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手册.doc

44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43608309
  • 上传时间:2018-06-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78MB
  • / 4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山东丰禾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王彬彬山东丰禾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王彬彬1一、一、 稻瘟病稻瘟病1.【发生及危害】稻瘟病又名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吊颈瘟,是世界性真菌性病害病原菌有性世代为 Magnaporthe grisea Barr.(仅在人工培养下产生, 自然条件下尚未发现) ,无性世代为 Pyricularia oryzae Cav.属半知菌亚门梨孢 菌属真菌是我国南北稻作区危害最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与纹枯病、白叶枯 病并称水稻三大病害主要危害水稻叶片、茎杆、穗部由于为害的时期和部 位不同,又分为苗瘟、叶瘟、穗茎瘟和谷粒瘟该病一般造成减产 10%~20%,严重的可达 40%~50%,甚至颗粒无收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 国稻瘟病的年发生面积均在 380 万公顷以上,年损失稻谷达数亿千克 2.【症状识别】水稻生长期间,植物各部位均会受到侵染发病根据其发病部位可分以下几种: (1)苗瘟 秧苗在 3 叶期发病,主要由种子带菌所引起3 叶期前病苗基部灰 黑枯死,无明显病斑;3 叶期后病苗叶片病斑呈纺锤形、菱形或不规则形小班, 灰绿色或褐色,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青灰色霉层,严重时水稻成片枯死(图 1- 1,1-2) 。

      北方稻区多不发生苗瘟2)叶瘟 在秧苗 3 叶期后至穗期均可发生,分蘖盛期发病较多初期病斑为水渍状褐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最后造成叶片枯死病斑常因天气因素的影 响和品种抗病性不同而有差异根据病斑形状、大小和色泽的不同,可分为以 下 4 种类型: ①慢性型(普通型):病斑梭形,外围黄色的部分是中毒部,内部褐色是坏死 部,中心灰白色是崩解部病斑两头各有一条褐色坏死线天气潮湿时,病斑 背面生灰色霉层是最曲型最常见的病斑(图 1-3) 图 1-2 大田苗瘟图 1-1 大田苗瘟山东丰禾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王彬彬山东丰禾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王彬彬2②急性型:病斑不规则,由针头大小至近似绿豆大小,大的病斑两头稍尖,水 渍状,暗绿色,背面密生灰绿色霉层急性型病斑的出现是稻瘟病流行的预兆, 在气候干燥的条件下可转化成慢性型(图 1-4) ③褐点型:病斑为褐色小点,局限在叶脉间,气候干燥时,多在抗病力强的稻 株中下部叶片上出现适温、高湿时 ,有的会变为慢性型病斑(图 1-5) ④白点型:多在感病嫩叶上出现近圆形的白色小点气候适宜时,可转变为急 性型(图 1-6) 图 1-3 慢性型叶 瘟图 1-4 急性型叶 瘟图 1-5 褐点型叶瘟山东丰禾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王彬彬山东丰禾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王彬彬3(2)节瘟、叶枕瘟 初期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围绕节部扩展,使整个节 部变黑腐烂,干燥时病部易横裂折断,早期发病可造成白穗。

      叶枕瘟发生在叶 片基部的叶耳、叶环和叶舌上初期病斑灰绿色,后呈灰白色或褐色,空气潮 湿时长出灰绿色霉层,可引起病叶枯死和穗颈瘟(图 1-7,图 1-8) 3)穗颈瘟、枝梗瘟 发生在穗颈部和小穗枝梗上病斑初期为暗褐色,后变 黑褐色在高湿条件下,病斑产生青灰色霉层发病早的形成白穗;发病迟者, 籽粒不饱满,空秕谷增加,千粒重下降,米质差,碎米率高图(图 1-9,1-10) 4)谷粒瘟 发生在谷粒的内外颖上发病早的病斑呈椭圆形,灰白色,随稻 谷成熟,病斑不明显;发病迟的病斑为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图 1-11) 图 1-6 白点型叶瘟图 1-8 叶枕瘟图 1-7 节瘟图 1-9 穗颈瘟图 1-10 枝梗 瘟山东丰禾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王彬彬山东丰禾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王彬彬43.【发病规律】病菌主要在病杆和病谷内越冬,成为次早稻的初侵染源当气 温 20~30℃和相对湿度 90%以上时,对发病有利分蘖期疯长,孕穗期恋青, 抽穗期早稻与 3~4 天阴雨,晚稻逢 5~7 天降温和露重雾大天气,容易诱发叶 瘟或穗瘟的流行 4.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避免品种单一化和连续多年种植,两三年 后应有计划更换。

      (2)处理秸秆和病株残余,不要用病杆盖草棚或作用间作物 覆盖物,宜早做燃料无病田留种,播前种子要消毒 (3)加强栽培管理,适 当早植,合理密植增加磷钾肥,避免迟施和偏施氮肥中耕后及时排水露田、 晒田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每亩用 30%乙蒜素可湿性粉剂 40~60g,或用 2%春 雷霉素可湿性粉剂 80g,或用 20%三环唑粉剂 100g,或 40%稻瘟灵乳油 60~70mL,或 300g/L 苯甲·丙环唑 10~15mL 加水 50~60kg 喷雾重病田需 喷 2 次,间隔期为 7~10 天二、纹枯病二、纹枯病1.【发生及危害】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花脚杆,属于真菌性病害病原物 分为有性态和无性态有性态为担子菌亚门革菌属瓜亡革菌[Thanatephours cucumeris(Frank)Domk],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丝核属真菌茄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 kuhn) 是我国水稻区的主要病虫害之一,全国凡种水稻的 地方均能发生目前,其发生面积、发生频率、造成的产量损失等均居各病害 之首该病主要危害水稻叶鞘和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杆和穗部一般受害轻 的减产 5%~10%,重者可达 50%~70%。

      该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2.【症状识别】水稻秧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以抽穗前后最盛该病主要危害 叶鞘、叶片,严重时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叶鞘染病:病斑最初在近水面的 叶鞘上出现,初为椭圆形,水渍状,后呈灰绿色或淡褐色逐渐向植株上部扩展, 病斑常相互合并为不规则形状,病斑边缘灰褐色,中央灰白色发病严重时数 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图 2-1) 叶 片染病: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退黄,发病快时病斑呈乌绿色,叶片很快腐烂 (图 2-2) 茎秆受害: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穗颈部受害:初为 乌绿色,后变灰褐色,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图 2-3) 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核,菌核深 褐色,易脱落高温、高湿最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发展和危害图 1-11 谷粒瘟山东丰禾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王彬彬山东丰禾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王彬彬53. 【发病规律】稻纹枯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和菌核在 病稻草和其他寄主残体上越冬,借流水传播,接触稻株造成初次侵染病部的 气生菌丝和新形成的菌核可造成再侵染高温(26~32℃)高湿(相对湿度 90%以 上)时发病严重。

      长期阴雨,日照不足对发病有利过度密植,长期深灌积水, 通风透光不良,稻丛间湿度大则病情加剧品种的抗病性有差异,孕穗至抽穗 期最易感病 4. 【防治方法】纹枯病防治适期为分蘖末期至抽穗期,以孕穗期至始穗期防治 为最好要加强田间调查,根据发病时期进行防治一般分蘖末期丛发病率达 5%~10%,孕穗期达 10%~15%时,应该用药防治高温、高湿天气要连续防 治 2~3 次,间隔期为 7~10 天 (1)选用抗病品种目前抗纹枯病的品种较少,但在生产实践中还是可以发现 一些耐病品种一般地,水稻植株表面具蜡质层、硅化细胞可抵抗和延缓病原 菌的侵入,是衡量品种的抗病性指标,也是快速鉴别品种抗病性的一种手段 (2)打捞菌核,减少菌源要每季犁耙田后大面积打捞漂浮在水面的菌核,病 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3)加强栽培管理肥料要注意稳施氮、磷,增施钾、锌肥以施足基肥、 保证穗肥为原则,水稻生长中期不宜施氮肥提苗 灌水要掌握 “前浅、中 晒、后湿润”的原则,做到分蘖浅水、足苗露田、晒天促根、肥田重晒、瘦 田轻晒、长穗湿润、不早断水、防治早衰 (4)药剂防治抓住防治适期,分蘖后期病穴率达 15%即施药防治首选 300g/L 苯甲·丙环唑乳油 5000 倍液,或 5%井冈霉素 100 mL,对水 30~40kg 喷雾或对水 400L 泼浇。

      在孕穗始期和末期用 300g/L 苯甲·丙环唑乳油 2000~3000 倍液各防治一次,不仅致病效果好,还可起到明显增产效果三、恶苗病三、恶苗病1.【发生及危害】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白秆病,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恶 苗病菌有性世代为 Gibberella fujikuroi (Sawada) Wollenw,无性世代为 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属子囊菌亚门赤霉菌属真菌此病过去在我国发生、危害严 重,随着种子处理技术的推广,此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近几天因各种原因, 恶苗病在东北、西北、华中等稻区都有所回升,甚至发生较重图 2-1 受害叶鞘病斑图 2-2 受害叶片病斑及菌核图 2-3 穗颈部症状山东丰禾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王彬彬山东丰禾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王彬彬62.【症状识别】水稻从秧苗期到抽穗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与种子带菌有直接 关系感病重的稻种多不发芽或发芽后不久即死亡;轻病种发病后,植株细高, 叶狭窄,根少,全株淡黄绿色,一般高出健苗 1/3 左右,部分病苗移栽前后死 亡(图 3-1,图 3-2) 枯死苗上有淡红色或白色霉状物本田内病株表现为拔 节早,节间长,茎秆细高,少分蘖,节部弯曲变褐,有不定根(图 3-3) 。

      剖开 病茎,内有白色菌丝本田期非徒长型病株也常见到病株下部叶发黄,上部 叶片张开角度大,地上部茎节上长出倒生根,病株不抽穗枯死病株在潮湿条 件下表面长满淡红色或白色粉霉轻病株可抽穗,穗短而小,籽粒不实稻粒 感病,严重者变褐、不饱满,或在颖壳上产生红色霉层;轻病者仅谷粒基部或 尖端变褐,外观正常,但带病菌3. 【发病规律】带菌种子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其次是病稻草病菌以分 生孢子或菌丝体潜伏种子内越冬,在浸种过程中污染无病种子另外,病稻草 做铺盖物,病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也可传播到健苗,从水稻茎部伤口等部位侵 入,引起再侵染一般土温在 30~35℃时,最适合发病,20℃以下或 40℃以上 都不表现症状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因此,秧苗栽插过深、拔秧后过夜等有 利于病菌侵染旱育秧较水育秧发病重;增施氮肥刺激病害发展施用未腐熟 有机肥发病重一般籼稻较粳稻发病重糯稻发病轻晚播发病重于早稻 4. 【防治方法】稻恶苗病主要出现在秧苗期和分蘖后期由于此病的最主要初 侵染源是带菌种子,因此,建立无病留种田和进行种子处理时防治此病的关键 稻种在消毒处理前,最好先晒 1~3 天,之后选中,然后消毒图 3-3 感恶苗病株倒生根图 3-2 恶苗病大田症状图 3-1 恶苗病苗期症状山东丰禾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王彬彬山东丰禾立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王彬彬7(1)选用无病种子,不在病田及附近田块留种。

      (2)改进栽培管理技术播种前催芽不能太长,以免下种时易受创伤而有利于 病原菌的侵入拔秧时应尽量避免秧根损伤太重,并尽量避免在高温和中午插 秧,以减轻发病 (3)及时拔出病株无论在秧田或本田中发现病株,应结合田间管理及时拔除, 并集中晒干烧毁或放入鱼塘喂鱼 (4)处理病稻草收获后的病稻草应尽量用做燃料或沤制肥料不要用病稻草 作为种子消毒或催芽时的投送物或捆秧把 (5)药剂防治浸种药剂可选用 25%咪鲜胺 5000 倍液,或 12%咪鲜·杀螟可 湿性粉剂 300~500 倍液,或 10%二硫氰基甲烷乳油 12.5~20mg/kg种子包衣 药剂可选用 0.5%咪鲜胺悬种衣剂按药种比 1:(30~40) ,或 15%多·福·甲 枯悬浮种衣剂 1:(30~50) 在旱育秧的秧苗针叶期用 25%咪鲜胺乳油 1500 倍液喷雾田间发现病株后,每亩用 25%咪鲜胺乳油 40mL 对水喷雾;在制种 田,母本齐穗至始花期每亩 25%咪鲜胺乳油 40mL 加 25%三唑酮乳油 20mL, 对水 30kg四、稻曲病四、稻曲病1.【发生及危害】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