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郑州一〇六中学2024学年物理高一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12页2024学年高一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如图所示为枣庄到上海的和谐号高铁车厢内可实时显示相关信息的显示屏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处的数据分别表示了两个物理量.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处表示时间,乙处表示瞬时速度B.甲处表示时间,乙处表示平均速度C.甲处表示时刻,乙处表示瞬时速度D.甲处表示时刻,乙处表示平均速度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坐标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甲、乙同时开始运动C.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D.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3、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且摩擦力的方向和它们的弹力方向垂直C.在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可以存在静摩擦力,且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任意角度D.两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和它们间的压力一定成正比4、物体a、b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s时,a、b速度方向均发生改变B.t=4s时,a、b相距0 mC.前4s,a、b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前4s,a与b的加速度大小始终相同5、甲、乙两车同时由静止从A点出发,沿直线AC运动。
甲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1,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乙先以加速度a2做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后再做加速度为a3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也为v若a1≠a2≠a3,则A.甲、乙可能同时由A到达C B.若a1
A.停表 B.刻度尺 C.速度计 D.打点计时器(2)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____.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3)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 cm,s2=4.41 cm,s3=5.19 cm,s4=5.97 cm,s5=6.78 cm,s6=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 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4、(10分)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______(填“交”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上,让纸带穿过___________,并压在__________下面。
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15、(12分)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落地前最后1秒内通过的位移是45m,(g=10m/s2)求:(1)物体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2)物体开始下落的高度? (3)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16、(12分)某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108km/h,司机发现前方有障碍物时,立即采取紧急刹车,其制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假设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0s,汽车制动过程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求:(1)汽车制动8s后的速度是多少(2)汽车至少要前行多远才能停下来?17、(12分)如图所示,玩具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长为l=0.04m,向右做速度为v0匀速直线运动,同时在车的正前方x0=0.3m处的正上方H=0.2m高处,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为,不考虑小球碰撞反弹),求:(1)若小球能落在车面上,下落所用的时间t(2)为了使小球能落在车面上,小车的速度v0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C【解析】显示屏示意图中甲处的数据表示时刻是14:35;乙处的数据表示瞬时速度是301km/h.故C项正确.2、C【解析】试题分析:甲、乙两图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由图看出,甲从0时刻出发,而乙时刻出发,则甲比乙早出发时间.故B错误.由图看出,甲从距原点处出发,而乙原点出发,则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故C正确.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率,由图看出甲图线的斜率小于乙图线的斜率,则甲的速率小于乙的速率.故D错误.故选C.【点睛】位移图象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的位移发生变化时,物体开始运动.由图直接读出出发时间和位置.根据斜率比较速率的大小.3、D【解析】A、摩擦力方向是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和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反,可能相同,也可能垂直,故A正确;B、有摩擦力产生则接触面上必会有弹力,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摩擦力平行于接触面,所以弹力垂直于摩擦力方向,故B正确;C、在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可以存在静摩擦力,且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任意角度,C正确;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即摩擦力大小和它们间的压力成正比,但静摩擦力的大小根据二力平衡求解,与物体间的压力不一定成正比,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大小和摩擦力的方向,注意摩擦力的方向是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和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反,可能相同,也可能垂直还可能成任意角度4、D【解析】由图象可知,前4s,a的速度都为正,b的速度都为负,所以t=2s时,a、b速度方向均没有发生改变.故A错误.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t=4s时,a、b相距△x=×4×5−(−×4×5)=20m.故B错误.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前4s,ab的加速度方向都发生了变化,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前4s,a与b的加速度大小始终相等,方向始终相反,故D正确.故选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知道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5、C【解析】B.根据速度时间图线得,若a1 故AD错误6、C【解析】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详解】物体在水平面上向正南方向运动了20m,然后又向正北方向运动了30m,位移的大小x=30﹣20=10m,方向由南向北;故AD错误;C正确;路程s=20+30m=50m.故B错误;故选C.7、ABD【解析】对m受力分析,m受到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左的弹簧的弹力,根据平衡条件知,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m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故A正确,B正确;对整体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平衡,若地面对M有摩擦力,则整体合力不为零,故地面对M无摩擦力作用,故C错误,D正确.本题该选ABD.8、AD【解析】试题分析:对运动过程运用速度位移公式、平均速度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列式后联立,求解出中间位置和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一般表达式,再进行分析讨论.设汽车的初速度为,末速度为v,则在中间时刻时速度,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得, ,解得在中间位置时的速度为,根据数学知识可得,即无论汽车做匀加速运动还是匀减速运动,都有,AD正确.【点睛】本题也可以通过v-t图像解决问题,如图所示 9、BD【解析】A.由图可知,0~1s加速度均匀增加,物体做变加速运动,故A错误;B.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则1s内速度变化量为:△v=1m/s,由于初速度为v0=1m/s,故1s末的速度为2m/s,故B正确;CD. 0~3s内速度的变化量:△v=-1m/s,则3s末物体的速度为0,所以0~3s内物体一直沿正向运动,3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故C错误,D正确。 10、B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知,物体的加速度,由物体在第1s和第2s内的位移知物体的加速度,B正确.由于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为1m,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有:得:物体的初速度,所以A错误;物体在2s末的速度由速度时间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