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猪质量安全综合配套技术产业化应用研究报告.doc
66页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专项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项 目 名 称:生猪质量安全综合配套技术产业化应用 申 请 单 位:安康市龙泰养殖有限公司 建 设 地 址:安康市汉滨区吉河镇高水村 归口管理部门:安康市科技局 编制日期:2011年12月5日1目 录第一章 总 论 1一、申请项目概述 1二、计划目标 6第二章 申请单位情况 9一、基本情况 9二、人员及开发能力 10三、上年度单位财务状况 11四、管理情况 12第三章 技术可行性和成熟性分析 13一、技术创新性 13二、成熟性和可靠性 21第四章 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分析 22一、产品的主要用途,主要应用领域的需求、未来市场预测 22二、国内同类产品主要研发机构和生产厂家情况 23三、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替代进口或出口的可能性 23第五章 实施方案 27一、开发计划 27二、技术方案 28三、生产方案 31四、营销方案 35五、其它问题的解决方案 37第六章 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40一、投资预算 40二、新增资金的筹措 41三、资金使用计划 42第七章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43一、成本分析 43二、经济效益分析 45三、项目投资评价 51四、社会效益分析 56第八章 风险分析 58一、技术风险 58二、市场风险 58三、规避风险的主要措施 58第九章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60附件目录1、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 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3、 种畜禽经营生产许可证4、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5、 技术转让合同6、 项目技术成果评审验收证书7、 科技成果登记证书(省级)8、 银行贷款合同(已完成投资)及贷款意向书(新增投资)9、 项目环评批复10、 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企业认定批复11、 2010年度会计报表12、 其他相关获奖证书1 第一章 总 论一、申请项目概述(一)项目所处的技术领域项目属于农业养殖——畜牧业养殖技术领域。
符合《陕科办发〔2011〕127号关于做好2011——2012年度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二)主要内容项目在公司年出栏万头商品猪的产能基础上,技改扩建种猪繁育场1个,标准化猪舍20栋,建设饲料库500平方米引进“家畜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应用”技术成果,在公司进行转化应用并达到产业化发展项目建成后,达到基础母猪存栏1000头,年出栏商品猪2万头的能力,实现产值5200万元三)创新点1.技术路线创新:公司从标准化圈舍建设、良种引进、生猪质量安全综合配套技术产业化应用,并根据不同生猪种类、不同阶段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对饲料、兽药进行准入登记,避免药物残留;按时对猪进行健康状况观察,定期进行疾病抽样送检,及时开展防疫治疗,确保猪健康生长2.产品结构创新:引进“家畜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应用”技术成果,确保了产品质量安全商品猪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同时将饲养期由过去的9个月以上缩短到现在的6个月,节省饲料100公斤以上,节约饲料费用100元以上,料肉比由过去的3.8:1降低到2.6-3:1,能够大幅度降低养猪成本,提高养猪效益3.生产工艺创新:家畜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保障了生猪健康生长和商品猪的品质以及市民食肉安全;引进良种猪,利用人工受精技术开展纯繁和杂交,建立科研推广和良种繁育体系,采用全自动饲料配料系统,配合比例精确、称量快速、准确,保证了猪饲料的营养比例均衡,同人工操作比较提高工作效率50%以上,减少生产工人40%。
四)技术水平“家畜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应用”是省科技厅2008年下达给安康市汉滨区的农业攻关项目,由汉滨区畜牧中心具体组织实施通过对家畜科学饲养、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监管、疫病监测、检疫和规范屠宰加工等技术进行组装配套,以提高家畜及其产品质量安全该项目技术成果于2009年8月15日经安康市科技局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评审验收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技术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并建议进一步加快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于2011年1月15日被陕西省科技厅登记为省级科技成果五)项目的主要用途及应用范围本项目对引进的“生猪质量安全综合配套技术”进行产业化转化应用,生产安全优质商品猪,为市场提供安全猪肉猪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肌泽肤的作用凡病后体弱、产后血虚、面黄赢瘦者,皆可用之作营养滋补之品猪肝能养血补肝,明目去翳,患夜盲、目暗、浮肿、萎黄等疾病者可常食之猪皮性味甘凉,含有胶质成分,能营养肌肤,将猪皮煮熟成冻子食之,能使人皮肤光洁细腻猪胰若治白癜风,可用猪胰1具,酒浸一小时,饭上蒸熟食用猪蹄性味甘咸平,有补血、通乳、托疮的作用,可用于产后乳少、痈疽、疮毒等症六)项目的社会经济意义本项目建成后,达到基础母猪存栏1000头,年出栏商品猪2万头的能力,实现产值5200万元。
本项目严格按照生猪质量安全综合配套技术进行生产,通过向社会提供优质安全商品猪,可增加安康市猪肉产量和猪肉安全,提高安康市畜牧养殖业防疫管理水平,提高农户的养殖积极性,对安康市生猪产业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畜牧养殖,从而提高安康市畜牧养殖产业化整体水平和优质猪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向生产基地周围的农民提供养猪技术培训,可以降低当地农户养猪的风险,增加农民收入;本项目的实施,可将当地业余劳动力转化为经济效益,推进劳动就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项目所产猪粪不仅为周边大棚蔬菜提供有机肥,也为养殖区内的竹林、果园、生态林提供大量的有机肥,减少病虫害,既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也促进了退耕林木的生长,对退耕还林、生态保护、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七)目前的进展情况本项目前期工程已经启动,引进了“家畜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应用”技术成果,完成了专业技术人员上岗培训工作;场区厂房一期扩建工作正在进行,已完成新建猪舍的三通一平;银行贷款和自有资金已落实,其中企业自筹200万元和银行贷款300万元已用于前期建设之中目前,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八)申请创新专项资金的必要性通过本项目建设,投放一定资金建设本项目,推进安康市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增强生猪质量安全性,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对推进山区特色资源开发利用,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地域特色经济,加快贫困山区经济建设步伐,带动农民养猪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早日步入小康社会,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搞好该项目的建设,不仅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可以对农村经济观念转变,发挥品种优势,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较高的战略意义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已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技术,相当部分是银行贷款,需要创新专项资金的支持,本项目在正常投产运营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可早日归还银行贷款,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九)本单位实施项目的优势和风险1、本项目实施的优势(1)管理优势本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型企业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公司在多年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了功能划分合理、职责明确、制度健全规范、管理科学的经营管理体系不但在良种猪繁育、生产营销等方面培养了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员工队伍,而且还建立与形成了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体系2)技术优势公司引进“家畜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应用”技术成果,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为技术依托单位,有3名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大学本科生,长期同企业签订有技术服务协议3)生产优势公司生产基地交通便利,供排水、供电、生活设施齐全公司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且专门成立了生态畜牧养殖示范园项目组,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熟练工人,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可以为本项目提供人员、生产技术和管理支持。
本项目在充分利用原有动力、三废处理、仓储、质检等设施基础上,利用公司现有畜牧养殖资源,购置先进加工设备和装置,建设年出栏2万头的养猪设施,引进生猪质量安全综合配套技术进行转化应用,既节省投资,又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明显的生产优势4)资源优势一是养猪是项目区和安康市农村的传统优势养殖项目,项目区90%以上的农户都有养殖经历,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二是资源充足,饲草饲料丰富,仅汉滨区内每年生产有3万吨玉米和2万吨(折干)薯类,还有2万吨红苕蔓和8000多万公斤的农副产品可供生猪食用,其发展潜力巨大;三是劳力充足,全区有8万多剩余农村劳动力,长期从事养猪生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四是市场潜力巨大,全区年平均饲养30万头左右的猪,本区仅销售4.5万头商品猪,向县外销售25万头商品肉猪五是汉滨交通发达,信息畅通,产品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融于全国市场2、本项目实施的风险本项目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可能存在技术、市场以及组织管理方面的风险对此公司将在国家各项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适时调整和完善自身的发展目标和经营策略,充分运用目前的各项优惠政策,尽快培育公司的综合优势,这些都增加了本公司的抗风险能力项目技术成熟稳定,市场前景广阔,政策保障得力,实施风险较小。
二、计划目标(一)总体目标本项目建设期限自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在项目建设期内计划总投资2200万元,项目完成后达到基础母猪存栏1000头,年出栏商品猪2万头的能力项目完成后,实现销售收入5200万元,利润856.50万元项目实施单位资产规模达到2800万元企业人员总数达到258人,新增就业人员165人,每年可增加农业产值4563.28万元带动1000农户从事养猪业,带动农民500人就地就业和创业二)经济目标本项目执行期内(2011年8月-2013年2月),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154万元,累计完成销售收入5200亿元,累计净利润856.50万元三)技术、质量指标1.生产母猪繁殖指标生产母猪繁殖指标项 目指 标生产母猪平均年产仔窝数(窝) 2以上平均每窝产仔猪数(头)11以上平均窝产活仔猪数(头)10以上仔猪断奶日龄(天)35以上哺育率(%)95以上每头母猪年产幼猪数(头)19以上 2.生长发育猪生长指标生长发育指标项目指标断奶时(35日龄)体重(kg)7以上保育期(70日龄)体重(kg)22以上育成率(%)96以上生长肥育期(22~90kg)平均日增重(g)600以上达体重90kg日龄(天)180以上肥育率(%)98以上(四)阶段目标本项目分三个阶段分别在1.5年完成所有工程。
笫一阶段:2011年8月至2011年12月,落实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启动资金筹措;引进“家畜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应用”技术成果,项目规划,施工图纸设计,土建工程正式启动本阶段计划投资500万元笫二阶段: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设备考察、选定,签订设备订货合同;技改扩建种猪繁育场1个,标准化猪舍20栋,建设饲料库500平方米本阶段计划投资1400万元第三阶段: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完成项目后期收尾工作,完成生猪质量安全综合配套技术产业化应用本阶段计划投资3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