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意见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小语科.doc
7页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意见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小语科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 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 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 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而进行系统 的改革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 而这一次的改革力度最大它不仅从课程结构设置上做了调整,而且 从教学评价,教师观念的转变,教材编写重新定位等方面都做了较大 幅度的变化为指导全省的小学语文教学,特制定《广东省义务教育 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意见》一、 总体冃标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 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 极情感、良好习惯和综合性语文素养为主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为核心,调动全体实验教师从事课改的积极性与热情,创造性地 开展语文教育活动和改革实验工作,研究小学语文课程功能、课程结 构、课程内容、课程运作、课程评估,探索新世纪中国小学语文教育 的正确走向、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二、 基本要求1. 围绕三维目标。
一是知识和能力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信 息的多样性和信息传递的多渠道是明显特点,人际交往显得很重要, 对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语 文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过去所了解的相对狭隘的听说读写能力,而是 有了新的涵义二是过程和方法要让学生寻求并掌握知识形成的过 程与方法,体现出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学生是语文 学习的主体,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三是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要注重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 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2. 坚持三个原则一是整体性原则从大语文教育观和发展学 生综合性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进行教材、教法、学法,教师与学生, 教学与评估,发展语文能力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不同方面的 综合性语文课改实验,不搞单线独进二是实践性原则要通过各学 校实验教师的语文教育实践,用大量的事实、数据和典型来验证课程、 教材、教法、评价等的科学与否三是创新性原则开展创造性语文 课改实验,力争实验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独到的具有推广价值的 经验与成果3. 强化三种意识一是主体教育意识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 的生命主体,突出其在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主体地位和主人意识。
二是个性发展意识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注重面向每一位个体,尊重 个性,张扬个性,因材施教塑造个性,因势利导发展个性三是情感 体验意识语文教育时时处处都耍渗透情感因素,耍善于创设情境, 以情激情,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4. 突出三项方式一是自主学习意识它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 的学习冃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口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 式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二是合作学习的精神它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 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要让学生从小就培养合 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三是探究学习的开拓 它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口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 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 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 展三、实施建议实施建议是在《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性冃标基础上延伸而来的, 对教学实践具有具体的指导意义1 •汉语拼音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耍求:“汉语拼音教学尽 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 合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 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汉语拼音教学向来是 我省的重点和难点广东地处三大方言区,乂有瑶族等少数民族,语 言或方言状况比较复杂,因此汉语拼音教学就显得尤其重要我省的 许多小学语文教师还存在自身普通话读音不准的情况,这在汉语拼音 教学中就会产生负而影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尤其是教汉语拼音的 老师,一定要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而且要力争达到2级甲等以上(全 省语文教师普通话考试要求是1974年以后出生的要达到2级乙等)2•识字与写字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 教学重点,1-2年级要多认少写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 作为主耍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 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 情境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 个左右会写小学各学段具体是这样安排的:年级要求认识的字要求会写的字识字能力1-21600-1800800-1000学习独立识字3-425002000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5-630002500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写字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学生会写生字,要特别关注学生写字的姿 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写好一手字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影响很大,从小写歪了,长大还要花很 多精力來改正,而且不一定就能改过来具体来讲,就是要把写字课 纳入正常的教学中来根据1998年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EI制小 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用)》的具体要求,小学各年级教学内容应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低年级侧重铅笔,中高年级逐步做到钢笔与毛 笔并重六个学年共安排硬笔108课时,毛笔76课时今后各学校 要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开足写字课课吋3•阅读阅读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还耍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培养写作能力因此,阅读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目标,在理 念上有较大的变化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教师通过参与对话,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角 色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提倡独立思考,鼓励自己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提倡多角度的阅读,有创意的阅读, 在阅读中展开联想,在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读出新意从阅读的数 量着手,包括两方面要求:一是提倡扩大阅读面,要求“养成读书看 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冬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笫 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 学段不少于100万字。
小学6年相加,应达到150万字以上关于诵读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宜于抒情诗文、 文言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比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 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所以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指出“有 些诗文应耍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阶段目 标中再从具体操作层面给予保证,第一学段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 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二学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 容”;第三学段再加上“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 容和,情感4. 着作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 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 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 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1-2年级从写话入手, 加强口头作文练习,完善口语交际能力,进入写话阶段;3-4年级从 习作入手,提高片段的写作练习,写清楚一件事,能不拘形式地写下 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 感动的内容。
5-6年级则要在4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不少于400字的 习作要使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写简单的记 实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 述5.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目标是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学生能够做到在各科教 学活动以及LI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的研究在我国语 文学科里比较早,其最初称之为说话2000年新大纲正式将说话改 为口语交际,并强调“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鼓励 学生无拘无束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 炼口语交际能力2001年7月《语文课程标准》更指出:“口语交际 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在听与说双向互动的同时,强调它的 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扩展到在各科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 交际能力6. 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做到语文知识的综合 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 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最初的雏型应该是语文教学 中的活动设计,这在各类教学改革和教材中均有体现2000年小学 语文新大纲在高年级阶段推出“语文实践活动”概念,规定了它的内 容和形式,但未突出语文的综合性运用。
2001年7月《语文课程标 准》正式明确提出在小学、初中各个年段均增加该项内容,并将其系 统化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 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 的紧密结合”等,把合作精神和自主性作为同一理论范畴加以融合, 强调学科之间的互补性7. 古诗背诵近些年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越来越受人 们重视从2000年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开始,古诗的背诵被写 进了大纲,而且规定了一定的量和篇目这种新的变化非常好,它符 合儿童多记多背,长大不易忘记的规律提倡背诵古诗,除了《语文 课程标准》规定的篇目以外,我们希望在小学阶段能让学生背诵超过 300首古诗词这样一个基本要求8•普通话普通话向来是广东的难点问题,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讲 也是重点问题我省地处方言复杂区,许多老师本身的普通话就说不 好,这对小学语文教学危害很大,尤其是汉语拼音教学现在国家语 委已在全国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对语文教师的耍求比较高小 学语文教师在教语文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汉字的止音任务,也就是 说读音要规范、准确,以免学生的普通话说歪了,将来纠正不过来 我们这里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普通话耍求,不是仅仅会说就可以 了,而是要读音准确,能及时纠止其他人讲得不准的普通话。
在语文 课堂上能让学生读准轻声、儿化和常见的变调,使学生学会标准的普 通话读音四、评价意见建立课程衣革评价体系总体上耍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1 •形成 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重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2•定性评价 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史应重视定性评价3•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 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具体来讲可关注以 下几方面1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 索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 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耍手段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2.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 资料女口,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口我反思和 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学校和教师 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学生 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 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