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急性应激障碍(ASD)研究述评.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08248048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27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急性应激障碍(ASD)研究述评   摘要:急性应激障碍是个体在亲历、目击或面临一个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死亡威胁、严重伤害的创伤事件后的2天44周内所表现的应激反应急性应激障碍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分离、再历、回避和过度警觉文章回顾了以往的相关研究,从急性应激障碍的测评方法、发生率、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创伤记忆的关系、心理治疗和干预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创伤;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   分类号B849;R395      洪水、地震、暴力侵害、交通事故、重大疾病等突如其来的自然或人为导致的事件,给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了创伤后果,严重干扰了人们身心的正常活动为描述人们暴露于创伤事件后最初一个月内的瞬时或短暂的应激反应,美国精神病协会于1994年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中引入了急性应激障碍,以下简称ASD)的概念,并确定了ASD的诊断标准   ASD指个体暴露于某创伤事件后的2天到4周内所表现的应激症状创伤事件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面临一个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死亡威胁、严重伤害的事件ASD是一种精神障碍,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分离、再历、回避和过度警觉具体地说,分离包括麻木、意识涣散、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分裂性遗忘;再历包括与创伤事件相关的想象、思考或悲痛的再次出现;回避指对创伤事件相关的思考、情感或地点等的回避;过度警觉指焦躁不安、失眠、易怒、高度警惕、注意力难以集中。

      当人们对创伤事件的反应同时满足下述几个条件时,在临床上就可以被诊断为ASD:暴露于创伤事件并伴随强烈的恐惧感、无助感或厌恶感;至少存在3种分离症状;至少存在1种再历症状;明显的回避;明显的过度警觉;持续时间为2天到1个月      1 急性应激障碍的评估      目前,诊断ASD的工具主要有用于成年人的急性应激障碍访谈问卷、急性应激障碍量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以及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儿童急性应激反应问卷、儿童急性应激核查表   Bryant,Harvey,Dang和Saekvillc(1998)依据DSM-IV的诊断标准,开发了急性应激障碍访谈问卷(ASDI)ASDI是结构化的临床访谈问卷,由19个项目构成ASDI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同时效度,其项目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0,再测信度为0.88Bryant,Moulds等人(2000)在ASDI的基础上又开发了自评的急性应激障碍量表(ASDS)ASDS的19个项目主要评价ASD症状的严重程度量表采用Likert 5点计分量表的α系数为0.96,27天间隔的再测信度为0.94   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由多个分量表组成,包含30个项目。

      量表采用Likert5点计分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结构效度、区分效度、聚合效度、预测效度也都令人满意SASRQ主要用于评价ASD的症状表现,无法对ASD做出诊断   儿童急性应激反应问卷(CASRQ)是一自评式的诊断ASD的工具,施测对象为9~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该问卷包括48个项目,采用Likert3点计分CASRQ不仅能够用于ASD的诊断,还可用于评估症状的严重程度   儿童急性应激核查表(ASC-Kids)是Kassam-Adams(2006)开发的一个简洁实用的诊断儿童和青少年ASD的自评量表ASC-Kids的适用人群是8~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2 急性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      研究者发现,对于不同的创伤事件,ASD发生率也有很大不同Harvey和Bfyant(1999b)发现在交通事故中,16%的受测者完全符合ASD诊断标准,15%的受测者符合亚AsD(仅不符合1个诊断标准)Kuhn等人(2006)对经历交通事故者的研究结果表明,10%的受测者表现为ASD,28%的受测者表现为亚ASDBryant等人(2007)在一项对6~17岁交通事故幸存者的研究中,发现9%的受测者符合AsD标准,18.5%的受测者符合亚ASD标准。

      Kangas等人(2005a)对癌症患者的ASD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8%的受测者符合ASD标准,32%的受测者符合~-ASD标准Ginzburg(2006)对心肌梗塞病人进行了考察,发现18%的受测者被诊断为ASDLubin等人(2007)考察了战争期间医务人员的应激反应,发现受测者中5.3%的医生和8.5%的实习医生表现出ASD症状Isreelski等人(2007)对经济不发达地区艾滋病感染者的研究发现,ASD的诊断率为43%   多数研究发现,ASD的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Fuglasang等人(2004)、Kangas等人(2005a)、Kangas等人(2007)、Israelski等人(2007)的研究均发现女性的ASD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Meiser-Stedman,Dalgleish,smith,Yule,Bryant等人(2007)在以6~17岁少年为对象的研究中,同样发现女孩的ASD发生率较男孩较高   年龄也是ASD发生率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Cohen(2008)比较了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对战争创伤的急性应激反应,结果显示,13.2%的青年受测者、4.7%的中年受测者和4.3%的老年受测者符合ASD诊断标准,而3个年龄组的亚ASD发生率分别为20.6%、14.1%和4.4%,老年组的亚AsD诊断率及急性应激症状显著低于其他2组。

      在以儿童和青少年为样本的3项研究中,ASD的诊断率分别为8%、10%7%,亚ASD的诊断率分别为17%、18%、17%较之于12~17岁儿童,8~11的儿童更多地符合ASD标准(Sinclair et al.,2007)Kangas等人(2005a)Kangas等人(2007)在研究中发现,与亚ASD被试比,ASD被试较为年轻   除了上述常见的几个因素外,Fuglasang等人(2004)在研究中还发现,创伤经历者对创伤事件的威胁或危险的主观评估、对获得的社会支持的总体满意度与ASD显著相关Kangas等人(2007)发现罹患癌症时的分离反应、特质焦虑、认知功能的降低等与ASD的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也对ASD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他们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年龄在10~16岁之间的儿童和青少年,涉及的创伤类型包括暴力侵害和交通事故2种研究结果表明,19.4%的受测者被诊断为ASD:主观的创伤威胁感、感觉负载记忆、对消极情绪的沉湎、担忧、焦虑敏感性与ASD存在显著相关;焦虑敏感性、沉思、凡事往好处想这3个认知风格变量共同调节主观的创伤威胁感与ASD的关系,同时,感觉负载记忆也调节主观的创伤威胁感与ASD的关系。

           3 急性应激障碍的预测功能     DSM-IV引入ASD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识别出以后可能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受创伤个体   Harvey和Bryant(1998)在对交通事故幸存者的研究中发现,78%的ASD个体在创伤65"月后形成PTSD,相对于非ASD个体,ASD个体更有可能出现PTSDHarvey和Bfyant(2000)以交通事故后中度脑损伤个体为被试,考察ASD对PTSD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中度脑损伤的ASD个体,80%在创伤2年后被诊断为PTSDKangas等人(2005b)的研究发现,在癌症患者中,ASD和PTSD之间存在较强的预测关系,并且,ASD中的分离反应,是6个月后的PTSD的最佳预测指标,同时也是确定PTSD严重程度的唯一的预测变量另外,一些研究也发现,非ASD受测者发展成PTSD的数量与ASD受测者发展成PTSD的数量存在显著差异,ASD受测者更有可能形成PTSDMeiscr-对经历单一创伤事件的儿童进行研究后发现,ASD与之后出现的PTSD相关显著   尽管ASD有更大的可能发展为PTSD,但许多研究者对ASD的诊断标准及其对分离症状的强调仍有质疑,愈来愈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ASD预测PTS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关注PTSD预测中分离症状的作用。

      因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最终出现PTSD的人们,仅有半数左右在最初符合分离标准(Bryant,2003),同样,一些以儿童为被试的研究也表明,ASD的预测作用有一定局限   在Foglesang等人(2004)的研究中,ASD仅预测了后来PTSD个体的50%在对癌症患者的一系列研究中,53%的ASD个体在创伤6个月后出现PTSD,同时,PTSD中有36%的个体最初没有达到ASD标准:40%的ASD在1年后符合了PTSD的诊断标准,同时,43%的PTSD个体最初没有达到ASD标准这表明,ASD诊断对于识别可能发展成PTSD的个体仅具有中等的预测力Harvey和Bryant(1998)在研究中发现,60%的亚AsD受测者在创伤6个月后出现PTSD,并且这些亚AsD人口中绝大多数没有满足ASD的分离标准,这表明,依据分离症状,并不能充分识别之后出PTSD的个体此外,一些研究表明,创伤分离症状与PTSD之间不存在高相关   Meiser-Stcdman等人(2005)在研究中发现,在经历交通事故和暴力侵害的儿童和青少年样本中,ASD仅是中等程度地预测了PTSD,而没有满足分离标准的亚ASD具有同等甚至更强的预测力。

      Meiser-Stedman等人(2007)还发现,在经历交通事故的儿童和青少年人口中,分离症状是最少被认可的这说明,至少对经历单一的创伤事件(如交通事故)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ASD诊断中要求出现3个分离症状是过于严格了Bryant等人(2007)的研究则表明,在预测PTSD和亚PTSD上,亚AsD具有最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亚AsD对PTsD有更好的预测力,而分离症状并没有增强对PTSD的预测Vdden等人(2008)系统地回顾了单一创伤事件的有关研究,考察了分离反应的独立预测值,结果发现,在收集到的17项研究中,仅仅有6项研究表明创伤分离对PTSD有较强的预测功能,而其他绝大多数的研究表明,分离反应没有或存在较弱的预测功能,不是PTSD的独立预测因素   总之,虽然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ASD是预测PTSD的一个较好指标,可据此对那些可能出现PTSD的个体进行早期干预但在不同的研究中,ASD预测力的波动较大,这意味着可能存在其他调节因素探索和确定这些调节因素,应是将来这一研究领域的热点      4 急性应激障碍的机制及其相关研究      对ASD发病机制的解释,多数研究者认同分离理论:人们通过抑制对创伤体验的觉察而回避创伤体验,从而把创伤导致的消极情感后果减至最小。

      具体地说,首先,创伤分离损害了创伤体验的编码;其次,创伤分离阻止了被编码的创伤记忆的提取许多研究为分离理论提供了实证依据   Moulds和Bryant(2002)在研究中采用定向遗忘范式,要求ASD被试、经历创伤事件的非ASD被试、未经历创伤事件的被试对创伤关联词、积极词和中性词按照指导语的要求进行遗忘或记忆,以比较他们的编码方式结果,与非ASD被试相比,ASD被试较少回忆出要求遗忘的创伤关联词,这表明ASD个体对创伤相关信息的编码存在缺陷,对创伤相关信息具有优先遗忘的倾向后来,Moulds和Bryant(2005)采用定向遗忘范式中的项目法考察了ASD被试对创伤相关信息的提取模式结果发现,ASD被试较少回忆出指定遗忘的创伤词;同时,ASD被试较少识别出要求记忆的积极词较少回忆出要求遗忘的积极词这意味着,ASD被试提取创伤相关信息和积极信息的能力受到破坏和抑制   Harvey和Bryant(199%)要求被试叙述其对交通事故的创伤记忆,录音后按照组织的紊乱性、内容的分离性和知觉到的威胁感对所述内容进行编码结果表明,与非ASD被试相比,ASD被试在叙述中表现出更多的组织紊乱和内容分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