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涟水县跨越发展三年行动计划.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390836341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8.01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涟水县跨越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7月14日)涟水紧紧围绕“2016年前进入苏北十强县、2020年前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的具体要求,围绕本县实际,符合涟水的发展定位、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制定如下规划方案:一、指导思想紧扣在苏北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争先进位“一个目标”,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两大战略”,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和民生指标增幅高于全市、高于苏北、高于全省“三个高于”,提速发展、加快转型、发力赶超,加快把涟水打造成苏北重要的空港物流城市、新兴工业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早日跻身“苏北十强、全国百强”行列二、工作目标具体分为三步走,也可称为三年行动计划:第一步(2013-2014年):在2013年达到2003版小康目标基础上,2014年底主要指标进入淮安市前3名;第二步(2015年):2015年底进入苏北十强;第三步(2016-2017年):力争2016年、确保2017年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三、确定指标参照体系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省委、省政府从战略的高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提出要全面贯彻“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并制定了全面小康监测指标体系、八项工程监测指标体系。

      从几个指标体系看,对经济指标的监测和考核仍占据主要位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百强县评比也主要以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为依据,落实到了可具体的量化指标上综合我省上述有关指标体系,结合本县所确立的主要经济指标和民生指标“三个高于”的要求,我县进入苏北十强、全国百强,应该继续坚持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从经济总量、财政实力、发展潜力、发展惠民等方面着手,具体可以以下10个主要指标为座标,即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化水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这些指标中,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发展水平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二类是发展活力指标: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化水平;第三类是发展潜力指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四、我县所处的位置和差距通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纵向比全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民生指标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迈上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但是,以2012年底的数据为例,横向上我们与淮安前排、苏北十强乃至全国百强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具体见统计表:与淮安第3名的差距序号指标单位实绩淮安排名与淮安第3名的差距县名实绩差距比重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28.643 ————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21.62 4 盱眙县23.15-1.5 93.4 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8116 6 洪泽县21717 -3601 83.4 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9185 6 淮安区10035 -850 91.5 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95.753 ————6服务业增加值亿元89.973 ————7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9.44 洪泽县40.6 -1.2 96.9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64.483 ————9城市化水平%44.1 6 盱眙县45.3-1.2 97.3 1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139.31 4 淮安区147.28-7.97 94.6 与苏北十强的差距序号指标单位实绩苏北排名与苏北第10名比与苏北十强平均数比县名实绩差距比重十强平均数差距比重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28.6419睢宁县302.45-73.8175.6 394.70 -166.06 57.9 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21.62 20东海县27.5 -5.84 78.7 36.46 -14.85 59.3 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8116 18赣榆县19533 -1417 92.7 21358-3242 84.8 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9185 23滨海县10429 -1244 88.1 11567-2381 79.4 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95.7516睢宁县121.18-25.4379.0 174.43 -78.68 54.9 6服务业增加值亿元89.9717赣榆县114.83-24.8678.4 154.35 -64.38 58.3 7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9.49沭阳县39.12 0.3 100.7 40.66-1.26 96.9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64.4819淮安区97.81-33.3365.9 114.60 -50.12 56.3 9城市化水平%44.1 23泗洪县46.98-2.90 93.8 49.9 -5.80 88.4 1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139.31 22泗阳县184.46-45.15 75.5 247.34-108.03 56.3 与全国百强后十名平均数的差距序号指标单位实绩后十名平均数差距比重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28.64314.27-85.6372.8 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21.62 22.34-0.72 96.8 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8116 25180-7064 71.9 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9185 11650-2465 78.8 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95.75———6服务业增加值亿元89.97———7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9.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64.4887.42-22.9473.8 9城市化水平%44.1 55.16-11.0879.9 1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139.31 156.65-17.34 88.9 五、今后三年的目标按照2014年进入淮安前三名、2015年进入苏北十强、2016年进入全国百强的要求,对今后三年的目标进行测算,见下表:序号指标单位2012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实绩排名目标淮安排名目标苏北排名目标苏北排名全国百强后10名平均水平淮安苏北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28.64319403153586706610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21.624204225988265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811661827766333780241100141100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91856231354031643051990031900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95.75316181224883048—6服务业增加值亿元89.97317163222082967—7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9.44940.5341.1944.2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64.4831911821601019361569城市化水平%44.162349.7152.5855.3561.21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139.31422265136585006359按照以上目标,2013年-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35.4%。

      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1.5%2013-2016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9.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1.3%;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4.5%;城市化水平年均上升2.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37.7%2013-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23.8%2015-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21.7%六、涟水发展的比较优势有不可或缺的机遇和支持中央已明确今年仍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传递出扩大内需、促进投资、稳定增长的积极信号,可以预期今年的经济向好面仍会增强;各级政府、各级领导对涟水的关怀特别多,省委工作队的长期帮助,各种要素、各种资源正加速向涟水集聚,结合省委加快苏北发展“一市一策”、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的发展战略,将产生巨大的辐射带动效应和溢出效应,为我们承接先进要素、加快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可以预见今后几年是我县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已经打下的坚实基础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力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狠抓工业发展、项目建设、产业培育,我县主要经济指标已多年呈现高增长状态。

      2005年-2008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均在20%以上,2011年增长速度达到23.8%;2010年-2012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累计投资总额达到345亿元;2016年-2010年财政收入收入增长速度均在40%左右,2011年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达到62.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9.9%,连续6年被评为“财政增收先进县”,综合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通过狠抓城市建设和生态品牌打造,制定完善新的城市总规,实施了一批体现品位、彰显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和生态绿化精品工程,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1.5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44.1%,常住人口达27万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城中有湖、湖中印城的城市特色十分明显,城市承载能力、功能品质不断提升;通过狠抓民生保障改善和社会管理创新,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长,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百姓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有了明显改善,发展坏境和谐稳定当前,我们正面临三个跨越,即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跨越、传统农业县城向现代化中等城市跨越、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跨越,这三个跨越表明我县已驶上发展的快车道与标兵的差距近在咫尺一方面,与全国百强县91名至100名平均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