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优先顺序.ppt

12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608289629
  • 上传时间:2025-05-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23.14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7,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优先顺序选择,教学目的与要求:,发展中国家存在着结构失衡、部门或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协调、资源配置不合理所导致的经济空间秩序紊乱等问题如何有效配置有限资源?怎样合理安排部门和地区发展的优先顺序?本章主要就部门和区域发展的优先次序理论进行系统的理论探讨教学重点与难点:,平衡和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比较分析;发展极理论作用和缺陷,及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地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发展极理论的联系与区别教学内容与体系:,平衡与不平衡增长理论,区域发展的优先顺序,产业发展的优先顺序,教学学时与安排:,6学时,课堂讲授7.1,平衡与不平衡增长理论,一、平衡增长理论,(一)定义,所谓“平衡增长”(,balanced growth),,即主张在整个工业或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同时进行全面投资,使工业或国民经济各部门按同一比率或不同比率,全面地、均衡地得到发展,以此来摆脱贫穷与落后,实现工业化或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思想渊源,穆勒和纽曼对萨伊定律的新的解释和应用,背景分析:,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体系建立与完善的要求;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对供给与需求适应的影响;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三)平衡增长理论的模式,“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它主张对各工业部门同时按照同一比率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消除资本供给的“不可分性”,使整个工业按同一速度全面增长,达到实现工业化的目标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是罗森斯坦罗丹,“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它主张对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生产、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同时,但不同比率地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摆脱“贫困恶性循环”,使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按不同速率全面增长,实现经济发展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是纳克斯二、不平衡增长理论,(一)代表人物,赫尔希曼:1958年经济发展战略,(二)理论观点,经济发展过程的实质,经济发展其过程是一个不均衡的链条,从主导部门通向其他部门,从一个产业通向另一个产业,从一个企业通向另一个企业因此,经济发展的政策不是消除而是维持紧张、维持不均衡、维持不成比例,从而使之保持活力经济不均衡发展过程中优先项目选择,“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通过自身发展引致其他项目最快发展的投资项目他用来确定“社会分摊资本”(基础设施投资)和“直接生产性”投资项目(直接用于工业、农业等产业部门)的选择替代选择:是关于确定投资项目的决策,它确定哪些项目可以作为投资对象,延迟选择:确定在可投资项目中哪些应优先发展的决策,它决定投资项目的先后顺序,“联系效应”原理:,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的关系。

      后向联系”(,backward linkage):,指某个产业与向它提供投入的部门之间的关系前向联系”(,forward linkage):,指某产业同吸收它的产品的部门之联系用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测定联系效应”与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战略,赫尔希曼认为发展中国农业后向联系没有或很少,前向联系也少,但发展中国的制造业,尤其加工业都具较大的联系效应这仍然可作为优先发展的对象,从而他认为应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理由是发展中国家工业部门主要缺乏后向联系,即缺乏某些本国暂不能生产的资本品和原材料、半成品等投入,发展工业不得不依靠进口,然而又受到外汇不足的制约为解决这一问题,重点应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不平衡增长理论的评价,过分强调产业间的联系效应,忽视了产业部门间的互补性,如有的产业发展过快,有的产业发展过慢,易构成发展的“瓶颈”政府应发挥作用,但实施起来也十分困难7.2,区域发展的优先次序,一、“发展极”理论,(一)理论内容的核心,一国经济中的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一些地区或大城市的聚集,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的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发展极”,它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F.Perroul,,1955,法国)。

      二)理论基础,“支配学说”:,社会是一异质集合体,社会内各个组织与集团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均衡的联系,即“支配”与“被支配”关系当存在两个经济单位时,若一个对另一个施加某种影响时,则前者为支配单位,后者为被支配单位经济空间:,计划内容、,势力范围,、同质整体,(三)“发展极”理论的具体内容,“发展极”的定义:,是由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聚集发展而形成的经济活动中心,这些中心具生产、贸易、金融、信息、决策中心功能恰似一“磁场极”能产生吸引或辐射作用,促进自身并推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发展极”的作用:,技术的创新与扩散,资本的集中与输出,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形成“凝聚经济效果”,发展极的条件:,必须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必须具有规模经济效益,需要适宜的信用与环境,二、“地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一)地理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成因,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并存的二元结构缪尔达尔认为,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原因在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主要是区域之间人均收入和工资水平差距的存在1957年,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二)“地理二元经济结构”发展的结果,回波效应:,劳动力、资本、技术、资源因受要素收益差异的吸引而发生的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的转移现象。

      它显示了“发展极”对其他地区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但这不是无限的扩散效应:,发达地区发展到某一程度时,人口稠密、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资本过剩、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生产成本上升,外部经济效益变小,经济发展的势头变小时,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劳动力等便会向其他地区发散,带动或帮助落后地区的发展,使之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缩小,并最终达到均衡的现象三)缪尔达尔的政策主张,从而,缪尔达尔提出了自己的政策主张:发展过程中,当某些先起步的地区已积累起发展优势时,政府应采用不平衡发展战略,通过发展计划和重点投资,优先发展然后再通过它的扩散作用,带动其他地区发展7.3,产业发展的优先次序,一、优先发展工业部门,(一)进口替代工业优先发展:普雷维什,(二)“主导部门”工业优先发展:罗斯托,(三)重工业优先发展: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弗尔德曼,二、优先发展外向部门,三、优先发展农业部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