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期末复习(答案).doc
4页1、联系实例,解释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互吸取、配合与结合的现象 (15 分,最少 300 字)在艺术领域里,各种门类相互联系和融通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不同的艺术门类之所以能够相互联系甚至结合到一起,首先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本质另外,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在某些方面可能有着共同的特点一种艺术,经常会从其他艺术中吸取自己需要的东西,例如不少改变的电影、电视剧,利用文学将其改编;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并不是直接利用他种艺术的题材内容或因素,而知识从他种艺术所创造的境界或形式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示 (汲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艺术出现在一件作品中,新成统一和谐的整体,但这并不会改变其各自的性质,在这种配合之下,各种艺术的地位一般不是平等的,而有主次之分 (配合)两种以上的艺术结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离,也没有各自的独立价值这种结合的方式不能理解为几种不同的艺术类型的想加,而是几种艺术要素的融合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新的艺术品种 (结合)——————————————————————————————————————2、结合第一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的相关内容,并以一个艺术现象为分析实例,请论述经济发展对艺术的影响,以及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
(15 分,最少 300 字)艺术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体现在:① 经济基础的变更促进艺术或早或迟发生变革例:在欧洲,当奴隶主经济基础形成,就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古希腊、罗马艺术②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相适应会促使艺术的繁荣发展例:唐代诗歌胜期以及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的繁荣,就是经历了一段经济繁荣而带来的文艺繁荣③当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了新的生产力,反映新兴社会力量的进步就会为新的生产力制造舆论、呐喊助威,从而促进艺术的发展例:“五四”时期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学等,反映了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而得到了巨大发展④虽然政治、宗教、哲学、道德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都对艺术发展有着总要的影响,但这些中间环节自身也受经济的制约和决定当然,经济发展决定艺术的发展也不是绝对的在社会发展历史的某些阶段,艺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艺术作品在进入市场的这个过程中,是具有商品属性的艺术作品是劳动产品,艺术家创造出来一幅艺术作品,是必须要付出劳动的但是劳动产品并不都一定是商品,就比如说,有的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并不是为了进行商品交换的,完全是为了个人欣赏或者是赠送给他人,这样的艺术作品就不能称之为商品。
艺术作品一旦进入商品交换市场,换取了相应的经济报酬,这样的艺术作品就称之为商品艺术作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属于精神范畴上的我们不能否认艺术作品具有商品属性这一事实例如:一幅好的摄影作品是现代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结晶,是摄影人艺术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体现,是反映历史变迁世纪瞬间的图像见证摄影人在创作摄影作品时是一种创新的劳动,是具有艺术想象力的劳动在这个过程中摄影人要付出大量的脑力劳动并取决于其艺术修养、摄影技术、创新思维能力等因素,故摄影拍摄过程又是一个创造性的劳动过程——————————————————————————————————————3、结合一具体的实例谈谈民族艺术如何走向世界?(15 分,最少 300 字)一.我们要关注那些正在消逝的民间艺术,把民族文化的“根”留住,并且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有着 400 多年烧陶历史的东流村,曾经家家户户都会烧陶这一民间传统手艺然而,时过境迁,如今只剩下冷朝树一家还在断断续续地坚持事实上,像东流村烧陶这一民间艺术濒临消逝的状况普遍存在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瑰宝,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加以保护,并让其传承和发扬① 在认识上摒弃一味地“崇洋”的思想,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普及教育中去,开设民族民间艺术课,从少年儿童抓起。
② 各地政府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在政策和财力方面给予较大的倾斜,尤其是对民间艺人应当给予关心和保护,让他们有一个发挥的舞台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发扬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但是并非一切民族的都是世界的,只有能表现人类的共同美、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才可以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三.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举办文化节等,让世界了解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4、赏析你喜爱的一个艺术作品要求对该作品及作者进行简单的介绍,分析该艺术作品的题材与主题、结构与艺术语言、意蕴与风格等 (15 分,最少 300 字)喜欢的作品:《向日葵》 作者简介:文森特·梵高,荷兰人,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自己的理性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向日葵》作品简介 这些简单地插在花瓶里的向日葵,呈现出令人心弦震荡的灿烂辉煌梵·高以重涂的笔触施色,好似雕塑般黄色和棕色调的色彩以及技法都表现出充满希望和阳光的美丽世界。
画家死命想抓住的这个世界,或许这画的表面反映了他悲剧性的短促一生接近终结时期的心理状态他是个热爱自然并能从简单的事物看到纯粹之美的画家艺术语言、意蕴风格:梵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寓意性他唯一深爱的东西就是色彩,辉煌的、未经调和的色彩即使他运用印象主义者的技法,但由于他对于人和自然特有的观察能力,因而得出的结论也具有非凡的个性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 ”其实,不仅是色彩,连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以此来表现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5、结合一位艺术家的创作经历,谈谈艺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20 分,最少 500 字)①在艺术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继承和创新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和基本的规律2 分) ②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2 分) : ③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取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租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艺术的历史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
4 分) ④继承和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在艺术发展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3 分) ⑤为了创新,就要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新4 分)梵高在巴黎结识了印象主义画家之后,他的调色板就变亮了梵高最初是学习印象主义,这是他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的阶段他虽然没有参加过印象主义展览,但他一直自称是印象主义后来,他认为绘画不能仅仅像印象主义那样去模仿客观世界,而应该更多地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于是,他继承了印象派的技法,并不断地在作品中加入了自己强烈的情感之后,他的画越来越熟练奔放明确的轮廓,不带阴影的光线,明亮的纯色:朱红、普兰、翠绿,以及作为太阳光环的神圣黄色 (他认为:“颜色不是要达到局部的真实,而是要启示某种激情 ” )在他画中,浓重响亮的色彩对比往往达到极限,强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与笔触的交响乐中 ” 为了能更充分地表现内在的情感,他探索出一种所谓表现主义的绘画语言,这就是他在艺术上的创新就因为这样,凡•高才会被称为表现主义-真实描述自己的心灵世界的先驱梵高的新画风,可以说是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日本的浮世绘版画融合在他个人气质中的产物,是东西方绘画合流的结果。
梵高的新画风的形成,首先得益于为对优秀艺术遗产的吸取和接受这充分证明了艺术创作中继承和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