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和牛遗传资源发展.docx
14页中国人讲“和牛” 养“和牛” ,不会得到日本人的承认和认可,因为日本不允许“和牛 ”出口日本和牛在中国的存在,严重威胁了日本在世界上高档肉牛霸主的地位,2005-2006 年日本专家专门考察了日本和牛在中国存栏情况,2007 年初,日本农林水产省召开了“肉品标本讨论会 ”,在会上将“和牛” 定义为:日本固有的黑毛肉牛品种,而且只有在日本生长的,才能使用“和牛 ”的字样由此可见,日本已经把其他国家饲养的日本和牛拒之门外,凡是打着日本和牛招牌的铁板烧等烤肉系列均列为走私大军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中国人就树立了利用日本和牛改良本地黄牛的信心,并在黑龙江等地开展了大量改良繁育工作,后来因资金短缺没能坚持培育自己民族品牌的高档肉牛新品种,已经成为中国育种工作者追求的最高目标,任重而道远1 日本和牛的发展历史1.1 劳役为主的日本牛1868 年以前,牛是日本的农业动力,仅供役用,农民称农用牛或“农宝” 由于佛教传入日本,禁止杀牛吃肉,因此 1868 年前日本的养牛业主要饲养的是耕牛土种日本牛体型小,母牛体高为 115 一 118 厘米,体躯紧凑,腿细,前躯发育好而后躯差,毛色多为黑色,也有褐色、条纹及花斑等杂色。
成熟晚,母牛 3 岁,公牛 4 岁才进行初次配种土种和牛现列为日本的保种对象,并在日本见岛进行保种繁育,故又称见岛牛政府规定不准引入其他任何品种牛同见岛牛进行杂交1.2 引入外来血统无目的杂交日本从 1870 年起,因牛肉、乳成为食品 (不再禁止杀牛) ,加工农业机械的出现,土种日本牛由役用逐渐转向役食兼用或食用、(肉、乳) ,牛润数量也迅速增加1900 年以后,土种和牛先后用引入的德温牛、瑞士褐牛、短角牛、西门塔尔牛、朝鲜牛、爱尔夏牛和黑白花牛杂交起初是由农户自发地进行杂交,目的是增大体格,提高乳、肉生产性能但决乏统一的育种计划和杂交目标,致使杂种牛毛色分离变杂,导致役用性能和肉品质下降,结果于 1910 年停止杂交1.3 拟定育种方案,育成日本四大品种牛1912 年开始,在吸取以往教训的基础上,各县分别拟出当地牛具体的改良计划和目标,进行有计划的杂交改良工作1920 年岛取县最先订出和牛登记制度和选育标准,以后各县都订有各自的育种标准经过杂交、培育,在 1944 年正式命名为 ①黑毛和牛、②褐毛和牛、 ③无角和牛,并作为本国培育品种,1948 年成立日本和牛登记协会 1957 年又育成④日本短角牛。
至此,和牛由役用转向肉用的工作基本完成1962 年后由于日本农业的全面机械化,和牛基本上退出了役畜舞台1.4 日本和牛的遗传基础日本黑毛和牛是在日本原有地方牛的基础上引进国外品种:瑞士褐牛、短角牛、德温牛、西门塔尔和荷斯坦奶牛,改良形成的一个品种在育种过程中始终关注肉的品质、肌肉内脂肪沉积,优质胴体产量等级和背最长肌眼肌面积等遗传性状的改进1944 年被日本政府确认为一个品种1950 年后加强黑毛和牛的育种基础,1972 年成立 “改良协会”1988 年为提高胴体质量,修订了肉牛胴体分级标准,1990 年日本首相指出,在建立日本科学的改良品种的基础上建立具有引领作用的 Gene banking之后,日本的国立研究机构、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环境部、农林水产省等纷纷建立 Gene banking,分为国家 Gene banking-农业生物学研究所,和辅助 Gene banking 包括:国家家畜及草地生态学研究所、国家农业昆虫及生丝工艺学研究所、国家动物保健研究所和国家家畜繁育中心,开始进行动物遗传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并且大力发展实验生物学和畜牧学的信息系统最为珍贵的日本黑毛和牛的基因就存储在国家家畜繁育中心。
日本黑毛和牛(Japanese Black)是日本本土牛(Japanese Native)× 英国的德温牛(Devon ) (岛根:Shimane) ;日本本土牛( J. Native)× 短角牛(Shorthorn;英国奶牛品种)(广岛:Hirosima);日本本土牛(J.Native)×瑞士褐牛(Brownswiss;乳肉兼用型)(鸟取:Tottori;兵库: Hyogo)1.5 日本和牛的饲喂环境架子牛漫步在绿山青草之中,悠闲自得,喝着山上的清泉一般的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农场主格外小心翼翼的向照顾顽皮的孩子一样呵护着他们的黑牛进入育肥期,转入舍饲,每头牛 6m2 的空间,失去了宽敞的草原,可以尽情的享受精料的美味,和主人用草根刷一日一次刷式皮毛的感觉,听着轻音乐,过着想吃就吃想喝就喝的生活1.6 日本和牛的饲养时间及肉质分级“和牛”的挑选也非常严格,一般需要在架子牛的基础上育肥 28 个月,体重 500 公斤左右,一般要求为无生产记录的去势牛或母牛,对肉质的评判筛选有严格的规范标准,经过肉的颜色对比、脂肪混杂率、细腻度和花纹均匀度等一系列测评,将肉质分为 A1 至 A5 五个等级,达到 A4、A5标准的肉才算是顶级的“和牛肉”,可标识为“和牛”。
比较著名日本和牛有“神户牛” 、 “松阪牛”、 “飞弹牛”、 “近江牛”、 “山形牛 ”等等 “和牛”被视为国宝级的牛,是禁止出口的1.7 日本和牛肉质特点肌肉纹理细微,肌肉中脂肪沉积(雪花肉)好,肉质鲜嫩,味浓郁,口感好,切面呈大理石花纹,富含铁和不饱和脂肪酸,另外,牛肉中含有辅酶 Q10,辅酶 Q10 是细胞线粒体制造能量,维持人体生命必须成份,辅酶 Q10 也是一种超级抗氧化剂和清道夫,可以防止在激烈活动和能量转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并可显著改善精力和耐力,并可延缓机体衰老和牛 ”肉的料理方法很多,主要有炭火烤、铁板烧,还可做寿司、刺身和生拌等这种红白相间的“和牛”肉,有着像大理石一样的花纹,再加上它稍微带点甜的口味特点,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1.8 日本和牛肉的市场价格在日本东京、美国纽约市场这种牛肉每千克售价约 100 美元,在上海进口的这种牛肉(我国市场称为顶级高档肉)每千克可售 1000~1200 元人民币日本神户和牛肉牛排是世界公认的最嫩、最贵的牛肉2 日本和牛在中国发展2.1 胚胎移植获取纯种和牛1995 年内蒙古旭日生物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引进胚胎纯繁黑毛和牛,到1996 年出生第一胎纯种牛。
当时存栏黑毛和牛 33 头,其中成年公牛 18头,母牛 9 头,育成公牛 2 头,母牛 1 头,公牛犊 3 头,成为中国境内饲养和牛头数最多的一家,后来将这批牛转交大连雪龙饲养管理,得以壮大发展2.2 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取名牛后代2001 年中国首例和第二例健康成活的体细胞克隆牛“康康” 和“双双”在莱阳农学院诞生,这两头牛是日本名牛“P 黑 156 谷秀的女儿和 P 黑 125 热富士的女儿”的皮肤细胞克隆的产物,体细胞克隆技术让我们拥有了我们不曾拥有的名贵牛种,一块豆粒大的皮肤,通过体外培养细胞分裂,获取无数细胞,取一个体细胞作为核供体细胞进行核移植,构建体细胞克隆胚胎,移植给同期发情的受体母牛,经过 283 天的妊娠过程,由普通的老黄牛产出世界名牛后代,这就是高科技的魅力所在2.3 体细胞克隆牛繁殖性能检测及胚胎移植试验18 个月的体细胞克隆牛“康康”和“双双”接受了雌激素 FSH 超数排卵处理,获得了非常好的超排效果,将获得的胚胎进行玻璃化冷冻处理解冻后移植受体母牛,获得国际首例体细胞克隆牛玻璃化冷冻胚胎移植犊牛“蓓蓓”,引起各大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中央新闻联播连续播出,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之后,体细胞克隆牛自体繁育后代“健健”和“壮壮”相继出生,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2.4 克隆牛产业基地的建立2004 年建立克隆牛产业化基地,通过三种途径与农户合作,第一种路径:胚胎移植一头犊牛出生 1 个月,2000 元回收;第二条途径人工授精改良本地黄牛(鲁利 F1) ,出生 6 个月回收,高于市场价 10%;第三条途径是委托育肥,与大企业合作,扩大产业营销力度,抢抓先机打开中国高端市场2.5 山东优质肉牛新种质培育国内领先2009 年 7 月 29 日,由青岛农业大学科研成果转化基地— —山东布莱凯特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优质肉牛新种质培育及产品开发”课题鉴定验收会及布莱凯特高档优质肉牛品牌推介会在淄博市高青县举行课题通过专家鉴定委员会的评审和技术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研究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档肉牛新种质的培育,大大提高我国牛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该课题通过动物胚胎生物技术的创新研究与开发进行高档优质肉牛新种质培育、核心群繁育、委托育肥、产学研结合和畜牧产业化发展等一系列推广计划,形成了“公司+小区+农户”的产业化肉牛养殖模式,建成了集繁育、育肥、屠宰加工于一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肉牛新种质产业化开发基地,达到了年繁育肉牛 10000 头、育肥出栏 5000 头的规模,为我国高档优质肉牛的产业化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农业部牛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张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一成果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用到了许多高新技术,比如说胚胎工程技术,分子生物技术,体现了它的研究水平,这个项目对于我们国家,对于山东省整个肉牛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张洪本说:“这个新种质使我们山东又增加了一个新的肉牛种质,山东是一个肉牛种质比较多的省份,这个新种质的出现将会进一步推进山东肉牛的改良工作,提高牛肉产品的质量,推进整个山东肉牛业的发展”在随后举行的布莱凯特高档优质肉牛品牌推介会上,张沅教授、中国农科院畜牧所许尚忠研究员等权威肉牛专家对产品和肉质进行了查看和品尝鉴定,一致认为山东布莱凯特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出产的牛肉切面大理石花纹明显、入口即化、口感好、肉质鲜嫩、味美多汁,已达到国际牛肉 A3 级等级标准,为带动当地的肉牛产业和改善当地的肉牛品质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成果将扭转我国高档牛肉依赖进口的局面2.4 日本和牛冷冻精液在中国遍地开花大连雪龙为日本和牛在中国的产业化先行一步,利用和牛精液改良利复牛获得 F1 代进行日式育肥法育肥,获得 A3 及以上的高档肉在高端市场出售,价格昂贵,为中国高档肉牛事业做出了不可限量的贡献,为中国高档肉牛市场营销开了个好头,得到行业内广泛赞誉。
长白山天一冈山和牛养殖有限公司历经艰辛万苦,利用和牛精液改良草原红牛终于获得75%高档肉,目前已从农户家中收购了 6000 多头长白山黑牛犊,每头 6月龄的牛犊给农民带来收入 2500 元到 3000 元,比饲养普通本地牛犊增收 1300 元到 1500 元,当地农户繁殖饲养 “长白山黑牛”实现纯收入 2400多万元,比养殖同龄普通黄牛增收 900 多万元还有更多的企业追随和牛昂贵的价格,在寻求机遇饲养日本和牛杂交种,日本和牛已在中国遍地开花,家喻户晓2.5 采用和牛饲养技术养鲁西黄牛新快红花牛项目为日本新快集团在中国青岛投资,由日本著名和牛饲育、兽医专家松本大策博士领衔的中日专家组对中国优质肉牛品种--鲁西黄牛采用日本和牛的饲养、育肥技术,经不断改良,培养出的国产最高级别的肉牛品种鲁西黄牛为中国传统的优质肉牛品种,其肉质细嫩,肌纤维脂肪沉积丰富,具备优秀的基因条件,2005 年初新快青岛牧场成立以来,在中日专家组的共同努力下,经过 2 年多的实验培育,新一代经饲育改良的鲁西黄牛终于出栏并投放市场他们是这样评价红花牛的:“各项屠宰数据及肉质指标表明,产品无论在感观、嫩度、香度、口感、肌间脂肪沉积等方面,都已经远远超过目前国内鲁西黄牛的最高水平,绝大部分指标已经接近或者达到日本和牛的水准。
”其肉质细嫩多汁,香甜可口,肌间大理石花纹状脂肪及其丰富,如霜降红花,故其名为 “红花牛”3 存在的问题3.1 没有技术含量的改良因不懂技术,没有育种方案,不问母本特征,听说和牛好能卖高价,就一窝蜂地上项目,结果同样的育肥时间,屠宰不出高档肉,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