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doc

65页
  • 卖家[上传人]:ji****72
  • 文档编号:27049128
  • 上传时间:2018-01-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8KB
  • / 6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基本情况概述1.1 林场概况石嘴山市地形主要由贺兰山山地、黄河冲积平原和鄂尔多斯台地三部分组成山地位于石嘴山市西北部,属贺兰山东麓北段,是贺兰山煤田所在地,平原由洪积和冲积平原组成,洪积平原位于贺兰山东麓山前,冲积平原位于石嘴山中部,由黄河冲积而成而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位于大武口区城区西侧,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冲积平原上,区内地势较为平坦,海拔 1125 米,地质条件相对稳定,历史上自然灾害少,可进行开发建设1996 年石嘴山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创建“园林化城市” ,建设森林公园的决定拉开了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前身森林公园的建设序幕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占地 300 公顷(森林公园林区),于 1997年 11 月份正式启动,1998 年 9 月向游人开放,收取门票,每年收入约 18万元二期扩建工程(北武当林区)366.7 公顷,于 2002 年开工建设,将森林公园以上至武当庙附近的区域开始逐年建设并绿化,两年内武当庙附近绿化建设基本组织实施完成,之后逐年向四周延伸扩充,按照打造红色景区的要求进行了绿化、美化和亮化2007 年取消门票,森林公园全方位向市民开放,在此基础上 2008 年 10 月 18 日正式成立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为国有林场,隶属于大武口区园林和农牧水务局行政管辖的事业单位,包括森林公园林区和北武当林区两部分,其中森林公园林区面积为 300 公顷(4500 亩)、北武当林区 366.7 公顷(5500 亩),2009 年又增加了旱生植物园 200 公顷(3000 亩),2010 年又新增了沟口林区 800 公顷(12000 亩),其中经济林 266.7 公顷。

      现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共计经营面积为 1666.7 公顷(25000 亩),有林地面积 1185.4 公顷,以生态公益林为主 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市区西北,距市中心 3 千米的贺兰山东麓山前洪积扇上,南、西、北三面紧靠贺兰山,东接原煤机总厂铁路专用支线,地形呈东平西斜的山坡地貌地理坐标:北纬 39°3′28″——39°2′6″,东经 106°20′30″——106°21′37″总经营面积1666.7 公顷,有林地面积 1185.4 公顷,以生态公益林为主,是在乱石横生、风吹沙 飞的山洪冲积区及贺兰山东麓山脚上建立起来的2013 年 8月因机构整合,将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与事业单位工农大渠管理所合并归工农大渠管理,挂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和工农大渠管理所两块牌子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分为三片管护林区域,下设三个管护站,分别为森林公园管理站,北武当生态林管理站,沟口管理站工农大渠管理所为三个管理站的行政事业管理单位并为三个管护林区域抽取黄河水保障绿化用水林场 于 2009 年获“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 奖” 已经成为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康体健身、科考探险、宗教朝圣于一体的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为当地生态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大武口区西北部筑起了一道绿色的森林防风屏障,有效阻挡西北风带来的沙石及春季经常爆发的沙尘暴,净化了空气,改善人居环境是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 43.11%,森林覆盖率达 32%,人均公共绿地达 19.79平方米,形成了“ 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绿色 环城、水系绕城”的格局 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是在茫茫的沙石滩和石质荒滩上建成的,林场原貌是高低起伏的沙丘和乱石堆,除了生长着星星点点的芨芨草和又低又矮的酸枣树、柠条外,四周几乎无一棵树每逢刮风天气,黄沙弥漫着整个城市,城市环境十分恶劣十几年来大武口区每年都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组织驻地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创业、愚公移山的精神,进 行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林 场 建设初期主要的经营内容为森林公园旅游、营林和林木的抚育管理,主要收入为森林公园门票和亚热带植物馆门票,每年收入约 18 万元2007 年取消门票,森林公园全方位向市民开放,此后林场的主要经营内容为绿化树木补植补造、林木的抚育管理、景区的环境卫生、设施的维护和维修,资金来源有大武口区政府财政拨付。

      1.2 自然环境1.2.1 气候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地处大武口区城区西侧,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日照充足,春夏秋冬明显,降水量小而集中,蒸发量大,空气干燥,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夏热而短促,春 暧而多风,秋凉而短早,冬寒而漫长年平均气温 8.4℃~9.9℃ ,年最低平均气温-19.4 ℃~-28.3 ℃,年最高平均气温32.4℃~36.1℃ ,年平均降水量 167.5 毫米~188.8 毫米,年蒸发量1708.7~2512.6 毫米,是降水量的 10~14 倍1.2.2 植被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是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茫茫的沙石滩和石质荒滩上建成的今日绿树成荫、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环境幽雅,截止 2013 年林场内有各种树木 155.06 万株,其中:常青树 11.81 万株、乔木 60.75 万株、枣树 6.7 万株、灌木 75.8 万株具体为:森林公园林区和北武当林区,共有各类树木 50.5 万株(其中:常青 树油松、侧柏、云杉、樟子松等 5.5 万株,乔木毛白杨、新疆杨、刺槐、沙枣、臭椿、白腊、火炬、五角枫、丝 棉木 26 万株,灌木沙棘、紫穗槐、沙柳、柠条等 19 万株);沟口林区共有各种树木 62.35 万株(其中:国槐、刺槐等落叶 乔木 31.15 万株,樟子松、侧 柏等常青树 5.10 万株,紫穗槐等花灌木 20 万株,枣树 6.1 万株);旱生植物共有各种树木总计 42.21 万株 (其中:国槐、毛白杨、新疆杨、刺槐、沙枣 、臭椿等 乔 木 3.6 万株,油松、 侧 柏、云杉、樟子松等常青 树1.21 万株, 经济林枣树 0.6 万株,沙棘、紫穗槐、沙柳、柠条等灌木 36.8万株) ;另外每年更换草坪和苜蓿 2.6 万平方米,栽植各种草花 80000 多株。

      针叶主要树种:有油松、侧柏、云杉、樟子松等阔叶主要树种:有毛白杨、新疆杨、刺槐、沙枣、臭椿、白腊、火炬、 丝棉木 灌木主要树种:有沙棘、紫穗槐、沙柳、柠条、酸 枣等 1.2.3 土壤林场土壤主要为灰钙土,土层下为坚实的钙积层,再下为成土母质、母岩石块,土 质差,养分瘠薄是干旱气候条件和荒漠草原生物环境下形成的水平地带性土壤,大部分土壤基本上没有明显的腐殖质层,土质疏松,缺少水分,土壤剖面几乎全是砂砾,碳酸钙表聚、石膏和盐分聚积多,土壤发育程度差少部分地段上部腐殖层较薄,厚度小于 30 厘米,淡色;心土层多呈灰白色,有斑块状或层状石灰淀积该类型土壤土层薄,含较多砾,砂,水分少,水土易流失土壤 PH 值 7.8-8.4,表土含盐量 0.07-0.16%,矿化度 1-3 克/升,水解氮 30-46PPm,速效磷 5-12 PPm,有机质0.77-1.87%1.2.4 水文大武口区处贺兰山主脉北端,属黄河水系上游,总体上说水资源条件差,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区内无径流,仅有归德沟、韭菜沟、干沟和郑官沟四条大的泄洪沟从中穿过,泄洪沟道主要用于收集排放贺兰山雨水,平时沟内无水,为干涸状态,因此林场内地表水资源十分贫乏,水源主要由降雨入渗及山前洪积扇的侧渗补给。

      地下水动态类型为径流,入渗径流开采型林场内的主要水源为黄河水,来源为大武口区内一条用于农耕灌溉的黄河来水渠——二农场渠,黄河水经二农场渠通过工农大渠 1-4 级扬水泵引入灌溉,保证了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的经营发展因水资源有限,林场大面积引用节水灌溉—小管出流技术,来解决林场绿化用水问题,较好地解决了高扬程、高渗漏地区绿化用水的难题1.2.5 交通状况林场先后建成了总长 22 公里的武当路、归德路、古化石路、森林路等柏油路;41.97 千米的林道小路(其中:沙石铺垫路 27.83 千米,柏油小路 14.14 千米)和占地 1 万多平方米的 3 个停车场,将武当庙和森林公园连为一体林 场交通主路 3.6 公里的武当路与城区外围西环路、110 国道相连,运输 便利石汝支线铁路贯穿大武口区市区第二章 林场行政体制管理2.1 现有机构和人员情况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始建于 1997 年,前身为森林公园,是大武口区园林局于 2013 年 8 月份将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与事业单位工农大渠管理所合并管理的下属单位,挂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和工农大渠管理所两块牌子北武当生态保护林场下设三个管护站,即森林公园管理站、北武当生态林管理站和沟口管理站,分别管护森林公园及旱生植物园林区,北武当林区、沟口林区。

      2009 年至 2010 年在职职工人数 37 人,参保 37 人,季节临时用工 245 人;2011 年至 2013 年在职职工 75 人,其中:实聘管理岗位 7 人、专业技术人员 7 人、其它人员 61 人林场机关部门岗位设置为场长 1 名,副厂长 1 名,财务人员 1 名,库房管理人员 2 名,办公室工作人员 2 名,其他 7 名另外林场每年季节性临时用工 245 人合并后,增加事业人员 17 人,长期合同工 75 人自 1997 年建设以来,林场的主要经营范围是林区内的植树造林,抚育、养护 ,管理,保护 生态环境,逐渐完善了林 场道路、防火隔离带,建设管理房、防火了望台,修建了蓄水池,铺设 了林区灌溉设施并进行维护,开展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等抚育管护工作2.2 大武口区社会经济状况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成立于 1973 年,位于宁夏平原北部,地处祖国版图东西轴线的中心点这里是宁蒙交界半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和呼包银兰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是石嘴山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信息中心现辖 2 个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区、1 个镇和 10 个街道办事处,共 51 个社区居委会、12 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 1008 平方千米。

      总人口28.7 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占总人口的 87.2%,居住着汉、回、满、蒙等 23个民族2012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68 亿元,同比增长 12%;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4.4735 亿元,同比增长 15%;完成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143.75 亿元,同比增长 25%,实现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 38.115 亿元,同比增长 1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 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到20776 元和 6204.8 元,分别增长 12%2.3 林场经济状况林场 2012 年总支出为 482 万元,其中工人工资支出 360 万元(在职职工工资 93.7 万元,季节性聘用人员工资 266.3 万元),修剪、病虫害防治支出 36 万元,肥料支出 20 万元,电费支出 25 万元,设施养护维修费5 万元,车辆 运输燃油费 30 万元,森林防火支出 6 万元资金来源 95%由大武口区政府财政拨付,5%为各方面争取 资金2.4 大武口区社会经济状况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成立于 1973 年,位于宁夏平原北部,地处中国版图东西轴线的中心点这里是宁蒙交界半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和呼包银兰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是石嘴山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信息中心。

      现辖 2 个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区、1 个镇和 10 个街道办事处,共 51 个社区居委会、12 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 1008 平方千米总人口28.7 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占总人口的 87.2%,居住着汉、回、满、蒙等 23个民族2012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68 亿元,同比增长 12%;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4.4735 亿元,同比增长 15%;完成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143.75 亿元,同比增长 25%,实现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 38.115 亿元,同比增长 1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