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最新整理例文.docx
12页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最新整理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学问点最新整理1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史探讨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视察和试验是获得物理学问的重要来源 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m=1 000m lm=l0dm ldm=l0cm lm 1mm=1 000μn lμm=1 000nm 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精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产生的缘由: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肯定避开;但错误是可以避开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②采纳更合理的测量方法; 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h=60min lmin=60s 7、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安排与设计试验、进行试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沟通与合作 其次章:声音与环境 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传播:声音的传播须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凹凸叫音调;音调的凹凸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频率的凹凸确定音调的凹凸;振幅的大小确定声音的响度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超声的应用有:超声波粉碎结石、声纳探测潜艇、鱼群,B超检查内脏器官 5、乐音与噪声: 乐音:悦耳好听、使人开心的声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使人们感到厌烦、有害身心健康的声音;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人们用分贝来划分dB声音的强弱的等级 6、限制噪声的三个途径是:吸声、隔声、消声;即在声源处、在传播途径和在接收处限制。
7、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渔民利用声纳探测鱼群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某些雾化器利用超声波产生水雾 8、回声:声音在传播途径中遇到碍物被返射回去的现象,叫回声如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人耳能把他们区分开,否则回声会与原声混在一起会加强原声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听到立体声 第三章:光和眼睛 一、光的传播 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而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匀称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生活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事例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队瞄准等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学问点最新整理2 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发生体在振动——试验;声音靠介质传播——介质:一切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 声速——空气中声速(约340m/s);一般的,固体中速度>液体中速度>气体中速度;声音速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 回声——回声所需时间和距离;应用 计算——和行程问题结合 2.音调、响度和音色 客观量——频率(留意人听力范围和发声范围)、振幅 主观量——音调、响度(凹凸大小的含义);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距离、分散程度 音色——作用;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确定 3.噪声的危害和限制 噪声——物理和生活中的噪声(物理-不规则振动,生活-影响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噪声等级:分贝(0dB-刚引起听觉);减小噪声方法(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四大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 1.光源——火把、蜡烛、电灯、恒星(月亮和行星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均一);可在真空中传播;现象(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像P78及大树下的光斑、日食、月食);真空中的光速(3×10[sup]8[/sup]m/s),光年是长度单位 3.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分居两侧;角相等;光路可逆(留意叙述依次要符合因果关系)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符合反射定律(现象说明:抛光的金属表面、安静的水面、冰面、玻璃面可看作镜面;其他看作粗糙面,P79图5-40;应依据现象回答) 4.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规律(等距、等大、正立、虚像);能望见(看不见)像的范围;潜望镜 5.作图——按有关定律做图 1.光的折射 折射——定义(……方向一般发生改变);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侧、角不等;光路可逆;留意叙述依次要符合因果关系);现象说明(水中的鱼变浅、水中筷子弯曲、空中楼阁等) 2.光的传播综合问题 留意区分折射和反射光线;留意区分不同的影子和像 3.透镜 透镜中的名词——主光轴、光心、焦距、焦点(测量焦距的方法)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光线”和“使光线会聚”的区分:“会聚光线”是能聚于一点的光线,“使光线会聚”是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比原来接近主光轴) 透镜的原理——多个三棱镜组合;光线在透镜的两个表面发生折射 改变了的凸透镜——玻璃球、盛水的圆药瓶、玻璃板上的水滴等 黑盒问题 4.凸透镜成像 三条特别光线(过光心-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过光心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像距/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和物距的关系;像移动的快慢(依据:光路图);实际应用 1.温度计 温度计——常见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原理、量程(体温计:35~42℃;寒暑表:-20~50℃) 运用方法——体温计构造及运用(缩口部分;甩体温计的作用、原理;不甩的后果-只影响测低温)、温度计的运用(留意量程的选择);校正温度计;读数(一般地,读数时不能离开物体) 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及换算;肯定零度;常见温度 2.物态改变 熔化和凝固——试验装置(水浴加热);常见晶体、非晶体;熔点、凝固点;图象 汽化——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腾试验装置;蒸发和沸腾的联系、区分(都是汽化;猛烈程度、发生条件等);酒精灯的运用(可参照化学相关内容) 液化——两种途径(降温肯定可使气体液化;压缩可能使气体液化) 升华和凝华——实例 3.物态改变中的热量传递 吸热——固→液→气(即使温度不变也有热量的传递);放热——气→液→固 4.其他 现象说明——例:P3图0-3、纸锅烧水、“白气”和玻璃上的水珠(液化)、霜、露、晾衣服(蒸发和升华)、樟脑等;电冰箱原理;物态改变中的热量计算;留意名词的写法(汽、气;溶、融、熔;化、华;凝)以及字母(t和T;℃和K) 第四章 电路 1.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静电——电荷种类的推断;验电器结构(P45图);电量(单位:库仑C) 物质微观结构——原子结构(可与化学中原子概念比照);摩擦起电缘由(核外电子的转移) 2.电路相应概念 电流(及方向:正电荷移动方向);电源;导体、绝缘体;串联、并联;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及运动方向;电路图;通路、断路及短路;常见电路(楼道电路;电冰箱电路:第一册P60图4-18) 等效电路的推断——先去除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短路;电压表:断路)再做推断 1.各个物理量(I、U、R、P)的定义、单位(单位符号)及含义、换算 电流表、电压表的运用方法(量程及量程的选择、串并联、正负极、能否干脆接电源两端)及其构造 2.电阻的测量(基本方法及改变);影响电阻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运用(P94图7-7);变阻箱的运用及读数(P95图7-9、7-10;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的变形(如P101图7-19) 3.欧姆定律及变形(留意物理意义) 4.串并联电流、电压、电阻公式(留意条件。
如串联时功率和电阻成正比,并联时成反比;焦耳定律求功率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求热量时适用于一切电路) 常用结论(各比例式;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改变时,电路中各物理量的改变状况-留意推导依次) 5.电功——W=UIt=UQ;电能表及利用电能表测功率(P130); 电器铭牌;电冰箱工作时间系数(P130) 6.电学计算——①画等效电路图(几个状态画几个图);②按串联、并联找等量关系和比例关系;③求解(留意电流、电压、电功率均应取同一状态下的值)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学问点最新整理3 1)声现象 1.物理学是探讨声、光、热、电、力等的物理现象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须要介质真空不能传递声音 3.声音的三大特性: ①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确定,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②响度:由物体振动的幅度确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③音色:由物体的材料和结构确定,不同物体的音色不同 4.人们听到声音的基本过程: ①鼓膜的振动 →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 听觉神经→ 大脑 ②颌骨、头骨 → 听觉神经 → 大脑 5.声音的作用: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能举例说明) 6.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声音都是噪声。
为了爱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 (3)光现象 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 = 3 × 10 8 m/s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v = 340 m/s 3.元电荷: e = 1.6 × 10 –19 C 二.要点学问 1.光在同种匀称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引导掘进隧道、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瞄准时用到的“三点一线”、小孔成像等都是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得到的) 2.光源: ○1自然光源:如水母、太阳、萤火虫等 ○2人造光源:如电灯、手电筒、蜡烛等留意:不月亮是光源)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光在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5.光的反射定律: ①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