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识别反问动词正确理解诗意.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5922021
  • 上传时间:2022-0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6.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识别反问动词,正确理解诗意正确理解诗词的文意是鉴赏诗词的前提和保障肯”、“忍”、“敢”、 “可”等常用于诗词语句中表达反问语气,可以借助一定的文句结构特征 去把握,有时可以参考标点符号加以识别这是诗词阅读中必须突破的字 词知识和理解能力进行诗词鉴赏,首先必须疏通文意只有读懂了诗歌 内容,才能把握古典诗词的情感有一类自带反问语气的动词,对其在具 体的环境中常常产生出否定意义和反问语气,阅读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示例:发临洸将赴北庭留别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这首诗的尾联是什么意思呢?是“勤王”敢于“道远”,还是不敢“道 远” ?从字面上看是前者的意思但结合上下语境,这句话的正确翻译是: 为王事岂敢说路途遥远,只希望能从梦中返回在这样的基础上,回答“诗 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这两个问题就找到了方向:“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 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 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由此可见,“敢”字的 理解不仅重要,而但用法十分特别。

      检点近年高考诗歌试题,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2010年安徽卷,诗歌尾联“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杜甫《岁暮》), 其中的“敢爱死”(岂敢惜命)2011天津卷,颈联“政缘在野有幽色,肯 为无人减妙香”(杨万里《野菊》),后句的意思是:哪肯因为无人,就减 掉自己的幽香呢? 2012全国大纲卷,颈联“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修 睦注《落叶》),后句的正确理解是:哪里肯相信自己在凭借秋风而飞舞 呢?一、 特征概括这样的词语大致可以归纳有“敢”、“肯”、“忍”、“可”等词它们在 具体诗句特殊运用时,前面不加疑问词,本身就可以表示反问它们具有 以下几个表征:1 •后接一般动词,如“可+堪”、“敢+爱”、“肯+信”2. 表反诘语气按今天标点的规范用法在句末应用问号,以提示读者3•释义时应在词前加上反问语气词诸如“哪”、“岂”、“怎么”、“何” 等此时应解释为“岂敢”、“岂忍”、“岂肯”、“岂可”等,或者径直以否 定方式作解:“不敢”、“不忍”、“不肯”、“不可”4•只在古诗词中常见这有可能是古诗词因字数限定、表意从简而省 略了词前的反问语气词二、 意义例说1. 肯肯,怎肯,岂肯常见组合:“肯信”、“肯将”、“肯教”、“肯买”等。

      课本例译: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腐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要为朝廷除去弊端,怎么肯顾惜自己这衰朽之躯的残年呢?)名句示例:浮生常恨欢娱少,肯买千金轻一笑(宋祁《玉楼春?春景》)?M江东子 弟多才俊,肯为君王卷土來(王安石《叠题乌江亭》)?M气岸遥凌豪士前, 风流肯落他人后(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2. 忍忍,怎忍、不忍常见的组合是「忍使”、“忍教”、“忍将”、“忍看”、 “忍见”等课本例译: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共诉相思,柔情似水,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 鹊桥路名句示例: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M少 年时,忍把骼光轻弃(柳永《长寿乐》)?M天若有情终欲问忍教霜点相 思鬓(陆游《蝶恋花》)3、 敢敢,是“怎敢”,“岂敢”的意思常作谦词,“不敢”的简称常见 组合:“敢忘”、“敢言”、“敢惜”、“敢爱”、“敢辞”等课本例译: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 #翳卖兹付?南飞》)(侍奉时总是顺从婆婆的意旨,一举一动哪里敢自作主张呢?)名句示例:老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杜甫《兵车行》)?M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王勃《滕王阁序》)?M笑向春风初五十,敢言知命且知非(杜牧《岁H 朝回口号》)4. 可“可堪”是广泛运用的一个反问词,相当于“怎堪”、“哪堪”,意思 是“哪里承受得了”。

      另外还有“可待”、“可不”等课本例译:可堪回首,狐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古》)(哪堪回首,瓜州山上的狐狎祠下,神鸦社鼓响成一片,已没有北伐 备战的景象了)名句示例: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M可堪孤馆闭 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M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 隔墙人(白居易《欲与元八十邻先有是赠》)三、用法辨析有的还兼有两种情况,如“忍看画图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秋 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在明口以上表征的同时,还 耍区别两种情况:1・如果词前已有反问语气词,就不再表示反诘语气如“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孔雀东南飞》)2.如果词后没有跟一般动词,词就丧失了能愿动词的功能,也就不 存在这种用法如“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韦庄《女冠子》), 两句里的“忍”都作“忍心”讲值得一提的是,“肯”、“忍”、“敢”、“可”,这几个特殊动词,虽然有 时口身具有否定意义,但在阅读时,必须一定耍结合语境,仔细辨析,这 样才能做到万无一失叶栋良四川省绵阳实验高级中学62100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