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区位基尼系数的河南省产业空间集聚研究.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60049852
  • 上传时间:2022-02-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2.1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区位基尼系数的河南省产业空间集聚研究                    李 峰1 屈冰冰2 徐晓霞2摘要:本文选取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为研究单元,选择各市三大产业2000~2013年的产值作为研究数据,计算了河南省三大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分析研究河南省三大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情况结果表明:河南省第二产业区位基尼系数相对较低,空间相对分布较均衡;而第一、三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则较高,在空间上存在集聚现象;二、三产业区位基尼系数历年中是上升趋势,表明这两大产业在河南省不断集聚,而第一产业则相反最后,提出河南省在今后发展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关键词:产业集聚;区位基尼系数;河南省一、引言近年,学者对产业集聚有不少研究就地理学而言,产业集聚之所以引起经济地理学家的浓厚兴趣,一方面是因为产业集聚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运行机制和演化规律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形式;另一方面是因为产业集聚具有特殊的经济效率,在参与全球化的竞争中表现出了很强的生命活力和竞争力所以基于这样[来自wwW.lw5u.CoM]的原因,产业集聚的研究正是地理学的重要命题经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国内外地理学者对产业集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了由企业规模报酬递增等因素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1]2000年,迈克尔波特提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强调产业在地理上集中能强化竞争优势[2]他对产业集聚提出了新的界定,认为产业集聚是那些在特定区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关联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3]李小建等认为产业集聚一般是指属于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属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理集中[4]樊杰等认为地理集聚指所有成员企业和相关成员要素(包括集群代理机构、公共服务机构)在地域上相互邻近,而且共同定位于一个区域,具有显著的地域相关特征[5]十一五”以来,河南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2010年河南省确定了180个产业集聚区,目的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节约、集约发展产业的集聚现象在河南省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三大产业的具体集聚情况如何以及三大产业在河南省各省辖市的具体发展状况是怎样的?本[来自wwW.lW]文将着重解决这些问题。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数据来源本文主要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为研究单元,选择2000~2013年各市三大产业产值为研究数据数据来源于2001~2014年度的《河南省统计年鉴》,及各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研究方法(1)区位基尼系数区位基尼系数是描述某种产业在区域中集散程度的指标,数值越大表明产业分布越集中,其计算公式为:式中:G代表的区域基尼系数;n代表地区总数;x 代表变量xi的均值G的取值在0~1之间系数越高,表明集聚程度越高,也就是在空间上越集中G=0表示产业在空间上均匀分布,G=1表示产业在空间上完全集中在一起[6-8]三、河南省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1.河南省三大产业的空间结构分析通过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三大产业总产值的比重,来初步反映河南省三大产业的空间结构状况和演进过程 其中,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较大的省辖市有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这五市,其他省辖市的则比重相对较小在历年当中农业产值比重出现上升趋势的有信阳、驻马店等城市,相反南阳、商丘则呈现农业产值比重下降的情况而河南省其他多数省辖市农业产值比重处于小幅波动状态,历年变化较小从历年农业产值比重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各市农业发展的整体走向,以便今后有重点的对农业生产加以改进。

      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来看,所占比重较大的省辖市是郑州、洛阳、南阳三市,郑州市在历年当中比重是不断上升的,且上升幅度较大,到2013年达到了18.95%除郑州市外,洛阳、鹤壁、焦作、三门峡、新乡等市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也呈现上升趋势,说明第二产业历年来在这些省辖市是不断集聚的而南阳、信阳、周口、驻马店等市则在研究时间段内的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是下降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仍然是郑州、洛阳、南阳这三市比重较大,其中郑州市比重最大,在2013年三产比重占到了全省的四分之一这三市当中,郑州、洛阳三产比重是波动上升的,而南阳则出现了相反的状况而其他省辖市比重都不太高,从而可以得出,河南省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处于经济地理学上增长极阶段,增长极的极点为郑州、洛阳两市2.河南省三大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分析根据公式(1),计算得出河南省2000~2013年三大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具体数值,如附表所示从横向比较来看,第二产业空间基尼系数最小,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总体来说不相上下其中,第一产业区位基尼系数平均值为0.3391,第二产业为0.3015,第三产业为0.3626这说明在河南省三大产业的空间分布中,第二产业在18个省辖市中分布较为均匀,产业的相对集聚现象不显著。

      而第一和第三产业的空间分布相对较为集中从纵向比较,即从时间的变化趋势来看,河南省三大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为了更直观的反映区位基尼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将上述基尼系数绘制成折线图,如图1所示从附图中可以得出,第一产业区位基尼系数在历年当中呈现了下降趋势,说明河南省第一产业空间布局出现了向分散演进的趋势而第二、三产业区位基尼系数折线趋于上升态势,这表明河南省第二、三产业的集聚程度是上升的,特别是第三产业,区位基尼系数值在历年都是增大的,在整个研究的时间段内,增幅最大,产业集中现象较为明显四、结论1.河南省三大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呈现明显的不平衡状态通过对河南省省辖市三大产业产值比重的比较得出:就第一产业来说,主要集中分布在河南省西南和南部地区,基于产业集聚理论,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市将会是未来农业政策偏向的重点城市,以发挥第一产业的集聚效应第二、三产业主要集中在郑州、洛阳和南阳三市,但南阳在这两大产业比重中都有走低的趋势,在各市都积极探寻发展道路的时候,南阳需认清目前全省发展趋势,才不至于持续下滑2013年三市二、三产业在全省的比重分别为35.76%、43.67%,这表明二、三产业在这三市集中度较高。

      说明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三大产业的空间分布呈现不均衡的状态,产业份额集中在某几个城市,存在产业的集聚现象2.三大产业的集聚情况存在差别从区位基尼系数数值上反映:第二产业数值最小,在全省分布相对较为均衡,第一产业居中,而第三产业最大,说明其分布最不均衡历年中,二、三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呈现上升趋势,集聚性逐渐增强,而第一产业则是下降的,这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状态但是基于河南省是国家粮食大省的特殊状况,以及东部地区舍弃农业发展二、三产业的例证,为保证河南省第一产业的稳步增长,需要一些人为的干预,既能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又可以使农业发展不受抑制,最终使三大产业走上良性互动的发展道路,走出一条河南省特色发展之路3.河南省现在是以点带面,辐射全省的发展格局基于极化效应,从上文数据可以看出:郑州、洛阳是二、三产业的集聚地,是全省发展的中心,南阳作为河南省西南部的三产重镇,三大产业发展较为均衡,但历年呈现走低趋势,为保证其作为全省另一增长点的地位,需认清其当前形势参考文献:[1]马延吉.区域产业集聚理论初步研究[J].地理科学,2007(06).[2]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高登第,李明轩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3]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李小建,李二玲.产业集聚发生机制的比较研究[J].中州学刊,2002(04).[5]樊杰,李昕,詹世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高秀丽,孟飞荣.广东省区域物流空间布局及演化特征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3(30).[7]李海燕.重庆市产业地理集聚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2.[8]郑晓,刘镇宁.东南八省建筑业区位基尼系数及产业集聚发展思考[J].Scientific Research,2013(03).(作者单位:1.河南省信息中心;2.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