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类社团与校园文化的互动分析.docx
6页高校体育类社团与校园文化的互动分析 马思远 李慕怡Summary: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本文从高校体育类社团入手,采用文献资料法、實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全面分析高校体育类社团和校园文化,着重思考高校体育类社团和校园文化的基本概念,相互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二者在物质层面上相互依存,精神层面上的相互支持,行为层面上相互补充,提出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建议Key:校园文化;体育类社团;建设一、体育类社团和高校校园文化高校学生社团是基于学生对大学生活的认识,在兴趣爱好、专业知识、学术导向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过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批而自发建立的,规章制度清晰,目标明确的非正式组织体育类社团作为高校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依托,是学生们自发形成的非营利性组织体育类社团开展的各项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人际交往的场所与机会、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对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在学校的发展过程当中,由师生共同参与创造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
校园文化大致包含了三个层面:基本保障的物质方面,包括学校的各种建筑物、设施、设备等;展示学校意识的行为方面,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各种活动的组织运行、教学和研究;占主导地位的精神方面,包括师生对学校精神的认知和态度二、体育类社团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互动分析(一)高校体育类社团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物质层面上相互依存高校体育类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在物质层面上表现为相互依存的关系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校园建设布局,有独特的建筑设计理念,体现独特的校园文化气质在文化等级理论中,物质文化是最浅显的文化,人们可以看到,感受和使用的是实体存在在体育运动中所使用的场馆、器材等硬件设施,无不体现着最表层的物质文化在高校体育协会的运作过程中,良好的场地和设备是协会发展的最基本条件通过对体育场地、设施的营造,也体现着校方对体育在学校发展建设当中的定位,体现着校领导的治学之道在更注重体育运动的高等学府,体育场地往往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比如,上海交通大学体育馆就是是上交的地标性建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则是把学校的特点与“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相统一展示着科技与青春的魅力;复旦大学正大体育馆的外形设计体现着“旦复旦兮、日渐向上”的复旦精神;武汉大学体育馆内部运用了许多的先进科技,号称最高科技体育馆;北京大学丘德彪体育场和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是北京奥运会的分赛场。
[1]因此,在高校体育类社团的运行发展中,应格外注重最基础的场地、设施等的应用设计,为校园文化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由在校人员、地理环境、物质资源和制度安排等因素相互影响而产生的,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具有客观性、时代性、先导性、闭合性和动态性的特征良好的校园体育环境对在校学生的学习和成才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与合作精神以及优良的个人品行,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必须要符合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合理规划和科学设计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在满足正常健身锻炼的同时融入当地文化元素,体现校方治校理念,使得体育场馆不单单是人们的日常运动场所,更是学校的地标性建筑,融入美感与文化的建筑创作校园文化建设也会对体育类社团发展产生正面影响良好的场馆设施为体育类社团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前提,给同学们提供“走出寝室,走下网络,走向操场”的基本条件,使具有共同兴趣的同学们走到一起,共同开展体育活动,从而培养同学们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二)高校体育类社团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精神层面上的相互支持高校体育类社团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精神层面上表现为相互支持。
根据体育类社团的定位与发展目标的分析,体育类社团可以很好的发挥学校在文化育人方面的作用学生在体育类社团当中,行为上受到体育类社团的组织制度的规范,引导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受群体心理的影响,随着归属感的不断增加,学生的认知目标也与体育类社团相趋同,达到文化育人,共同发展的目的有调查显示,92%的学生认为,参加社团括动后,他们的性格开朗平和,沟通能力增强,社交圈次扩大;52%的学生认为参与社团活动可以加强和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公平竞争以及创新能力;89.2%的学生认为,在参加俱乐部活动后,他们的身体,思维和智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2]体育类社团的良好运行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层面起到丰富和净化的作用高校的校园文化精神多种多样,绝大多数是在学校的办学过程当中,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一系列活动而逐渐积累下来的,诸如拼搏进取,团结合作,求是创新等等高校校园文化精神对体育类社团的发展有着高屋建瓴的指挥作用社团活动长期积累的以及已经形成的良好品质也是校园文化的积极补充这种良好的氛围也会指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以更加良好的心态,更加稳健的作风面对挫折和挑战,从而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使学生走出校园以后保持良好的意志品质,更好的适应能力去面对复杂多样的社会,能够在社会生活当中快速准确的找到自身的定位,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也是校园文化及体育类社团在精神层面上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校风,学风和体育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三)高校体育类社团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行为层面上相互补充高校体育类社团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行为层面上表现为相互补充前文已经提及高校体育类社团的良好运行能够对校园文化起到丰富和净化的正面影响,并且体育类社团所组织开展的体育类活动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引导着学生对自我机体的锻炼目标以及意志品质和人际关系的发展[3]高校体育社团也促进了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通过调查发现,在体育类社团活动当中,体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是体育类社团的领头羊,负责组织管理社团的日常活动、训练和竞赛表演他们能够快速的理解指导老师的意思,并以学生的方式传递给社团成员,起到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建议综上,在新时代,为了更好的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我们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转变观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生有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的基础条件。
同时,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美感与文化内涵,实现文化育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二,树立典型,加强舆论宣传工作梳理学校办学历史中的优秀典型的体育运动的事迹或者观念以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关于体育的热点事件,通过多种渠道突出报道,加强宣传推广力度,使学生在内心深处认同学校的体育观念,并且有意愿参加社团组织的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第三,正面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体育类社团是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一环通过社团的管理规范,制度的落地,引导学生正确的体育锻炼习惯,主动的富有热情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四、结语通过对高校体育类社团与校园文化二者的互动分析,可以发现二者不论是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还是行为层面,都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在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体育类社团不仅为大学生活增光添彩,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的体育锻炼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Reference:[1]马玉芳,杨晓燕.北京奥运会后体育场馆的后继开发使用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9,30 (04):15-18.[2]陈华东,钞飞侠,陆光平.论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 (S1):154-155+161.[3]李峰.鄂东地区高校体育社团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 (06):61-62.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