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运动基础知识级第三讲.ppt
36页1定向运动基础知识定向运动基础知识(第三讲)(第三讲) 12第五章第五章 定向运动的基本技术定向运动的基本技术第一节第一节 现地使用地图的技术现地使用地图的技术一、标定地图一、标定地图(一)概略标定地图(一)概略标定地图(二)(二)利用指北针标定地图利用指北针标定地图(三)(三)利用线状地貌或地物标定地图利用线状地貌或地物标定地图(四)(四)利用点状地貌或地物标定地图利用点状地貌或地物标定地图二、对照地形二、对照地形二、判定地形二、判定地形三、确定运动点三、确定运动点第三讲第三讲 定向运动基础知识定向运动基础知识第二章第二章 定向运动地图和指北针定向运动地图和指北针二、地貌符号二、地貌符号23第二章第二章 定向运动地图和指北针定向运动地图和指北针 二、地貌符号二、地貌符号 地貌符号是代表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自然状态,在地图上标绘的曲线和记地貌符号是代表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自然状态,在地图上标绘的曲线和记号 地貌符号有:等高曲线、辅助符号、特殊地貌符号、高程注记、各种颜色地貌符号有:等高曲线、辅助符号、特殊地貌符号、高程注记、各种颜色记号等。
记号等 等高曲线的做法是:首先测量出地面上各个地点的海拔高度,并把它们标等高曲线的做法是:首先测量出地面上各个地点的海拔高度,并把它们标注在地图上然后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这个相同海拔高度的连接注在地图上然后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这个相同海拔高度的连接曲线即称为等高曲线,简称等高线曲线即称为等高曲线,简称等高线34(一)等高曲线法表示地貌的原理(一)等高曲线法表示地貌的原理 等高曲线法是以成组的等高曲线法是以成组的等高线表示地貌的成组的等高线表示地貌的成组的等高线的形成原理是假设用等高线的形成原理是假设用一组平行且等距的平面,将一组平行且等距的平面,将地面上起伏的山体从底到顶地面上起伏的山体从底到顶水平切开,山体外廓与平面水平切开,山体外廓与平面相截所形成的一组大小不等相截所形成的一组大小不等的截口曲线,再将这些截口的截口曲线,再将这些截口曲线垂直投影到同一平面上,曲线垂直投影到同一平面上,然后按照比例尺将其绘制在然后按照比例尺将其绘制在图纸上,即制成平面地形图图纸上,即制成平面地形图45(二)等高线表示地貌的特征(二)等高线表示地貌的特征 等高线就是相同海拔高度的点连接成的曲线。
它具有如下基本特点:等高线就是相同海拔高度的点连接成的曲线它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1.1.等高线显示地貌的高度等高线显示地貌的高度 ((1 1)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等,所显示的实地地势高度都相等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等,所显示的实地地势高度都相等 ((2 2)在同一幅地图中,成组等高线的闭合曲线圈内部的等高线比外侧的等高线所显示)在同一幅地图中,成组等高线的闭合曲线圈内部的等高线比外侧的等高线所显示的实地地势高的实地地势高 ((3 3)在同一幅地图中,有等高线的区域比无等高线的区域所显示的相应实地地势高在同一幅地图中,有等高线的区域比无等高线的区域所显示的相应实地地势高 ((4 4)在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的线条多,则实地山体高;等高线的线条少,则实地山)在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的线条多,则实地山体高;等高线的线条少,则实地山体低 2. 2.等高线显示山体的坡度等高线显示山体的坡度 等高线的疏密排列可显示山体的坡度在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等高线的疏密排列可显示山体的坡度在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越密,则山体的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则山体的坡度越缓。
线越密,则山体的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则山体的坡度越缓56 3. 3.等高线显示地貌的坡面等高线显示地貌的坡面 从山顶到山脚之间的倾斜面称为坡面在地图上以成组不同间距排列的等高线显示从山顶到山脚之间的倾斜面称为坡面在地图上以成组不同间距排列的等高线显示不同的山体坡面不同的山体坡面 山体坡面按其外部形态可以分为等齐坡面、凸形坡面、凹形坡面、波状坡面等山体坡面按其外部形态可以分为等齐坡面、凸形坡面、凹形坡面、波状坡面等67 4.4.等高线显示地貌的外形等高线显示地貌的外形 等高线的弯曲形状与实地地貌的外廓保持几何相似的关系,通过等高线形状可以判断等高线的弯曲形状与实地地貌的外廓保持几何相似的关系,通过等高线形状可以判断实地的地貌外形实地的地貌外形78 ((1 1)山顶:)山顶:山的最高部位称为山顶在地图上等高线形成的闭合小环圈圈心部分表示山的最高部位称为山顶在地图上等高线形成的闭合小环圈圈心部分表示山顶 按其外部形态可分为尖山顶、圆山顶、平山顶、凹山顶等按其外部形态可分为尖山顶、圆山顶、平山顶、凹山顶等。
89 ((2 2)山背:)山背:从山顶到山脚凸起的部位称为山背在地图上成组的等高线向外凸出的部从山顶到山脚凸起的部位称为山背在地图上成组的等高线向外凸出的部分表示山背分表示山背 按其外部形态可以分为尖山背、圆山背、梯山背等按其外部形态可以分为尖山背、圆山背、梯山背等910 ((3 3)山谷:)山谷:相邻两山背之间的低凹部位称为山谷在地图上成组的等高线向内凹进的部相邻两山背之间的低凹部位称为山谷在地图上成组的等高线向内凹进的部分表示山谷分表示山谷 按其外部形态可以分为尖山谷、圆山谷、槽山谷等按其外部形态可以分为尖山谷、圆山谷、槽山谷等1011 ((4 4)鞍部:)鞍部:相邻两山之间地形低矮的部分称为鞍部在地图上正对的两山脊和山谷等高相邻两山之间地形低矮的部分称为鞍部在地图上正对的两山脊和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表示鞍部线之间的空白部分表示鞍部 按其外部形态可分为按其外部形态可分为V V形鞍部、形鞍部、U U形鞍部、槽形鞍部形鞍部、槽形鞍部1112 ((6 6)陡崖:)陡崖:在地图上等高线突然重合的部分表示陡崖。
在地图上等高线突然重合的部分表示陡崖 ((5 5)山脊:)山脊:山顶、山背和鞍部连绵相连的凸棱部分称为山脊,在地图上等高线凸出的山顶、山背和鞍部连绵相连的凸棱部分称为山脊,在地图上等高线凸出的部分,即山头、山背、鞍部依次连绵相连的部分表示山脊部分,即山头、山背、鞍部依次连绵相连的部分表示山脊1213 (三)等高距的特点(三)等高距的特点 等高距是指相邻两等高线间的垂直距离等高距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等高距是指相邻两等高线间的垂直距离等高距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1.等高距表示相邻两等高线间的实际垂直距离,单位为米等高距表示相邻两等高线间的实际垂直距离,单位为米 2.2.等高距的取值大小决定所表示地貌的详细程度在同一块地域中,等高距大,则等等高距的取值大小决定所表示地貌的详细程度在同一块地域中,等高距大,则等高线条数少,表示的地貌形态就较简略;等高距小,则等高线条数多,表示的地貌形态就高线条数少,表示的地貌形态就较简略;等高距小,则等高线条数多,表示的地貌形态就较详细 3.3.等高距的取值大小受地图比例尺的制约地图比例尺小,则等高距的取值就较大;等高距的取值大小受地图比例尺的制约。
地图比例尺小,则等高距的取值就较大;地图比例尺大,则等高距的取值就较小地图比例尺大,则等高距的取值就较小1314(四)等高线的种类及其作用(四)等高线的种类及其作用 等高线按其作用可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等等高线按其作用可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等141515 地貌形态千姿百态许多特殊的地貌形态无法用等高线表示,只能用一些特殊的地地貌形态千姿百态许多特殊的地貌形态无法用等高线表示,只能用一些特殊的地貌符号来表示如冲沟、滑坡、山崖、堤坝、岩峰、山洞等貌符号来表示如冲沟、滑坡、山崖、堤坝、岩峰、山洞等五)特殊地貌符号显示地貌的特点(五)特殊地貌符号显示地貌的特点151616 高程,是一个特征由给定基准面起算的垂直高度,亦称海拔高度这是表高程,是一个特征由给定基准面起算的垂直高度,亦称海拔高度这是表示地面上某点对于基准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其注记即为高程注记示地面上某点对于基准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其注记即为高程注记 (六)高程注记显示地貌的特点(六)高程注记显示地貌的特点1617第五章第五章 定向运动的基本技术定向运动的基本技术第一节第一节 现地使用地图的技术现地使用地图的技术一、标定地图一、标定地图 标定地图的目的是使地图上的地貌符号、地物符号与实地的地貌和标定地图的目的是使地图上的地貌符号、地物符号与实地的地貌和地物一一对应,以便于地图与实地对照;在定向运动中,便于利用地图地物一一对应,以便于地图与实地对照;在定向运动中,便于利用地图确定运动点、运动方向和运动路线。
确定运动点、运动方向和运动路线 (一)概略标定地图(一)概略标定地图 (二)(二)利用指北针标定地图利用指北针标定地图 (三)(三)利用线状地貌或地物标定地图利用线状地貌或地物标定地图 (四)(四)利用点状地貌或地物标定地图利用点状地貌或地物标定地图 1718 (一)概略标定(一)概略标定 概略标定地图是对实地的方位已经辨别清楚的情况下将定向运动地图概略标定地图是对实地的方位已经辨别清楚的情况下将定向运动地图展开,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水平转动地图,使地图上的磁北方向线与实展开,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水平转动地图,使地图上的磁北方向线与实地的磁北方向保持一致,地图即标定地的磁北方向保持一致,地图即标定1819 (二)(二)利用指北针标定地图利用指北针标定地图 利用指北针标定地图是将指北针置于平展的地图上,使指北针基板利用指北针标定地图是将指北针置于平展的地图上,使指北针基板上的目标方向指示线与地图磁北方向线重合或平行,且基板上的目标方上的目标方向指示线与地图磁北方向线重合或平行,且基板上的目标方向指示线的箭头向指示线的箭头方向与地图磁北方向方向与地图磁北方向线的方向一致。
然后,线的方向一致然后,使指北针随地图一起使指北针随地图一起水平转动,当转动到水平转动,当转动到指北针磁针北方向端指北针磁针北方向端与地图上的磁北方向与地图上的磁北方向线保持一致时,地图线保持一致时,地图即标定20 (三)(三)利用线状地貌或地物标定地图利用线状地貌或地物标定地图 利用线状地貌或地物标定利用线状地貌或地物标定地图就是当我们位于实地线状地图就是当我们位于实地线状地貌或地物之上时,选取实地地貌或地物之上时,选取实地和地图上都有的一条明显线状和地图上都有的一条明显线状地貌或地物参照物水平转动地貌或地物参照物水平转动地图,使地图上的线状地貌符地图,使地图上的线状地貌符号或地物符号与实地相对应的号或地物符号与实地相对应的线状地貌或地物的方位和走向线状地貌或地物的方位和走向保持一致,地图即标定保持一致,地图即标定 2021 (四)(四)利用点状地貌或地物标定地图利用点状地貌或地物标定地图 利用点状地貌或地物标定地图就是当我们位于实地空旷区域时,首先利用点状地貌或地物标定地图就是当我们位于实地空旷区域时,首先明确实地站立点在地图上的准确位置,然后选择在实地和地图上都有的明明确实地站立点在地图上的准确位置,然后选择在实地和地图上都有的明显点状地貌或地物作显点状地貌或地物作为参照点,水平转动为参照点,水平转动地图,使图上站立点地图,使图上站立点和参照点的连线与实和参照点的连线与实地站立点和参照点的地站立点和参照点的连线重合,且方位保连线重合,且方位保持一致,地图即标定。
持一致,地图即标定2122二、对照地形二、对照地形 对照地形是在对照地形是在标定地图的基础上,标定地图的基础上,对地图上的地貌符对地图上的地貌符号或地物符号与实号或地物符号与实地可见的相应地貌地可见的相应地貌或地物进行逐一对或地物进行逐一对照,并分析判断实照,并分析判断实地地貌或地物的分地地貌或地物的分布方位、外部形态布方位、外部形态和距离的过程和距离的过程2223 在定向运动中,对照地形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在定向运动中,对照地形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概略对照地形(一)概略对照地形 概略对照地形主要是概要了解地图上和实地站立点周围的可见地貌、地物的种类、分概略对照地形主要是概要了解地图上和实地站立点周围的可见地貌、地物的种类、分布及地貌、地物的方位等当站立点处于地势较低的位置时,采用由远到近的分析方法进布及地貌、地物的方位等当站立点处于地势较低的位置时,采用由远到近的分析方法进行对照这是因为远处地形起伏明显,近处地形平缓不明显当站立点处于地势较高的位行对照这是因为远处地形起伏明显,近处地形平缓不明显当站立点处于地势较高的位置时,采用由近到远的分析方法,分片分区进行对照。
这是因为观察近处地形近似于俯视,置时,采用由近到远的分析方法,分片分区进行对照这是因为观察近处地形近似于俯视,与地图上描绘的地形的视角一致,对照直观容易与地图上描绘的地形的视角一致,对照直观容易 (二)参照物对照地形(二)参照物对照地形 参照物对照地形是选择站立点周围图上和实地都有的明显地貌或地物作为参照物,对参照物对照地形是选择站立点周围图上和实地都有的明显地貌或地物作为参照物,对所选参照物的外形、种类、大小、方位、距离等进行图、地对照在定向运动中,通常将所选参照物的外形、种类、大小、方位、距离等进行图、地对照在定向运动中,通常将下一个检查点方向的明显地貌或地物选择为参照物进行分析对照,为确定运动点和选择运下一个检查点方向的明显地貌或地物选择为参照物进行分析对照,为确定运动点和选择运动路线打好基础动路线打好基础2324 (三)分析地图对照地形(三)分析地图对照地形 分析地图对照地形是在实地站立点在地图上的位置明确、视野较好的情分析地图对照地形是在实地站立点在地图上的位置明确、视野较好的情况下,通过分析地图上站立点周围地貌、地物符号的分布情况和外表形态,况下,通过分析地图上站立点周围地貌、地物符号的分布情况和外表形态,与实地相应站立点周围的地貌、地物进行对照,分析确认实地站立点周围的与实地相应站立点周围的地貌、地物进行对照,分析确认实地站立点周围的地形特征。
地形特征 (四)分析地形对照地图(四)分析地形对照地图 分析地形对照地图是在实地站立点在地图上的准确位置不明确,但大概范围分析地形对照地图是在实地站立点在地图上的准确位置不明确,但大概范围清楚的情况下,首先分析实地站立点周围地貌、地物的形态特征、方位走向,再清楚的情况下,首先分析实地站立点周围地貌、地物的形态特征、方位走向,再与地图上相应地貌、地物形态特征、方位走向逐一对照,确认图、地站立点周围与地图上相应地貌、地物形态特征、方位走向逐一对照,确认图、地站立点周围地形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实地站立点在地图上的准确位置,便于分析地图判定地形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实地站立点在地图上的准确位置,便于分析地图判定地形2425 三、判定地形三、判定地形 判定地形就是根据地图上的地貌符号和地物符号的种判定地形就是根据地图上的地貌符号和地物符号的种判定地形就是根据地图上的地貌符号和地物符号的种判定地形就是根据地图上的地貌符号和地物符号的种类、分布方位、排列规律、形状、大小等,判定实地相应类、分布方位、排列规律、形状、大小等,判定实地相应类、分布方位、排列规律、形状、大小等,判定实地相应类、分布方位、排列规律、形状、大小等,判定实地相应地貌的高低起伏、体积大小、外表形状、相对方位,实地地貌的高低起伏、体积大小、外表形状、相对方位,实地地貌的高低起伏、体积大小、外表形状、相对方位,实地地貌的高低起伏、体积大小、外表形状、相对方位,实地相应地物的种类、大小、外表形状及其相对方位等。
相应地物的种类、大小、外表形状及其相对方位等相应地物的种类、大小、外表形状及其相对方位等相应地物的种类、大小、外表形状及其相对方位等 2526 1 1 1 1、以等高线判定地形、以等高线判定地形、以等高线判定地形、以等高线判定地形 ((((1 1 1 1)以等高线分布情况判定地表形态:山地或谷地;)以等高线分布情况判定地表形态:山地或谷地;)以等高线分布情况判定地表形态:山地或谷地;)以等高线分布情况判定地表形态:山地或谷地; ((((2 2 2 2)以等高线条数的多少判定山体的高低;)以等高线条数的多少判定山体的高低;)以等高线条数的多少判定山体的高低;)以等高线条数的多少判定山体的高低; ((((3 3 3 3)以等高线疏密判定山坡的陡缓;)以等高线疏密判定山坡的陡缓;)以等高线疏密判定山坡的陡缓;)以等高线疏密判定山坡的陡缓; ((((4 4 4 4)以等高线疏密排列判定山体坡面的形态(等齐面、凸形面、凹形面、波)以等高线疏密排列判定山体坡面的形态(等齐面、凸形面、凹形面、波)以等高线疏密排列判定山体坡面的形态(等齐面、凸形面、凹形面、波)以等高线疏密排列判定山体坡面的形态(等齐面、凸形面、凹形面、波浪面);浪面);浪面);浪面); ((((5 5 5 5)以等高线的闭合外形判定山体类别、外形、大小、山顶、山背、山谷、)以等高线的闭合外形判定山体类别、外形、大小、山顶、山背、山谷、)以等高线的闭合外形判定山体类别、外形、大小、山顶、山背、山谷、)以等高线的闭合外形判定山体类别、外形、大小、山顶、山背、山谷、鞍部、山突、台地等;鞍部、山突、台地等;鞍部、山突、台地等;鞍部、山突、台地等; ((((6 6 6 6)以等高线分布情况,根据地理规律判定地表高低起伏:山地高,平地)以等高线分布情况,根据地理规律判定地表高低起伏:山地高,平地)以等高线分布情况,根据地理规律判定地表高低起伏:山地高,平地)以等高线分布情况,根据地理规律判定地表高低起伏:山地高,平地低;山顶高,鞍部低;山背高,谷地低;山脊高,山脚低。
低;山顶高,鞍部低;山背高,谷地低;山脊高,山脚低低;山顶高,鞍部低;山背高,谷地低;山脊高,山脚低低;山顶高,鞍部低;山背高,谷地低;山脊高,山脚低 2627 2 2 2 2、以高程注记判定地形高低、以高程注记判定地形高低、以高程注记判定地形高低、以高程注记判定地形高低 一般地形图有高程注记,这种地图还可以高程注记判定地形高低一般地形图有高程注记,这种地图还可以高程注记判定地形高低一般地形图有高程注记,这种地图还可以高程注记判定地形高低一般地形图有高程注记,这种地图还可以高程注记判定地形高低 3 3 3 3、以地物的种类、形状、大小、方位判定地形、以地物的种类、形状、大小、方位判定地形、以地物的种类、形状、大小、方位判定地形、以地物的种类、形状、大小、方位判定地形 ((((1 1 1 1)较大地物如江河、湖泊、池塘、建筑群等判定其形状、大小、方位;)较大地物如江河、湖泊、池塘、建筑群等判定其形状、大小、方位;)较大地物如江河、湖泊、池塘、建筑群等判定其形状、大小、方位;)较大地物如江河、湖泊、池塘、建筑群等判定其形状、大小、方位; ((((2 2 2 2)线状物如道路、电线线路、沟渠等判定其长短、走向;)线状物如道路、电线线路、沟渠等判定其长短、走向;)线状物如道路、电线线路、沟渠等判定其长短、走向;)线状物如道路、电线线路、沟渠等判定其长短、走向; ((((3 3 3 3)符号物如塔、亭、独立房、独立树等判定其方位。
符号物如塔、亭、独立房、独立树等判定其方位符号物如塔、亭、独立房、独立树等判定其方位符号物如塔、亭、独立房、独立树等判定其方位 4 4 4 4、以地图颜色判定可跑地域或不可跑地域、以地图颜色判定可跑地域或不可跑地域、以地图颜色判定可跑地域或不可跑地域、以地图颜色判定可跑地域或不可跑地域 ((((1 1 1 1)一般绿色为通行困难地域,通过此地域最好选择道路绕行;)一般绿色为通行困难地域,通过此地域最好选择道路绕行;)一般绿色为通行困难地域,通过此地域最好选择道路绕行;)一般绿色为通行困难地域,通过此地域最好选择道路绕行; ((((2 2 2 2)一般黄色为半空旷地域,通过此地域要具体分析该地域的地形而定;)一般黄色为半空旷地域,通过此地域要具体分析该地域的地形而定;)一般黄色为半空旷地域,通过此地域要具体分析该地域的地形而定;)一般黄色为半空旷地域,通过此地域要具体分析该地域的地形而定; ((((3 3 3 3)一般白色为空旷地域,该地域为可跑区域,可选择参照物引导越野,或)一般白色为空旷地域,该地域为可跑区域,可选择参照物引导越野,或)一般白色为空旷地域,该地域为可跑区域,可选择参照物引导越野,或)一般白色为空旷地域,该地域为可跑区域,可选择参照物引导越野,或在地图上找到目标点,以指北针定向越野。
在地图上找到目标点,以指北针定向越野在地图上找到目标点,以指北针定向越野在地图上找到目标点,以指北针定向越野2728四、确定运动点四、确定运动点 运动点是指定向运动中的起点、检查点、终点,以及运动过程中的运动点是指定向运动中的起点、检查点、终点,以及运动过程中的站立点和目标点等站立点和目标点等 (一)确定站立点(一)确定站立点 在定向运动中确定站立点,主要是确定实地站立点在地图上的准确在定向运动中确定站立点,主要是确定实地站立点在地图上的准确位置 1.1.综合分析法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就是通过分析实地站立点周围明显地貌、地物的外部形综合分析法就是通过分析实地站立点周围明显地貌、地物的外部形态、分布方位等特征进行图、地对照,结合概略对照地形、参照物对照态、分布方位等特征进行图、地对照,结合概略对照地形、参照物对照地形、分析地图对照地形、分析地形对照地图等对照地形的方法,分析地形、分析地图对照地形、分析地形对照地图等对照地形的方法,分析图上站立点周围的地貌、地物的种类、大小、方位、距离等特征,确定图上站立点周围的地貌、地物的种类、大小、方位、距离等特征,确定出实地站立点在地图上的位置。
出实地站立点在地图上的位置2829 2.2.直线相交法直线相交法 直线相交法是根据在同一平面上不平行的两直线必相交的几何原理,确定实直线相交法是根据在同一平面上不平行的两直线必相交的几何原理,确定实地站立点在地图上位置的方法地站立点在地图上位置的方法2930 3.3.截线法截线法 截线法是当待测的站立点位于图、地都有的线状地貌或地物上时,截线法是当待测的站立点位于图、地都有的线状地貌或地物上时,首先,利用指北针精确标首先,利用指北针精确标定地图,然后,选择一个定地图,然后,选择一个图、地都有的明显地貌或图、地都有的明显地貌或地物作为参照物,将图、地物作为参照物,将图、地对应的参照物用直线连地对应的参照物用直线连起,连成的这条直线与线起,连成的这条直线与线状物在地图上有一个交点,状物在地图上有一个交点,这个交点即为实地站立在这个交点即为实地站立在地图上的位置地图上的位置3031 4.4.磁方位角法磁方位角法 磁方位角法是实地站立点处于森林或视野不好的地域,磁方位角法是实地站立点处于森林或视野不好的地域,可攀登到高处分析周围地形,选择图上和实地都有的两个明可攀登到高处分析周围地形,选择图上和实地都有的两个明显参照物,用指北针分别测出实地上两个明显参照物的磁方显参照物,用指北针分别测出实地上两个明显参照物的磁方位角,然后,在地图上找到这两个参照物的符号,分别以各位角,然后,在地图上找到这两个参照物的符号,分别以各参照物符号为中心,绘出其相应的磁方位角,这两个磁方位参照物符号为中心,绘出其相应的磁方位角,这两个磁方位角终边的延长线在地图上的交点,即为实地站立点在地图上角终边的延长线在地图上的交点,即为实地站立点在地图上的位置。
的位置3132 (二)确定目标点(二)确定目标点 在定向运动中,确定目标点分为确定地图目标点和确定实地目标点在定向运动中,确定目标点分为确定地图目标点和确定实地目标点 1.1.确定地图目标点确定地图目标点 确定地图目标点,主要是确定实地目标点在地图上的方位,从地图确定地图目标点,主要是确定实地目标点在地图上的方位,从地图上分析目标点周围的地形,明确地图站立点到地图目标点之间的方向和上分析目标点周围的地形,明确地图站立点到地图目标点之间的方向和距离,为准确捕捉到检查点创造有利的条件距离,为准确捕捉到检查点创造有利的条件 ((1 1)综合分析法确定地图目标点:)综合分析法确定地图目标点: 是指在精确标定地图的基础上,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实地目标点周是指在精确标定地图的基础上,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实地目标点周围地形的外部形态,以及与站立点之间的方位关系,从而确定出地图目围地形的外部形态,以及与站立点之间的方位关系,从而确定出地图目标点这种操作方法与综合分析法确定站立点方法基本相同这种操作方法与综合分析法确定站立点方法基本相同。
3233 ((2 2)直线法确定地图目标点:)直线法确定地图目标点: 是指在精确标定地图的基础上,首先将地图上的站立点和实地上的是指在精确标定地图的基础上,首先将地图上的站立点和实地上的目标点相连形成一条直线,根据该直线的磁方位角和目测实地站立点到目标点相连形成一条直线,根据该直线的磁方位角和目测实地站立点到实目标点的距离,以实目标点的距离,以及实地目标点的地形及实地目标点的地形特征,在地图上,则特征,在地图上,则按此比例尺将实地目按此比例尺将实地目标点距离换算成地图标点距离换算成地图尺寸在该直线相应的尺寸在该直线相应的位置上寻找到的一点位置上寻找到的一点就是实地目标点在地就是实地目标点在地图上的相应目标点图上的相应目标点3334 2.2.确定实地目标点确定实地目标点 确定实地目标点,则是在地图上的目标点已经明确的情况下,来确定实地站确定实地目标点,则是在地图上的目标点已经明确的情况下,来确定实地站立点到实地可见目标点之间的方向和距离,选取明显参照物,确保运动路线选择立点到实地可见目标点之间的方向和距离,选取明显参照物,确保运动路线选择的安全与准确。
的安全与准确 ((1 1)直线法确定实地目标点:)直线法确定实地目标点:是指地图目标点为现时实地站立点可见目标时,在精确是指地图目标点为现时实地站立点可见目标时,在精确标定地图的基础上,结合分析地图和图地对照,以及地图比例尺和目测到的实地站立点到标定地图的基础上,结合分析地图和图地对照,以及地图比例尺和目测到的实地站立点到目标点的距离,沿地图上站立点与目标点连线的延长线确定出实地的目标点目标点的距离,沿地图上站立点与目标点连线的延长线确定出实地的目标点 ((2 2)指北针确定实地目标点:)指北针确定实地目标点:当地图目标点为现实地站立点不可见目标时,就以指北当地图目标点为现实地站立点不可见目标时,就以指北针定向确定实地目标点首先,利用指北针在地图上测量出图上站立点到图上目标点的磁针定向确定实地目标点首先,利用指北针在地图上测量出图上站立点到图上目标点的磁方位角和它们之间的距离然后,在已知磁方位角的方向线上通过比例尺推算出实地站立方位角和它们之间的距离然后,在已知磁方位角的方向线上通过比例尺推算出实地站立点到实地目标点间的距离,这样,实地不可见的目标点即可确定点到实地目标点间的距离,这样,实地不可见的目标点即可确定。
34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理而来,供大家参考,感谢您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