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读后有感.doc
6页《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读后有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理论概论》读书报告 题目:《毛泽东选集》(第一卷)读后有感 姓名:*** 学号:******* 学院:**学院人文大类 日期:20XX/02/08 成绩: 我阅读的是《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二版,本篇读书报告基于其中的一个章节“反对本本主义”因为它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注解写道:毛泽东的这篇文章是为了反对党是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当时的“教条主义”叫做“本本主义”这篇文章批评了红军中一部分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迷信“本本”、不愿作实际调查的保守思想,提出和阐明的重要思想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概括,是毛主席应用马克思主义从事社会调查,同主观主义特别是本本主义,即教条主义作斗争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在第一部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最触目的就属那重复的“要不得!”毛泽东要不得什么?共产党人要不得的是什么?就是“本本主义”,毛泽东犀利地指出了有些共产党员市场闭着眼睛瞎说的现象在第二部分“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中,最引人深思的非“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晚’”这句莫属了。
不管是巡视员也好,领导者也罢,倘若遇到困难只会唉声叹气,或是迈不开步主观地瞎说一通,那结果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换言之,不调查就大肆宣言的,是最可恶不过了联系实际生活,我们做高数题,不翻书就瞎做一通;我们去餐厅吃饭,不看菜单就瞎点一通,这吃亏吃到最后还是到我们自己头上为何不能像毛泽东所说的“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用身体或是精神不断奔走在路上的行为来装满空空如也的脑袋呢?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但是单一的调查能解决一切问题吗? 不能在第三部分“反对本本主义”中,“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文化落后的中国农民至今还存在着这种心理”一语道破第一段中巧妙地举“执行上级领导机关之指示”为例,说明本本主义让形式主义到处作怪,这可写得太绝了不光是党,小到群众,小到我们大学生,形形色色的干部、下属职工里哪会没有几个照搬上级领导套话,唯唯诺诺老老实实按部就班执行指令的家伙呢?按部就班是老实,可是不从实际情况出发就是无知啊!无知造成的后果真是太危险了,所以下一段里毛泽东鲜明地指出本本主义运用到革命上是最危险的此处结合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学习与运用,明确了党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那么离开实际调查的后果到底有多危险?第四部分“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便是盲动主义”的标题就简而明了,短而精悍地解释了危险的后果——盲动主义第五部分毛泽东根据实际情况要作社会经济调查,分门别类,井然有序已达到解剖各种社会阶级,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的目的社会经济调查可以说是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的一项调查了第六部分以及第七部分都着重讲了从实际情况出发,毛泽东花了一大段在讲述时时进行实际调查的原因以及调查的技术,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对于我们年轻人仍然的指导意义谁说调查不是一样技术活呢?首先指出“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接着指出“调查会到些什么人?”“开调查会是人多好还是人少好”,“要定调查纲目”,“要亲自出马”云云每一个建议分析得都中肯有理,让人不仅佩服这一国家领导人优秀的品质总结下来,不论是执行国家政策,还是运行日常生活,本本主义以“坚决贯彻”的面目出现,这看上去似乎很对,事实却不然,它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最大限度的发展抛物线,也大大影响了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之大,几乎是难以估量的俗话说得好,真理是随着客观事物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真理作为正确的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因此,反对本本主义仍然是当今社会的主流。
作为还年轻的一代,我们遇到问题就应该积极投入调查,抛弃本本主义,从实际情况出发,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要学习当代经济、科技、文化……学习、借鉴世界上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解决办法的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政策吃透,把上级政策和本地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执行政策不仅有利于投资兴业,有利于强国富民,更有利于又好又快地发展另外,在假期中我还有幸拜读了另外一本关于毛泽东的书籍,但尚未能称之为经典,已经写下若干感想,就一并拿出献丑《毛泽东在重要历史关头》的引言是“伟人之所以为伟人,是因为他总能在历史发展的关键点上选择正确的方向,做出正确的判断一句话带出毛泽东在重大历史关头所表现出来的伟人气质在第二十二章中,有一节专门讲述了毛泽东赞扬王蒙的小说,说他讲正了一个问题1956年9月号的《人民文学》发表了青年作家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描写了北京市某区党委会里,一个青年干部同区委组织部一个副部长的官僚主义作风作斗争的故事小说一经发表便引来批评无数,而这恰恰与当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格格不入的。
毛泽东当即就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王蒙的小说写得相当好,王蒙是很有希望的新生力量,有文才的人难得还说,反对官僚主义是应该的,就算是有中央的北京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让我想到当下也有许多反对贪污腐败的小说,谁还敢再提出有中央的北京不可能存在腐败问题?当然,时代不一样了,人的态度也在改变只是有一句话毛泽东说的太对了,用小资产阶级观点批评官僚主义是批不倒的就像现在用文字再怎么批评 贪污腐败现象也是改变不了现状的当时的毛泽东迫切希望文艺工作者能够拿起文艺作品这个武器,攻一攻党内的官僚主义也许是这个想法深入贯彻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文艺界的新兵们带起了一片好势头对于敢于触碰尖锐主题的文学作品,若一笔予以抹煞,那么中国还会有直言不讳说真话的作家吗?不会虽然是关于毛泽东的这样一小事,却深深打动了我内心那么在历史的所有时期,毛泽东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吗?可贵的是,本书直言不讳地讲了当共和国进入了一个新的也是关键的发展时期,毛泽东选择发动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这次错误的选择,给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造成了严重的灾难虽说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观愿望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但是此时他已经偏离了他本人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共八届十一中会的召开,又促使红卫兵运动在全国迅猛地兴起造成了一场空前的大灾难而“文化大革命”的转机又在于毛泽然决定参加陈毅追悼会可见毛泽东在晚年也慢慢醒悟过来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上的失败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知错就改”的道理,而伟人在这个方面一视同仁总结来说,我们该对在历史重大关头做出抉择的毛泽东敢爱敢恨欣赏他的当机立断,欣赏他的远见卓识,就像他赞扬王蒙一样批判他的一时糊涂,就像他指责林彪一样毛泽东是伟人,是总能在历史发展的关键点上做出正确抉择的人,但他终究也是个凡人一个爱吃红烧肉,吃辣的平凡人他的一生在特立独行中逆流而上,他的抉择在历史潮流中褶褶生辉,也曾留下让人抱憾与悔恨的浓墨重彩他的逝世耗尽了一代人的热泪,他的面容让我们无处不见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过去是如此,现在的时代更不可或缺历史走过去了,现实沉甸甸地压着,敢问中华文明大国,还有谁能透过层层迷雾,认清前进的方向? 本文来自: 第 6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