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案例研讨专题四:融入社会勇于担当.docx
8页聚焦核心素养案例研讨专题四融入社会,勇于担当 编者按:本栏目特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成员、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标修订核心组成员、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技术教育研究室主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李维明主持,望大家踊跃参与研究与讨论(联系邮箱:358211798@)主题阐释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对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产生影响,而现在的中小学生是信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甚至有专家称之为“数字原著民”难道不是吗?现在的孩子拿到或其他电脑设备,只要在屏幕上点击图标,就可以玩游戏了生活中也有众多的APP应用,如共享单车,12岁以下的孩子不也一样会打开APP来骑吗?如果想上网学习外语,听名师课堂,也很便捷,用、就能轻松办到这就是说,数字原著民的生活学习环境就是信息化环境,信息化所带来的一切,在他们的眼里都是这么自然然而,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是信息社会中的一个“人”,总会遇到一些问题,所以必须正确引导他们在信息活动中,要引导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道德规范,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及个人隐私;树立信息安全意识,明确责任与担当,能采用简单的技术手段,保护数据、信息及信息设备的安全;在信息交流或合作中,尊重不同的信息文化,积极、主动地融入到信息社会中。
本期提供的2个案例,通过小组活动,研讨了“网络购物”“公共场所Wi-Fi使用”等应用实例,分析了在信息系统应用中可能出现的信息安全问题,总结了相关防范策略,归纳了信息系统安全防范的常用技术方法教学案例案例1:网络购物探究学业要求:按照任务需求,了解网络购物概念,知道网络购物的具体流程,了解网络购物的优势与不足,知道网络购物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能通过延伸、拓展知识,来防范、处理信息活动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增强信息社会责任意识情境设置:国庆节要到了,为了营造节日氛围,共同庆贺祖国母亲的生日,大家来给教室添加一些小装饰要求用来装饰的材料要通过网络购买,价格要低于当地同类材料研究题目:网络购物探究项目活动:◇活动1:①分析购买途径,引出网络购物概念②探究怎样进行网络购物,分析、总结网络购物的具体流程是什么◇活动2:①探究传统购物方式与网络购物的异同,分析、总结网络购物的优势与不足②探究网络购物存在的风险③探究网络购物风险的防范、解决办法拓展: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还遇到过其他安全问题吗?防范、解决的办法是什么?◇活动3:①写出网络购物探究的研究报告②评价、交流与分享教学说明:①网络购物探究的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一次网络购物案例的具体实践来探究,从而了解网络购物的概念,知道网络购物的流程,了解网络购物的优势与不足,知道网络购物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办法。
②该案例情境构建的目的是用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实例,使其亲身感受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让他们的情感与价值观得到升华,将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③在教学安排上,要充分考虑探究式、项目教学的特点,课时安排向项目活动倾斜本项目活动可以分组进行,也可以在信息技术实验室进行,建议用2~3课时来完成④在活动1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给出当地用于营造节日喜庆气氛的部分小装饰材料的价格、到外地的路费等相关费用供学生参考⑤在分组中,教师一定要按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进行,保障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探究活动学习中⑥在每一个活动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主线,引导学生探究有条件的可以做一个模拟网站让学生模拟购物,也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下钓鱼链接、远程协助等骗局案例,使其从案例的探究中学会思考、学习⑦在探究网络购物风险时,教师可以适当拓展到信息社会的安全问题上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推荐一些案例,让他们对信息社會中的信息侵略、信息污染、信息侵权、计算机病毒、信息犯罪等有一定了解⑧在活动3的教学中,教师要提供1~2个研究报告模板供学生参考,以便使所有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要注意对学生研究报告的评价、交流与分享,可以让学生将学习所得分享给家长、好友等,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又能提升其他人的信息安全意识。
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信息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各级水平特征,让不同素质水平的学生都能在探究活动中得到培养案例2:公共场所Wi-Fi的安全使用学业要求:按照任务需求,通过联网实验、信息检索和小组研讨的方法,了解公共场所免费Wi-Fi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探究防范信息泄露的有效策略,形成网络安全意识和良好的上网习惯,实现在公共场所安全使用Wi-Fi情境设置:2016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公共Wi-Fi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晚会现场设有免费的公共网络信号,参加实验的观众在连上无线网络之后,打开自己常用的几个消费类软件,如打车、订餐、购物等,浏览一下之前的订单和消费记录令人惊讶的是,现场的大屏幕上出现了各种地址、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研究题目:如何安全地使用公共Wi-Fi项目活动:◇活动1:联网体验——家庭路由器和公共Wi-Fi的联网过程①需输入密码Wi-Fi联网②需用户认证的Wi-Fi联网③无密码的公共Wi-Fi联网④含普通广告推送功能的Wi-Fi联网讨论:在这四种联网方式中,哪些可能不安全?为什么?◇活动2:风险体验——公共场所免费Wi-Fi的安全隐患①体验联网后公告提示中奖的情形。
②体验联网后访问正规网上银行,却进入钓鱼网站的情形 ◇活动3:对策研讨——公共Wi-Fi可能存在的其他威胁及防范措施①信息检索:关于公共Wi-Fi可能有哪些安全隐患,在互联网查找典型案例和防范措施并记录下来②交流汇报:公共Wi-Fi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教学说明:①本课需要在搭建有Wi-Fi路由器或无线AP的教学环境下进行,最好用带推送或公告功能的路由器Wi-Fi加无线AP来模拟公共Wi-Fi的应用情境,再用一个普通的家用路由器进行对比教学学生通过手中的无线终端设备,如、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连接Wi-Fi,进行仿真实验②在教学安排上,考虑到重在学生动手体验,本项目活动可以在信息技术无线网络实验室进行,建议用1节课完成③在“采用多种方式联网”的实验环节,可以准备多个无线路由器或AP模拟Wi-Fi连接方式,不宜在同一台路由器上反复设置如果学生人数多,建议分组进行实验,分工协作,若条件许可,可以让学生体验认证上网方式在“风险体验”环节,建议制作一个类似网上银行的图形界面,让学生体验自动打开的“仿钓鱼网站”欺骗消费者上当的情境,进而想到可能的攻击或诈骗形式,如安装木马软件、盗取账号密码、公安部门通知、亲友紧急求助等。
在“对策研讨”环节,建议先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在计算机网络上查找公共Wi-Fi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选出最佳方案,然后由小组代表在班内进行口头交流汇报,并用电子教室、聊天工具或维客工具进行书面交流,其他小组点评④用企业路由器模拟非法公共Wi-Fi的设置建议:Web认证设置:进入路由器管理页,在“上网行为管理”下选择“Web认证”,启用Web认证设置,再进行身份登记,录入公共账号和密码电子公告设置:进入路由器管理页,在“上网行为管理”下选择“电子公告”,再将一段含有超级链接的网页代码输入到“公告内容”栏,接着设置好公告标题,公告周期为1分钟Web访问控制:这个功能可以屏蔽合法网站,强制跳转到想设置的任何网页启用该功能后,在黑名单中输入要屏蔽的网站域名(正规网站)并保存,然后在跳转地址中输入要跳转的目标地址(钓鱼网站)并保存,即可模拟不法份子利用无线Wi-Fi盗取网上银行账号密码的情境⑤实验结束后,教师一定要将路由器的设置还原到正常状态专家点评案例1该案例让学生通过体验网络购物的具体流程,了解网络购物方法,探究传统购物方式与网络购物的异同;经过分析、总结,了解网络购物的优势与不足,知道网络购物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而寻找网络购物风险的防范、解决办法。
活动设计线索明晰,内容丰富,对学生体验网络购物、融入信息社会生活、增强安全意识,都具有指导意义网络购物是学生融入信息社会的一个便捷途径在现实生活中,网络购物十分普遍,但由于家庭、学校环境的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实际应用经验由于网络购物涉及支付过程,一般学生可能不具备实际操作的条件,所以该案例的设计更多地关注了对网络购物的了解与认识,实为无奈之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案例在教学说明中提出了“做一个模拟网站让学生模拟购物”的建议,这不失为一个良好的解决之道在虚拟的环境中开展网络购物教学,在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下,是可行的,但其技术要求较高,教师们可以探索多校合作开发应用案例1提供:四川省凉山州教科所 王德俊;点评人: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维明)案例2该案例让学生通过对家庭路由器和公共Wi-Fi联网过程的体验,实际感受公共场所免费Wi-Fi的安全隐患及其他威胁,并在此基础上研讨安全防范措施活动设计有特色,学生学习就有兴趣特别是用企业路由器模拟非法公共Wi-Fi的活动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公共Wi-Fi的实际场景,又避免了學生在真实环境下登录Wi-Fi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虽说Wi-Fi登录看起来是一件习以为常的小事,但其中的安全隐患所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多种应用都需要依托Wi-Fi进行。
如果登录Wi-Fi过于随意,可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看到Wi-Fi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对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是非常有帮助的接下来的Wi-Fi问题是,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判断Wi-Fi,尤其是免费Wi-Fi的安全性?我们应该认真讨论这个问题,以提高学生甄别不良Wi-Fi的能力案例2提供: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教研室 任远明;点评人: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维明)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