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囊萤夜读,孙康映雪相似的文言文684.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74071240
  • 上传时间:2024-08-1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31.57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囊萤夜读,孙康映雪相似的文言文 1、凿壁偷光 汉朝时,有一人叫匡衡,勤奋好学家里很穷,白天必须干活,晚上他才能读书但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他的邻居家一到晚上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对邻居说:“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 邻居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说:“既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烛光透过来了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用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2、悬梁刺骨 晋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侯到了三更半夜的时侯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已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侯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侯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愤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侯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成语引申: 这两个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个成语虽然告诉我们发愤忘食地刻苦学习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为了学习也不能一直努力到累垮目己的身体,读书也是需要适可而止的 3、程门立雪 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hào)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yí)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zuò)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为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