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学年河南省许昌、新乡、平顶山市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10页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测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磷酸腺苷可用于DNA的合成 B.酶的合成需要消耗ATPC.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 D.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可结合同一底物2.研究表明渐冻症是因为突变基因使神经元合成了毒蛋白,从而阻碍了轴突内营养物质的流动;将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移植给渐冻症实验鼠,能延长其寿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对渐冻症进行诊断B.可通过替换控制合成毒蛋白基因来进行基因治疗C.iPS细胞分化过程涉及到有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全能性高,都属于多能干细胞3.生长素促进靶细胞生长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与受体结合后,以易化扩散方式进入靶细胞B.靶细胞接受生长素的信息后,可促使高尔基体释放钙离子C.H+经主动转运到达细胞壁,从而使细胞壁酸化变软D.激活的转录因子可促进DNA聚合酶与启动部位的结合4.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
下列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孟德尔应用假说一演绎法揭示了两大遗传规律B.摩尔根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类比推理,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中国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测序任务D.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5.下列实验操作可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提取绿叶色素,研磨时加入70%的乙醇用于溶解色素B.将甘蔗研磨液过滤后加入适量斐林试剂,可观察到砖红色沉淀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解离后经龙胆紫染色,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深色的染色体D.PCR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加热,通过观察是否变蓝判断有无目的PCR产物生成6.将记录仪的两个电极分别放置在神经纤维膜外的a、c两点,c点所在部位的膜已被损伤,其余部位均正常下图是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的产生与膜对Na+的通透性改变有关B.被损伤部位c点的膜外电位可能为零电位C.兴奋传到b点时记录仪的指针将向左侧偏转D.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尿生成量与机体水盐平衡有关,抗利尿激素(ADH)是调节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激素回答以下有关问题1)抗利尿激素在___________(器官)合成,能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的有效刺激是____________。
2)有研究表明,适量的乙醇会抑制ADH的分泌,某实验小组以雌性家兔为实验对象对该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健康的生理状态相同的雌性家兔均分为A、B两组②A组注射适量的乙醇溶液,B组注射______________③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雌性家兔的________________预测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3)实验小组刺激雌性家兔的迷走神经,发现雌性家兔的尿量明显增加,说明参与尿量调节的信息分子除了抗利尿激素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机体调节尿量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8.(10分)下列是有关生物的细胞分裂图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_段,D2E2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______段变化相同2)图5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 ,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是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基础?_____ (3)图3细胞中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有______个四分体,_______个染色体组 (4)若图1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核的DNA数,则图3~图5中哪个细胞的DNA含量与图1中的D1E1段的相等?_________9.(10分)科学家发现,单独培养的大鼠神经元能形成自突触,(见图甲),用电极刺激这些自突触的神经元的胞体可引起兴奋,其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____________是神经元产生和维持-68mV膜电位的主要原因,此时膜内的Na+浓度比膜外的 ____________ (填高或低)(2)胞体受到刺激后,电位变化出现第一个峰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此时产生的兴奋以___________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至轴突侧支的突触小体,然后引起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发____________, 产生第二个峰值.(3)谷氨酸也是一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能使带正电的离子进入神经元,导致其兴奋.利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结合上述实验),证明大鼠自突触神经元的神经递质是谷氨酸.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2018年11月,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
这项研究用到了能够精确定位并修饰基因的基因编辑技术,即基因编辑时用约为头发二十分之细的针把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注射到受精卵中,对CCRS基因进行修改,预期婴儿出生后能天然抵抗艾滋病病毒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编辑时,若要去除基因中的部分序列,则可能用到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2)基因编辑时,将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注射到受精卵的方法是_________,用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管婴儿”技术采用的是体外受精,采集的精子需要通过________处理才能与卵细胞受精受精时防止多精入卵的生理屏障有____________,移植的胚胎能够存活的生理基础是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______反应4)为取得同卵双胞胎:可以采用______技术,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操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图1为兴趣小组探究a、b、c三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葡萄茎段侧芽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图2为该小组探究某种南瓜矮生突变体属于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还是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的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得到某浓度生长素处理的实验数据,需要测量每个葡萄茎段______长度,并由此计算出生长量,而且需要取每组多个葡萄茎段生长量的平均量作为该组的实验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
2)若选用带顶芽的葡萄茎段作实验材料,要对其进行______处理3)图1实验设计存在缺陷,还应增加______组,该组实验的处理是______4)由图2可知,生长素对正常南瓜茎生长有______作用喷施生长素______ (填“能”或“不能”)使矮生南瓜的茎恢复至正常,由此可推测:该矮生南瓜属于______突变体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答案解析】ATP脱掉两个磷酸基团形成的一磷酸腺苷可用于RNA的合成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均可与DNA结合,但结合位点不同,反应产物不同题目详解】一磷酸腺苷(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用于RNA的合成,A错误;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和RNA,蛋白质和RNA的合成过程均需要消耗ATP,B正确;ATP的合成需要ATP合成酶的催化,C正确;DNA聚合酶催化DNA复制形成DNA, RNA聚合酶催化DNA转录形成RNA,二者催化的底物相同,故可结合同一种底物(DNA),D正确故选A答案点睛】本题考查酶和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D【答案解析】DNA分子杂交的基础是,具有互补碱基序列的DNA分子,可以通过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等,形成稳定的双链区在进行DNA分子杂交前,先要将两种生物的DNA分子从细胞中提取出来,再通过加热或提高pH的方法,将双链DNA分子分离成为单链,这个过程称为变性然后,将两种生物的DNA单链放在一起杂交,其中一种生物的DNA单链事先用同位素进行标记如果两种生物DNA分子之间存在互补的部分,就能形成双链区由于同位素被检出的灵敏度高,即使两种生物DNA分子之间形成百万分之一的双链区,也能够被检出题目详解】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通过DNA分子杂交技术对渐冻症进行诊断,A正确;B、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缺陷和异常基因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可通过替换控制合成毒蛋白基因来进行基因治疗,B正确;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D、动物体细胞没有全能性,或者说由于目前的技术限制,全能性很难体现,D错误3、C【答案解析】本题是对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转录和翻译过程及生长素作用的作用的综合性考查,回忆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转录和翻译过程及生长素作用特点,然后结合题干和题图给出的信息解答问题。
题目详解】A、生长素与受体结合后,并没有进入靶细胞,A错误;B、靶细胞接受生长素的信息后,可促使内质网释放钙离子,B错误;C、H+经主动转运到达细胞壁,从而使细胞壁酸化变软,C正确;D、激活的转录因子可促进RNA聚合酶与启动部位的结合,D错误4、B【答案解析】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题目详解】A、孟德尔应用假说一演绎法揭示了两大遗传规律,A不符合题意;B、摩尔根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应用的是假说一演绎法,B符合题意;C、中国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承担了1%的测量任务,C不符合题意;D、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不符合题意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人类对遗传的认知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对遗传科学史的识记能力5、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DNA鉴定等实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题目详解】A、研磨叶片时,用无水乙醇或体积分数为 95%的乙醇溶解色素,A错误;B、甘蔗含有蔗糖,是非还原性糖,而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性糖的,B错误;C、根尖分生区细胞解离后染色,再经龙胆紫染色,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深色的染色体,C正确;D、DNA加入二苯胺试剂后水浴加热,观察到溶液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