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均衡发展看锦屏教育发展.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5643545
  • 上传时间:2021-10-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均衡发展与锦屏教育近年来,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从教育公平问 题的内涵的三个层次的含义来说,保证人人享有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随着我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并通过国家验收后,这一问题我国 目前已经基本解决了,城乡教育不均衡体现在资源配置的问题,教育 条件的差异问题,还有就是教育结果的差异问题目前,我县各中小 学都在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均衡”的国家级验收而努力工作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人们对义务教育的关注已经转移到教 育质量的提升和学校内涵的发展上来具体表现在:1. “普九”完成但并不100%巩固在农村地区,虽然“普九”形式上通过了验收和评估,但“普 九”的巩固率低一是巩固率与年级成反比,年级越高,巩固率越低 有很多地方家长把学校当成了 “保姆”,年纪小的放在学校;可以打 工的,再上学就是意味着减少劳动力,就让其放弃学业,外出打工 这种现象在乡下比较多见二是校际之间教学水平差距大县城与农 村学校之间的师资水平不齐,农村学校的教师学历层次低,老龄化趋 势严重,缺乏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能把握最新的教育动态,造成 城乡学校之间的教学水平差距很大2. 师资改进但不均衡一是教师的待遇不均衡。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大量的教 师特别是骨干教师流向城区、福利待遇比较好的郊区,导致山区、农 村教师缺乏问题的出现二是教师的学科不均衡郊区学校的英语、 艺术及信息技术课教师偏少,农村学校尤其紧缺经济实力有限,招 聘专业技术较强的教师难度较大,严重影响了县域内的素质教育和新 课程的全面实施三是教师的有序交流不均衡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 的影响,教师的有序流动很难实现县域教师的流动基本是单i方向 的,那就是由农村流向乡镇、县城,边远地区任教的教师强烈要求调 入县城或县城附近,而县城的教师却没有一个到边远山区任教3. 条件改善但不完备一是校舍分布不均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生源数量在 减少,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也使学生逐渐向中心学校集中,导致中心学 校校舍不能满足需要,而农村、边远的学校校舍却被闲置二是图书 资料不均各学校虽然也建有图书室、阅览室,但图书资料严重缺乏, 生均占有量低即便在已经建起图书室、阅览室的重点学校、中心学 校,或者有名无实,或者资料陈旧三是现代教育技术不均我们已 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在城市中已经成为常态,但 在农村学校这一教学手段还只是奢望首先是缺乏设备,农村的多媒 体、计算机严重缺乏;其次是人才缺乏,懂得现代教育技术的老师少 之又少。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1.政策体制的不完善县域内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特别是城乡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城乡 贫富差距问题、公平问题、农民以及弱势群体受教育问题等虽说已得 到相关政策的应有重视,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还还需要不断的健 全,均衡的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在政策上应予重点考虑,在相关政策法 规层面尽快制定、完善教师的基本工资有时甚至不能按时发放而 新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行以后,地方财政水平的不同,对 教育的投入差异很大,新的激励约束机制还有待于不断提高成效2.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县级财政拨付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一项主要来源,相对于别的 地区,我县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很大,教育资源配置结构不均衡的问题 必然会出现这个问题在城乡教育之间、重点与一般学校之间、不同 发展水平的乡镇之间的有很大反映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双重作用 下,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优越的区位条件,教育发展较好、较快; 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义务教育的发展就有 很大差距3 .师资队伍不平均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世人皆知的教师 的教育主体地位无论何时不能被取代,没有了教师就没有了教育想 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高素质的教师是不可或缺的。

      也就是说,教 育者的素质与水平决定着教育质量的素质与水平城乡学校在教育质 量上存在着明显差别,师资队伍的不平均、教师水平的差距是很重要 的一个原因均衡教育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 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 深远的历史意义历史上,我国均衡理念源远流长,孔子在他的治国 策中提出“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均衡理念;孟子“无君子莫 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也道出了社会政治生态中的均衡关系如 何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教育事业规律,公平合理地配置公共教育 资源,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从而真正地实现教育事业均衡、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我们不断强 化均衡发展理念,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共 同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同 时强化教育政策法规的落实,增加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完善教 师的培训制度,建立有效的教师培养、交流机制,全面提升我县教育质 量,切实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从而实现“教育均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