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张抗抗知青小说创作风格的文本阐释.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4786207
  • 上传时间:2021-11-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0.3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张抗抗知青小说创作风格的文本阐释[摘要]“知青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个文学概念,对其 内涵的界定,评论界莫衷一是张抗抗的知青小说,直面知青那一代人复杂 的灵魂世界,充满了理性思辨的意味;同时,强烈感情的介入,使小说充溢 着主观抒情的色彩理性思辨与主观抒情二者的交融,构筑起张抗抗独特 的文本世界[关键词]知青小说;创作风格;理性思辨;主观抒情“知青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岀现的一个文学概念,对其内涵的界 定,评论界莫衷一是较普遍的说法是,第一,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 下乡的知识青年;第二,作品的内容,主要有关知青在文革 中的遭遇,但也包括知青在后來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感情,如他们返城以后 的情况 [1] “知青小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投影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1968年末,毛泽东向 全国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重要 指示,将英发展成席卷全国的群众性的政治运动,数以千万计的城镇知识 青年,卷进这场史无前例的革命洪流中这段独特的人生体验,铸就成无法 蘑灭的青春记忆,深刻持久地影响着知青的人生,也为后来的知青作家提 供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和艺术养料。

      在知青作家中,张抗抗是独特的“这一个”在持续30多年的知青小 说创作中,她始终以辩证的眼光,直面知青那一代人复杂的灵魂世界,将人 性的弱点展现于世,充满了理性思辨的意味同时,强烈的感情介入,乂使 她的作品充溢着主观抒情的色彩理性思辨与主观抒情二者的交融,构筑 起张抗抗知青小说独特的文本世界在文学创作中,风格通常指的是作家在艺术作甜中表现岀来的独特的 创作个性,是作品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所呈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张抗抗是 一个思想型的知青作家,她总是试图“借助知青题材,表述自己对于人性的 思考” [2],使她的知青小说超越了题材的局限,呈现出比较鲜明的理性思 辨色彩,这一主题取向和市美特色贯穿其创作的始终张抗抗的知青小说创作起步早、数量多、持续时间长1975年出版的 长篇小说《分界线》,是“文革”时期知青文学的代表性作品由于受当 时极“左”政治路线的影响,这部长篇并非成功Z作,但作为一次艰难的艺 术实践,为她日后的文学创作积淀了宝贵的经验粉碎“四人帮”,中国迎 来了万物复苏的春天痛定思痛,经过两年的沉思,1979年初,张抗抗在《收 获》上发表《爱的权利》,与当时风头正劲的“伤痕”小说不同,小说没有 停留在控诉十年“文革”给青年们精神上造成“伤痕”的层面上,而是把 知青放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加以描述,小说由此转向对人性、人的尊严和 人道主义的理性思考。

      20世纪80年代,是张抗抗知青小说创作的高峰期,《淡淡的晨雾》《北极光》《塔》《白罂粟》《红罂粟》《牡丹园》《火的精灵》 《永不言悔》以及长篇《隐形伴侣》等相继问世,这些小说直逼知青人性的本质,引发文坛广泛而热烈的争议90年代,社会上出现“老三届”文化 热现象,作为其中的一员,张抗抗没有沉溺于“青春无悔”的“怀旧潮”, 而是一如既往地以批判和反省的精神追忆似水年华,发表了旨在探讨知青 复杂人性的小说《残忍》和《沙暴》进入新世纪以来,很多“知青作家” 淡出文坛,“知青小说”被赋予新义,成为作家重新诠释的对象在文学日 益世俗化的现代语境中,张抗抗的文学观也发生了变化,但她没有放弃对 知青题材作深入的探讨与挖掘,小说《鸟善走还是善飞》《去维多利亚》等, 是她站在新世纪的历史平台上,从文化反思的角度,对知青小说进行的全 新阐释张抗抗知青小说的理性思辨色彩,还表现为作品具有比较浓厚的哲学 意味她在反思自己的创作时说:“哲学是文学的底肥”,“如果没有对现 代艺术真正具有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人牛、牛命和自我意 识在木质上的认识,所谓作品的突破仅仅只是一种生命的虚假的表象[3] 与一般女作家不同,张抗抗喜欢读哲学著作,具有较深的哲学修养,她 常常以文人之心、哲人之眼去观察审视生活,追求文学与哲学的融合。

      《隐 形伴侣》是她知青小说集大成Z作,作品大量采用西方现代主义的表现手 法,透过北大荒知青的人牛百态,表现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矛 盾与冲突,在形而上层面上对人的存在木质进行追问作品包蕴丰富,充满 哲理的光彩《沙暴》写的是知青猎杀老鹰,造成草原生态恶化的悲剧作 品在揭示复杂人性的同时,对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反 省《去维多利亚》更是匠心独运,把当年的老知青放在西方文化的新语境 中进行描写,通过中西文化的横向对照,表现了作者对知青文化的忧思与 批判此外,张抗抗还常常在小说里设置一些富有象征意味的审美意象,如“白罂粟”“红罂粟” “北极光”“塔”“隐形伴侣”“谎花”等,作者通过这 些“表意之象”,暗示一些普遍而广泛的意义,增强了作品的哲理内涵张抗抗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作家,她冷峻客观地解剖知青这一代人 的精神毒瘤,表现出直面惨淡人生的巨大勇气同时,对浸透了自己内心最 真挚情感的北大荒,又充满千丝万缕的“眷恋”这种主观情感的投入,使 作品充满了主观抒情色彩,这是张抗抗知青小说创作风格的乂一体现1•“自叙传”的色彩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亲历者,岀生在西子湖畔的张抗抗,在 人烟荒芜的北大荒农场度过了 8年的青春时光,那片神奇的土地,留下了她 的豪情、悲情甚至是爱情,这些情感化为血泪,流淌在她的牛命中,使她自 觉不自觉地将自我投射到创作中,笔下的人物与作者出现了某种契合,如 《爱的权利》中的舒贝、《淡淡的晨雾》中的梅玫、《北极星》中的陆苓苓、 《隐形伴侣》中的肖潇,无论从出身、经历、个性、气质、修养、情趣甚 至外貌,都不同程度地带有作家的精神气质与影像。

      2.人物心态的展示与挖掘张抗抗是文体革命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她强调“形式”的文本意义与 价值,认为“结构和语言其实都不是写作的工具,而是写作本身怎样写 有时比写什么更重要” [4]在她看來“文学形式的突破便是文学内 在的突破 [5]观念的嬉变必然带动创作的革命,这突出地表现在她对“心 态小说”的探索与实践上心态小说” 乂叫心理小说指我国新时期文坛上运用自由联想、 意识流动、内心独白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复杂心态,并以此来透视、折射 社会生活的小说 [6]与传统小说不同,这里的“心态”,不再是塑造人物 性格的辅助工具,而是作品叙事的主体,推动叙事情节发展的驱动力张抗抗致力于“心态小说”的创作与实践《隐形伴侣》以人物的主 观心态建构作品,“显意识”“潜意识”犬牙交错,打破时序,超越时空,实 现了对传统模式的“定向爆破”,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心态小说”心 态小说重视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与挖掘,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3.景物描写的情绪化景物描写的情绪化,是指作家或人物的思想情感渗透到所写的景物之 中,使“物皆着我Z色彩”(王国维语)情绪化的景物描写在张抗抗小说 中俯拾即是,在此举一例说明《火的精灵》写初春的柞树林“像一个包着 破旧头巾的老太婆,毫无生气地站立着”,模糊不清的天空“像一片破旧的 墙纸,划一根火柴就能点着似的”,作者把人物孤寂苦闷的情感,注入客观 的景物描写中,使初春的北大荒如“老太婆” “I口墙纸”,失去了它应冇的 生机。

      景物描写与人物的心境相融合,使作品韵味无穷风格是作家在艺术上臻于成熟的标志,是作家在长期艺术实践的探索 中逐渐形成的,是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产物张抗抗知青小说创作风格的形成,与她独特的人生体验密切相关 文学创作属于个体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通常情况下,作家总是耍寻找与 自己的人生体验、创作个性相适应的题材,并以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审 美趣味和艺术追求来处理、加工与提炼,作品总会留有作家个人的印迹 张抗抗1950年出生在一个艺术氛围浓郁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到了良好 的教育与文学熏陶,11岁就在《少年文艺》上发表习作上中学时,受父母 所谓“历史问题”的牵连,她受到来自社会、学校的不公正待遇,造成内心 的伤害而8年的北大荒知青生活,让她更深切地感受到“幻想的破灭,希 望的消失”“心几乎冻凝”,充满了忧郁和痛苦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看, 张抗抗青少年时期所经历的特殊的身心感受和情感体验,并不是单纯的以 往生活的记录,而是一种创伤性的记忆,对她的人生态度、思维方式、心理 气质、审美情趣的构成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当她进行创作时,创伤中 的“记忆”,使她能理性地剖析世事人生;而记忆里的“创伤”,又让她的 叙事充满感性的色彩,二者并行不悖地统一在一起,使张抗抗的知青小说 具有无穷的张力。

      作家风格的形成也受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潮与文学思潮的影响张 抗抗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党的^一届三中全会 胜利召开,党对新中国成立以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重新认识,对极“左” 路线和政策失误予以认真清理,社会进入到理性思考与批判的时代 这种社会人牛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氛围,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背景,使 新时期文学充满了理性思辨的精神与此同时,社会上掀起的知青返城热 潮,引发人们对知青问题的关注,知青作家崛起由于身在其中的特殊的身 份,心灵倾诉、情感宣泄成为知青作家的共同选择中外文学传统、前辈作家的艺术经验,也对作家创作风格的形成产生 重要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中,对张抗抗的“思想和人格”产牛深刻 影响的是鲁迅她尊称鲁迅为“导师”,认为“鲁迅关于文学的社会功能 一些基本思想,已经开始渗透在我的血液里,成为我的尚未意识到然而已 开始逐渐建立的精神支柱 [7]鲁迅“国民性”批判的思想以及“外冷内 热”的叙事风格,都影响了张抗抗的创作另外,外国文学特别是西方现代 主义文学,对张抗抗的创作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心态小说”的探索与实 践就是最好的佐证[参考文献][1]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67.[2] 程永艳•谈张抗抗作品的人性色彩[J] •铜陵学院学报,2005(02).[3] 张抗抗•人我两化[A],中国当代青年女作家评传[C] •北京:中国妇 女出版社,1990:491・[4] 郭力,张抗抗.人道主义立场与深刻的历史意识[J].文艺评 论,2001 (06)・[5] 张抗抗•心态小说与人的自审意识[N] •文艺报,1987-08-29.[6] 马国泉,等•新时期新名词大辞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 社,1992:992.[7] 张抗抗•心灵的哺育者一一鲁迅[A],当代作家谈鲁迅[C]•西安:西 北大学出版社,1984:136.[作者简介]蒋昌丽(1965-),女,吉林长春人,吉林省教育学院中文 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冲国现代文学;张颖(1966-),女,吉林长春人, 文学学士,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耍研究方向:文学及写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