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确权档案管理办法.doc
8页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方法 第一条 为了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强管理和有效利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根据"档案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 本方法所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是指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以下简称承包地确权〕工作中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数据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的总称,是承包地确权的重要凭证和历史记录 第三条 本方法所称承包地确权档案工作是指承包地确权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研、利用等工作 第四条 承包地确权档案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实施、分类管理、集中保管的原则承包地确权档案工作应当与承包地确权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同步验收 第五条 县级以上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负责对本级承包地确权档案工作的领导,将档案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承包地确权工作中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检查验收;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承包地确权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归档和移交工作进展业务培训和监视指导 第六条 县级以上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承包地确权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各项制度,确保承包地确权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真实、有效。
第七条 县、乡〔镇〕和村应当将承包地确权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纳入总体工作方案县、乡〔镇〕要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健全档案工作规章制度、落实专项工作经费、指定工作人员、配备必要设施设备,确保档案完整与平安 第八条 承包地确权档案主要包括综合管理、确权登记、纠纷调处和特殊载体类,其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具有重要凭证、依据和查考利用价值的,应当永久保存;具有一般利用保存价值的,应当定期保存,期限为30年或者10年具体应当按照本方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文件材料归档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见〕进展收集并确定保管期限县、乡〔镇〕和村在组织归档时,对同一归档材料,原则上不重复归档因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建立副本 第九条 承包地确权纸质档案应按照"文书档案案卷格式"〔GB/T9705-2021〕和"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等有关标准要求进展整理 第十条 确权登记类中具体涉及农户的有关确权申请、身份信息、确认权属、实地勘界、界限图表、登记和权证审核发放等文件材料,应当以农户为单位 “一户一卷〞进展整理组卷 第十一条 归档的承包地确权文件材料应当字迹工整、数字准确、图样清晰、手续完备。
归档文件材料的印制书写材料、纸和装订材料等应符合档案保管的要求 第十二条 归档的非纸质材料,应当单独整理编目,并与纸质材料建立对应关系录音、录像材料要保证载体的平安可靠性,电子文件和利用信息系统采集、贮存的数据以及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应当用不可擦写光盘等可靠方式保存照片和图片应当配有文字说明,标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由电子文件生成的软硬件环境及参数须符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2537-202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要素编码规则"〔NY/T2538-202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规"〔NY/T2539-2021〕及相关电子档案管理的要求 第十三条 省、市级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组织对承包地确权档案工作的检查,重点检查承包地确权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情况和档案的平安保管情况对于承包地确权档案检查不合格的单位,应催促其及时纠正 第十四条 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县级国家档案馆移交验收合格的承包地确权档案经协商同意,承包地确权档案可以提前移交,并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五条 村级承包地确权档案一般由乡〔镇〕人民政府档案机构代为保管,必要时经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验收后,可移交县级国家档案馆统一保管。
符合档案保管条件的村,经申请并由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后,可自行保管本村承包地确权档案 第十六条 各级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和国家档案馆应当按照规定向社会开放承包地确权档案,为社会提供利用效劳,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积极推进承包地确权档案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建立,加强承包地确权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化管理,通过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网上效劳、方便社会查询 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在承包地确权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等各项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奖励 第十九条 在承包地确权档案工作中,对于违反有关规定,造成承包地确权档案失真、损毁或丧失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本方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承包地确权档案工作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 本方法由农业部、国家档案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方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文件材料归档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文件材料归档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县〔市、区、旗〕级类别归档围保管期限综合管理类1.关于成立承包地确权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及其责任分工的文件,承包地确权颁证指导意见、工作方案,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会议记录纪要等重要文件永久2.本级下发的承包地确权政策性文件和重要业务文件永久3.重要问题请示与上级批复、重要业务问题往来文件永久4.承包地确权工作的重要报告、总结、统计报表永久5.承包地确权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记录30年6.上级下发的有关承包地确权的政策性文件永久7.本单位在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形成的一般性、过程性文件、宣传培训资料10年8.承包地确权工作中形成的招投标文件材料及签订的合同、责任书、承诺书永久或30年确权登记类1.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申请、声明、委托书、身份信息、原土地承包合同等按登记规定提交的材料永久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永久3.工作底图、调查草图、地块分布图、数字正射影像图、地籍地形图、土地承包经营权空间位置图永久4.发包方调查表、承包方调查表、承包地块调查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信息公示表、现场勘查确认登记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公示结果归户表永久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成果检查验收记录、报告永久6.全县〔市、区、旗〕土地承包情况汇总表永久7.登记核准文件永久8.登记发证原始材料永久9.权属变更登记材料永久10.全县〔市、区、旗〕承包地确权登记表永久11.承包地确权信息管理系统备份数据永久纠纷调处类1.承包地确权问题信访、纠纷调解仲裁形成的原始记录及调处协议书、仲裁案卷永久2.相关证明材料永久特殊载体类1.反映承包地确权工作重要活动事件的照片和声像材料30年2.承包地确权系统数据库、测量数据文件、元数据以及调查成果的电子数据永久乡〔镇〕级类别归档围保管期限综合管理类1.关于成立承包地确权登记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及其责任分工的文件,承包地确权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永久2.承包地确权的请示与上级批复、重要业务问题往来文件永久3.有关的报告、总结、统计报表永久4.承包地确权工作发动会及宣传材料10年5.上级下发的承包地确权政策性文件30年6.上级下发的有关承包地确权的一般性文件10年7.本单位在承包地确权活动形成的一般性、过程性文件、宣传培训资料10年确权登记类1.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申请、声明、委托书、身份信息、原土地承包合同等按登记规定提交的材料永久2. 工作底图、调查草图、地块分布图、数字正射影像图、地籍地形图、土地承包经营权空间位置图永久3. 发包方调查表、承包方调查表、承包地块调查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信息公示表〔不标记地理信息〕、现场勘查确认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公示结果归户表永久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成果自检、互检记录和报告永久5.全乡〔镇〕土地承包情况汇总表永久6.承包权证申请变更登记表永久7.对村级相关工作方案的审核意见永久8.全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登记表永久9.承包地确权信息管理系统备份数据永久10.土地承包合同永久纠纷调处类土地承包问题信访、纠纷调解形成的原始记录及相关证明材料、调处协议书永久特殊载体类反映承包地确权工作重要活动事件的照片和声像材料永久村〔组〕级类别归档围保管期限确权登记类1.村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小组永久2.村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案永久3.村组承包土地调整方案永久4.农户承包地确权登记申请、声明、委托书、身份信息等材料永久5.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关于承包地确权问题的决议〔意见〕和会议记录永久6.承包地确权情况核实公示、公告材料,农户签字确认表永久7.村组土地承包情况汇总表、承包权证发放登记表永久8.工作底图、调查草图、地块分布图、地籍地形图、土地承包经营权空间位置图永久9.农户承包土地互换、转让申请书永久10.村组土地承包情况统计表、工作总结及汇报材料永久11.土地承包〔流转、互换〕合同、协议及台账永久纠纷调处类土地承包问题信访、纠纷调解形成的原始记录及相关证明材料、调处协议书永久特殊载体类反映本村组承包地确权工作中重要活动事件的照片和声像材料30年.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