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地理学(经济地理):第十四章经济区域与经济地带.ppt

49页
  • 卖家[上传人]:窝***
  • 文档编号:201984205
  • 上传时间:2021-10-1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20.50KB
  • / 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四章 经济区域与经济地带第一节 四大经济区域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 2006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中的第五篇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把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域: 1、东部地区: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 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 2、中部地区: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 江西 3、西部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内蒙古、广西 4、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 一、四大经济区域的划分与基本情况 表1 2014年中国四大经济区域基本情况注:东部10省市、中部6省、西部12省市区和东北3省合计占全国的比重以全国各地区合计数为100计算资料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15指 标标全国总计总计东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东北地区绝对绝对 数占全国比重绝对绝对 数占全国比重绝对绝对 数占全国比重绝对绝对 数占全国比重(%)(%)(%)(%)土地面积积(万平方公里)960.0 91.6 9.5 102.8 10.7 686.7 71.5 78.8 8.2 总总人口(年末) (万人)1367825216938.33626226.63683927.0109768.1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产总值 (亿亿元)63613935010151.213868020.313810020.2574698.4 第一产业产业 (亿亿元)583362013234.51535126.31643328.2642111.0 第二产业产业 (亿亿元)27176415908649.66877121.56544120.4272168.5 第三产业产业 (亿亿元)30603817088355.95455817.95622718.4238327.8人均国内(地区)生产产总值总值 (元)4650867109382443748752359全社会固定资产资产 投资额资额(亿亿元)51202120641240.812425024.612919125.5458999.1社会消费费品零售总额总额 (亿亿元)27189614094851.85614520.64985018.3249539.2货货物进进出口总额总额 (亿亿美元)430153541182.324705.733427.817934.2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里 ,第三十七章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指出: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创新区域发展政策,完善区域发展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协同、共同发展,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1、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 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优先位置,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的带动作用加快内外联通通道和区域性枢纽建设,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改善落后边远地区对外通行条件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设立一批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产业集群依托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地区,提高资源就地加工转化比重加强水资源科学开发和高效利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健全长期稳定资金渠道,继续加大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力度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门户城市开放力度,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2、大力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 加快市场取向的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加大支持力度,提升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整体竞争力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大力开展和积极鼓励创业创新,支持建设技术和产业创新中心,吸引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集聚,使创新真正成为东北地区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促进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建设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组织实施好老旧城区改造、沉陷区治理等重大民生工程。

      加快建设快速铁路网和电力外送通道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加快解决厂办大集体等问题支持建设面向俄日韩等国家的合作平台 3、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制定实施新时期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完善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城镇化与产业支撑、人口集聚有机结合,形成重要战略支撑区支持中部地区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培育壮大沿江沿线城市群和都市圈增长极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支持能源产业转型发展,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培育一批产业集群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鄱阳湖、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汉江、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加快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支持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 4、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支持东部地区更好发挥对全国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转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引领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建立全方位开放型经济体系,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走在前列推进环渤海地区合作协调发展支持珠三角地区建设开放创新转型升级新高地,加快深圳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促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加快发展 二、东部地区的发展战略 (一)区域优势 1、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自然条件好; 3、水资源、铁矿、石油资源比较丰富,海洋资源得天独厚; 4、科技文教发达,具有比较强大的技术和智力优势; 5、经济实力强,资金较充裕,基础设施日益发达; 6、产业以工业、高产优质农业、创汇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为主要优势; 7、市场条件好; 8、对外开放程度高、规模大、范围广、经验丰富 表2 2014年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指 标标全国总计总计东东部地区绝对绝对 数占全国比重(%)总总人口(年末) (万人)1367825216938.3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产总值 (亿亿元)63613935010151.2 第一产业产业 (亿亿元)583362013234.5 第二产业产业 (亿亿元)27176415908649.6 第三产业产业 (亿亿元)30603817088355.9全社会固定资产资产 投资额资额 (亿亿元)51202120641240.8房地产产开发发投资额资额 (亿亿元)950364763950.1社会消费费品零售总额总额 (亿亿元)27189614094851.8货货物进进出口总额总额 (亿亿美元)430153541182.3 出口 (亿亿美元)234231884680.5 进进口 (亿亿美元)195921656584.5续表2-1指 标标全国总计总计东东部地区绝对绝对 数占全国比重(%)主要农产农产 品产产量 粮食 (万吨)607031476824.3 棉花 (万吨)61813221.4 油料 (万吨)350781323.2主要工业产业产 品产产量 原煤 (亿亿吨)3936.7 原油 (万吨)21143786637.2 天然气 (亿亿立方米)130214411.1 水泥 (万吨)2492078638834.7 粗钢钢 (万吨)822314450254.1 钢钢材 (万吨)1125136666559.3 汽车车 (万辆辆)2373110246.5 发电发电 量 (亿亿千瓦小时时)564962127237.7续表2-2指 标标全国总计总计东东部地区绝对绝对 数占全国比重(%)邮电业务总邮电业务总 量 (亿亿元)218341179054.0铁铁路营业营业 里程 (公里)1118212650723.7公路里程 (公里)4463913110279324.7 #高速公路 (公里)1119363336429.8客运量 (万人)220939177085235.5货货运量 (万吨)4386800150997235.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2016725954城镇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884433905农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048913145(二)限制因素与主要问题 1、结构问题是困扰东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产业结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工业素质总体上不高;除少数大城市外,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一些地区仍然没有摆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2、能源短缺,原材料不足,运力紧张 3、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短缺;工业、城市集聚区环境污染严重,包括海洋、湖泊和河流等水体受到大面积污染,许多工业城市大气质量下降,有些地区酸雨频繁,等等 4、土地狭窄、耕地锐减 5、自然灾害严重,危害巨大三)区域发展战略1、战略地位 第一、东部地区是全国经济实力增长的主体 第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创新的基地 第三、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纽带和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地区2、战略目标 根据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优势和战略地位,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把东部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强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技术与制度创新基地、对外贸易基地、人才基地、信息基地、现代第三产业基地 3、战略重点与发展途径 第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 加快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

      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精加工和高端产品促进加工贸易升级,积极承接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强耕地保护,发展现代农业 第二、加速城市现代化进程,建立合理的城镇体系 第三、改善能源消费结构,解决能源供需矛盾在强化煤电运系统能力的同时,扩大输入西部地区的水电、天然气,发展核电,积极开发利用风能、潮汐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扩大石油、天然气的进口 第四、建设发达的基础设施体系 第五、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建设强大的海洋产业 第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 第七、深化改革开放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各类国家级开发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四、中部地区发展战略 (一)区域优势 1、全国居中的地理位置 2、自然环境条件优于西部,自然资源条件优于东部 3、现有经济基础较好农业比较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畜产品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工业基础较好(能源、原材料、重型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食品等工业具有明显优势) 4、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交通方便 5、劳动力资源丰富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六省。

      表3 2014年全国和中部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指 标标全国总计总计中部地区绝对绝对 数占全国比重(%)总总人口(年末) (万人)1367823626226.6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产总值 (亿亿元)63613913868020.3 第一产业产业 (亿亿元)583361535126.3 第二产业产业 (亿亿元)2717646877121.5 第三产业产业 (亿亿元)3060385455817.9全社会固定资产资产 投资额资额 (亿亿元)51202112425024.6房地产产开发发投资额资额 (亿亿元)950361830819.3社会消费费品零售总额总额 (亿亿元)2718965614520.6货货物进进出口总额总额 (亿亿美元)4301524705.7 出口 (亿亿美元)2342315846.8 进进口 (亿亿美元)195928864.5续表3-1指 标标全国总计总计中部地区绝对绝对 数占全国比重(%)主要农产农产 品产产量 粮食 (万吨)607031824830.1 棉花 (万吨)61810617.1 油料 (万吨)3507152843.6主要工业产业产 品产产量 原煤 (亿亿吨)391333.4 原油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