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对人工鼻湿化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效果的观察.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60322950
  • 上传时间:2023-11-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23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报告二ﻩ对人工鼻湿化危重患者人工气道效果的探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ICU 李静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鼻在ICU人工气道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30例患者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时使用人工鼻,并给予细心周到的护理结果:在建立人工气道后,使用人工鼻能有效地保证呼吸道湿度、温度、防止或减少外部细菌的侵入,提高了呼吸道管理的质量结论:人工鼻有维持气道湿化、过滤吸入气体的作用,并增加了呼吸道防御功能关键词 人工鼻  人工气道  护理人工鼻是一种轻而柔软,人工替代上呼吸道的湿热交换器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呼吸道的生理防御功能受到破坏,易于吸入空气中的粉尘、异物及病原微生物为解决这一问题,人工湿化的方法不断改进近年来一种人工替代上呼吸道功能的加温湿化过滤器――人工鼻在临床代替了传统的湿化方法我院ICU自2008年1月~2010年4月起对30例人工气道的病人使用人工鼻( 又称湿热交换器HME),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60例 ,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人工鼻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时间6天~102天不等。

      1.2 人工鼻 由美国爱德华公司提供,是一根轻巧的双通接管,其内有多层特殊纤维构成的过滤网,从而能起到过滤、保湿的作用1.3 方法 将人工鼻垂直连接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上,连接要牢固和严密,检查无漏气存在方可在使用过程中病人不可做大的活动,以免人工鼻脱落或造成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移位在更换人工鼻时动作要轻柔、快捷,避免病人紧张1.4观察指标  根据吸痰过程中痰液在玻璃接头处的性状和在玻璃管内壁的附着情况,将痰液的粘度分为3度:Ⅰ度(稀痰):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Ⅱ度(中度粘痰):痰的外观较Ⅰ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管内壁滞留,但易被水冲洗干净;Ⅲ度(重度粘痰):痰的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吸痰时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上滞有大量痰液且不易用水冲净[1]  痰培养阳性诊断标准:经纤支镜防污染采样,多次检出同一种细菌或痰培养菌量107cfu/ml可判断为痰培养阳性[2]1.5 结果   两组患者痰液粘稠度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见表2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人工鼻组痰液粘稠度及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1 两组患者痰液粘稠度比较                                         组别   Ⅰ(例数)     Ⅱ(例数)    Ⅲ (例数)      合计                                         观察组   10       8          12        30对照组       3     7     20     30                                                   注:两组比较,X2 =9.895 , P﹤0.01 表2两组患者痰培养阳性率比较                                                 组别     阳性 (例数)    阴性(例数)        合计                                              观察组       11       19    30  对照组       16         14     30                                注:两组比较X2= 7.739 , P<0.012  护理2.1 注意保持病区环境和空气的清洁,严格无菌操作,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用空针抽取5ml生理盐水,将其内的纤维组织充分湿润,然后将人工鼻连接在气管导管或气管套管上,每日更换一次,如人工鼻被气道分泌物污染或堵塞时,应及时更换。

      2.2  保持人工鼻与气管导管或套管连接紧密,防止脱落和漏气在使用过程中病人不宜做大的活动,以免人工鼻脱落或造成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移位在更换人工鼻时动作要轻柔、快捷,避免病人紧张2.3 密切观察气道分泌物的性质、量适时进行吸痰,如痰液黏稠,吸痰不畅,可加用雾化吸入、气道内注水等措施,防止痰液蓄积,痰栓形成,引起导管阻塞本研究中使用人工鼻的患者无一例发生痰栓引起导管阻塞2.4  人工鼻不能重复使用,因其一旦经过清洁、消毒处理后其中的氯化锂海绵将失去湿化、温化和过滤作用,故使用后应按一次性物品用后处理原则进行处理2.5 应用人工鼻时用空针抽取5ml生理盐水,将其内的纤维组织充分湿润监测湿化结果,人工鼻内壁可见的水珠越多,证明湿气产出量高,湿化效果好[3]2.6  做好口腔护理、鼻饲管护理、皮肤护理等口腔护理每日2次,彻底清洁口腔,经口插管病人应每日更换固定胶布,定时翻身,可抬高床头或取半坐位2.7 人工鼻+密闭式吸痰管,使病人气道回路处于相对密闭状态,可避免医务人员多次暴露气道口吸痰而增加感染机会对呼吸机管道每周消毒1次,或使用一次性呼吸机管道2.8  用人工鼻时应严格观察呼吸节律、频率、SPO2、HR,及时听诊两肺呼吸音,定期监测PaO2、PCO2、注意缺氧及窒息的表现。

      出现异常时,应检查人工鼻是否通畅,并及时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3 讨论人工鼻在一定程度上可模拟人体解剖湿化系统,使患者呼气中含有的热气、水蒸气回到吸气中,保证了呼吸道的湿度、温度,并可过滤细菌,有效地防止回路中的细菌污染,减少了呼吸道的再次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4],提高了呼吸道管理水平,并对空气有良好的过滤作用,增加了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促进了呼吸道炎症的消退,减少了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使建立人工气道的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有所提高从表2可见实验组患者使用人工鼻行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人工鼻湿化对于吸入气体加湿均匀,对呼吸道无刺激,有效减少痰液分泌量和吸痰次数,降低了患者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和血氧饱和度下降的几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护理工作量[5]从表1可见,未使用人工鼻与使用人工鼻除在呼吸频率未见变化外,在气道痰量、气道湿度、气道分泌物上都有所改变本组使用人工鼻的患者无1例出现堵管现象且人工鼻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人工鼻在临床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是利用病人呼出气体来温热和湿化吸入气体,并不额外提供热量和水分,对通气量大、低温、脱水病人会影响效果【6】并且增加了额外管道,因此,提供的温化、湿化作用有限,同时也增加了无效腔通气。

      分泌物过多或病人对其有憋闷等不适感的不宜使用本组应用人工鼻的患者中有2例出现明显憋闷和呼吸困难的症状,撤下人工鼻后缓解,考虑为呼吸功能受损程度、分泌物的量和质有关 参考文献:1. 王志红,周兰姝,危重症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09.2. 姚景鹏. 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3. 胡靖青,卢佩霞. 气热转换器在人工气道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02,16(4):220~2214. 林颐胜. 对湿化器人工鼻的应用探讨[J] . 医疗卫生装备,2005,26(7):38~395. 韩秀华等. 人工鼻在人工气道患者湿化气道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2006,13(2):12~14.6.吴乃君,迟红丽,于慧,等. 人工鼻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效果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8):707~708附:1. 临床资料一览表一份2. 重症肺炎、急性呼吸衰竭病历1份 《对人工鼻湿化危重患者人工气道 效果的探讨》临床资料对照组30例临床资料序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入院日期出院日期诊  断1陈秀梅女39800902胸腹部闭合性损伤2高 梅女29801744重度颅脑损伤3庞士成男39803724肺部感染伴急性呼衰4李庆玲女46805519脑出血5杨素芹女58805524蛛网膜下腔出血6吴庆虎男19808297颈5、6椎体骨折7王志虎男178095302008.7.17.病毒性脑炎8冉庆国男46810013基底节区出血9曹怀柱男26813779急性脑梗塞10方道贤女65815686食道癌术后11郭珍涛男82819263呼吸衰竭、脑梗塞12田永铁男66819168脑梗塞伴急性呼衰13孙灿勤女68903309COPD14倪凤厂男45903596重度颅脑损伤15郑锡才男81905167脑干出血16易长怀男60906105脑出血17王国道男49908370Ⅱ型呼衰、感染性休克18陆 廷男15909619溺水致呼吸衰竭19闻海宏男39910192COPD20张福琴女47913529重度颅脑损伤21廖延文男42915123头胸腹多发伤22陈安全男55916512心源性猝死23赵雪辉男36918622重度多发伤24陈善琴女62919424重度颅脑损伤25宫世银 男54920942溺水致急性呼衰26张树芳女72100518Ⅱ型呼衰27谢铭安男67101353肠梗阻28汪玉祥男75102565重度多发伤29朱维常男75103368胃癌术后30刘 杰男28105740有机磷中毒《人工鼻在ICU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临床资料        实验组30例临床资料序号姓 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入院日期出院日期诊  断1朱 武男48800038重度颅脑损伤2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