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面孔再认能力性别差异的实验研究-能力的性别差异.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227639891
  • 上传时间:2021-12-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7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面孔再认能力性别差异的实验研究|能力的性别差异面孔再认能力性别差异的实验研究|能力的性别差异 摘要采用“学习-再认”范式,以有或无外部特征的不同性别面孔照片为材料,研究面孔记忆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有外部特征时,女性被试对不同性别面孔的记忆成绩均好于男性被试;无外部特征时,女性被试与男性被试的记忆成绩不存在性别差异;(2)比起男性照片,女性可记忆更多的女性照片,表明女性在面孔记忆中存在自我性别偏见;男性也是可记忆更多的女性照片,存在反向的性别偏向;(3)无论被试性别和照片性别,均是有外部特征的面孔照片的记忆效果更好;有外部特征的情况下,女性的自我性别偏见更明显 关键词面孔加工,性别差异自我性别偏见,记忆能力 分类号B84.1 1问题提出 记忆能力是人的重要认知功能,是心理学研究中得到最多探讨的领域,其中关于记忆能力性别差异的研究一直引人关注大量研究证实男性和女性在空间记忆、言语记忆等方面确实存在差别目前,记忆能力的性别差异及其与性激素和脑结构等的关系仍然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许多研究显示,当记忆的材料涉及人自身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些特殊的现象,自我记忆效应即是其中一例例如,当人考虑某些词汇是否适合形容自己(“可以用‘固执’来描述你吗?”)后,会比一般的词义加工(“‘固执’与目前的社会期望一致吗?”)后有更好的记忆效果近年的研究发现,即使记忆的内容没有涉及个人,只是涉及到个人所在的群体时,记忆成绩也会受到影响相对于群体外成员,人们一般能更好地记忆自己群体成员,这被称为自我群体偏见许多研究证实,人们再认本种族的面孔比外族的面孔速度更快并且具有更高的准确率Weise等则研究了当划分群体的标准是年龄时的情况,发现年轻人存在自我群体偏见,即再认年轻人面孔的成绩好于再认老年人面孔,而老年人并未表现出这种差异当群体的分类标准是性别的时候,情况又如何呢?目前的研究结果并非完全一致有研究发现,女性再认所有性别的面孔的绩效均比男性被试好另有人发现,男性被试再认男性面孔有优势,女性被试再认女性面孔有优势还有研究发现,再认女性面孔,女性被试有优势,再认男性面孔,男女没有差异 面孔是一种重要的刺激物通过观察面,人们可了解到很多重要的信息,如年龄、性别、种族、情绪等。

      对面孔的记忆能力在日常的社会交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通过面孔识别出对方的身份,然后采取合适的互动方式许多研究表明,对面孔信息的加工与对一般物体的加工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不同性别的人对面孔再认的差异,既可能受到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可能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文化中,性别角色存在差异,儿童的养育方式、与异性接触的频率等存在不同因此面孔记忆性别差异还可能存在文化效应因此,研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不同性别的人面孔记忆能力的差异既可以丰富认知能力的性别差异的知识,还可以为进一步探讨文化对认知能力的影响提供前提 本实验拟对中国文化背景下面孔记忆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实验为222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除被试性别(男/女,组间因素)、面孔性别(男/女,组内因素)两个因素之外,还有外部特征(有,无,指头发、耳朵、脖子等,组间因素)因素之所以考察外部特征对面孔记忆的影响,是因为先前有研究证实它对面孔记忆有重要影响 2方法 2.1被试 某高校本科生128人,其中数据有效者120人(男、女各60人),年龄为20-23岁,平均年龄为21.86(SD=0.62)岁,身体健康,视力正常或矫正视力正常,右利手。

      2.2实验材料与仪器 共192张人脸灰度照片,像素为168218,男性照片和女性照片各半,表情为中性,均为中国人无明显少数民族特征及其他明显个人特征(胡子、首饰、古怪的发型等),照片大小、明暗度一致有无外部特征的照片各占一半所有无外部特征的照片均以椭圆画出脸型,去除头发、耳朵、脖子、衣领等 使用电脑呈现照片,呈现的顺序和时间由E-prime软件编程控制,该软件同时记录被试的按键反应 2.3实验过程 实验采取“学习一再认”范式进行每个被试需完成3个block的实验,每个block都分为“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在学习阶段,给被试呈现16张照片(男女各半),让被试判断照片中人物的性别如为男性按键盘“8”键,女性按“4”键,并且要尽可能地记住照片上的面孔在测验阶段,给被试呈现32张照片(男女照片各半),包括学习阶段出现过的照片16张,未出现过的照片16张比例不告知被试被试需对照片是否在学习阶段见过进行辨认,见过的按“4”键,没见过的按“8”键,按键后照片立即消失 无论学习阶段还是测验阶段,照片的呈现时间均为2s,间隔(SOA)3s,照片呈现前屏幕上出现白色十字0.5s作为提示。

      照片呈现视角为3.85.0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间隔30s,期间让被试进行三位数连减每个block后被试进行短暂休息 实验中一半被试(60人)使用有外部特征的照片进行实验,另外一半被试(60人)使用无外部特征的照片 每个被试在正式实验前均进行练习,不懂的地方主试给予适当指导,直至可正确独立地进行反应为止按键的手在组内进行平衡每个被试进行实验大约用时25min 2.4数据处理 根据信号检测论,先计算出每名被试在测验阶段的击中率和虚惊率,即P(H)和P(FA),然后从PZO转换表查得相应的z值,根据公式d"=Z(击中)-Z(虚惊)求得d"值,作为面孔记忆能力的指标 数据的管理和统计采用SPSS for Windows16.0软件包进行 3结果 3.1初步分析 不同性别的被试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d"值见表1 在表1中可以看到,面孔照片有无外部特征对面孔再认影响很大有外部特征的面孔的d"值远远大于无外部特征的情况(相差接近1倍),这表明外部特征可以大大易化面孔记忆另外还可以看到,女性被试的d"值普遍高于男性,这表明女性可能比男性更擅长记忆面孔。

      表1中的数据还显示,女性照片似乎更容易记忆,表现为再认女性照片的d"值大于再认男性照片 方差分析结果证实了上述观察由表2可见,被试性别主效应显著,说明不同性别的被试对于面孔的记忆存在显著影响,女性记忆面孔的能力好于男性;照片性别主效应显著,说明不同照片性别对面孔的记忆存在显著差异,被试对于女性照片的记忆成绩更好;外部特征主效应显著,说明有无外部特征对面孔的记忆存在显著差异,有外部特征时的记忆效果好于无外部特征时的记忆效果表2还显示,被试性别与照片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被试性 别与外部特征的交互作用显著;照片性别与外部特征的交互作用显著:被试性别、照片性别与外部特征三者的交互作用也显著,这表明不同性别的被试对面孔的记忆能力可能随照片的性别、有无外部特征而发生变化,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下面分别考察面孔照片有无外部特征时的情况 3.2有外部特征条件下面孔记忆中的性别效应 表3是面孔照片有外部特征时对d"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被试性别与照片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得知:男性被试对于不同性别照片的记忆存在显著差异(F(1,58)=6.381,p0.05)。

      然而统计检验发现,女性被试与男性有所不同,她们记忆有外部特征的面孔和无外部特征的面孔情况下,男性照片和女性照片d"的差值存在显著差异(F(1,58)=94.146,p 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