%) 贷:主营业务收入 (=现销方式下售价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合同总售价*17% ) 未实现融资收益 (=合同总售价-现销方式下售价收入) 2)、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销售商品的成本) 贷:库存商品 (=销售商品的成本),3)、收到货款并分摊融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收到的货款) 贷:长期应收款 (=收到的货款) 同时: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每期的摊余金额*实际利率) 贷:财务费用 (=每期的摊余金额*实际利率) 注: 为了简化核算,采用分期收款销售,应收金额与其公允价值(售价)的差额在采用实际利率摊销与直线法摊销结果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可采用直线法摊销例:12-4 2007年初D公司向M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合同约定的售 价为200万元,增值税率17%,双方商议货款自20*7年初起 的2年内,按半年、分4次平均支付,付款日为各期期末。
现销方式下,该批商品的售价为170万元,商品发出时已 开具增值税发票,销项增值税34万元已收妥并存入银行, 该批商品的销售成本为150万元 分析: 1、销项增值税已收现款,分期收款只涉及销售商品的价款 2、该公司应确认销售收入170万元,合同价款200万元 3、合同价款200-应确认销售收入170=30万元 作为收款期内的融资收入处理 并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计算: 1、各期收款 =合同价÷ 支付期数=200万元÷4=50万元 2、期初摊余金额 =应确认的销售收入=170万元 3、第一期确认的融资收入 =上期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170万元*6.84%=11.628万元 4、第一期收回的价款 =各期收款-本期确认的融资收入= 50 -11.6280=38.372万元 5、以后期摊余金额 =上期摊余金额-本期收回价款,会计处理: 1)、确认实现销售收入时: 借:长期应收款 200 银行存款 34 贷:主营业务收入 17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34 未实现融资收益 30 2)、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50 贷:库存商品 150,3)、收到货款并分摊融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50 贷:长期应收款 50 同时: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11.628 贷:财务费用 11.628 以后各期的账务处理可比照上面进行,五)、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 如果企业能够根据以往的经验合理估计退货的可能性并确认与退货相关的负债时 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1)、能合理估计退货发出商品确认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 (=应收的货款及税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售价*发出数量)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收入*税率)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发出商品的成本) 贷: 库存商品 (=发出商品的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