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年《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36页2022-2023年《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1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⑵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⑶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⑷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B.当余之从师也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D.足肤皲裂而不知 佣者笑而应曰 (《陈涉世家》)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6分) ⑴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3分) 翻译: ⑵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3分) 翻译: 9.下列各项内容全都体现作者学习生活艰苦的一组是( )(3分)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②足肤皲裂而不知 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④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⑤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⑥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⑥ D.①③④⑥ 6.走—跑 卒—最终、终于 俟—等待 援—提出(1词1分,共4分) 7.B(B项均为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分别译为“向”、“在”;C项分别译为“因”、“用来”;D项分别为转折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3分) 8.(共6分)⑴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德隆望尊”1分,“辞色”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⑵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被”1分,“腰”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9.C(3分) (20xx年四川泸州中考语文试题)《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2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3分)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2)主人日再食( ) (3)腰白玉之环( ) (4)媵人持汤沃灌( ) 小题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 小题3:第①段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2分) 小题4:第②段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2分) 小题5: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向 两次 腰上佩戴 热水 小题2:以为心中有足以让他感觉快乐的享,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 小题3:借书之难;求师之艰 小题4:反衬我求学的艰辛与刻苦 小题5:苦耐劳,虚心求教,勤奋刻苦启示:略《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7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同舍 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溥①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②,钞己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己右手握管处,指 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 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明史张溥传》) ①溥:张溥,明末文学家②钞:后来写作“抄” 7.下列选项中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钞己/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己 B.钞己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己 C.钞己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己 D.钞己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己 8.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 (1)同舍生皆被绮绣( ) (2)烨然若神人 ( ) (3)后名读书之斋( ) (4)四方征索者(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6 分) (1)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 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10. 比较两文,结合文章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4分) 答案: 7.C 8.(1)同“披”(同“披”,穿) (2)光彩鲜明的样子 (3)命名 (4)征求 9.(1)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一会儿就完成了,因此张溥(他)在当时很有名气 10.(1)学习勤奋(1分),他们都是亲自手抄笔录(1分) (2)不畏艰辛,克服困难(1分),即使手足皲裂,仍不辍学习(1分) 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之后就把它烧掉,又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浸泡数次后来他把他的书房命名为“七录”张溥写诗文的思路灵敏快捷,各方来征求诗文的人,张溥连草稿也不起,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完成了,因此张溥在当时很有名气《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4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一日与游酢①见颐②,颐偶瞑坐,时③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选自《杨时列传·程门立雪》) 注释:①游酢:人名,北宋时文人②颐,即程颐,北宋著名理学家③时:人名,杨时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或遇叱咄 或: (2)主人日再食 再: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3. 文段结尾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读了文段后,你认为作者求学的艰辛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4. 文段中的宋濂与文段中的杨时在求学的过程中,对待老师的态度是相同的,这个相同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这种师生关系?(2分) 参考答案: 1.(共2分,答对一个词语得1分) (1)有时候 (2)两顿 2. (共4分,写对一句得2分) (1)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2)我穿着旧棉袍破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也没有羡慕人家的想法 3. 幼时借书抄书的勤劳辛苦;成年后从师求学的艰辛答对1点,得1分,共2分) 4. 宋濂和杨时对待老师都是毕恭毕敬大意对即可,得1分) 评价示例一:我赞同这种师生关系老师是长辈,是学问的传授者,学生对老师毕恭毕敬,学生才会学到更多的东西 评价示例二:我不完全赞同这种师生关系师生应是平等的朋友关系,这样才能沟通心灵,发挥更大的潜能能自圆其说,即可得分,共2分)《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5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各项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无从致书以观( ) (2)门人弟子填其室( ) (3)持汤沃灌( ) (4)腰白玉之环( )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具体从哪些方面叙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