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工电梯安装及拆除方案 word 文档.doc
13页莆 田 第 二 中 学 ( 哲 理 校 区 ) 校 区 食 堂 工 程施 工 电 梯安装及拆除方案设计莆田市建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电梯安装及拆除方案报审表施表 7.1 共 页 第 页 工程名称 莆田第二中学(哲理校区) 食堂工程 施工单位 莆田市建工投资集团有限公 司主 编现报上本工程施工电梯安装及拆除方案文件,请予以审查 编制人编制单位 工程项目部/专业分包施工单位 (盖章) 技术负责人 总承包单位审核意见:同意该施工组织设计,请在施工过程中认真落实实施2011 年 03 月 28 日审核单位总承包单位(盖章) 审核人 审批人监理审查意见:监理审查结论: □同意实施 □修改后报 □重新编制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审查单位监理单位 (盖章)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施工电梯安装及拆除方案施工方案编制依据:1.1 国家标准:1)GB/T10053—1996《施工升降机检验规则 》2) GB/T10053—1996《施工升降机技术条件》3) GB/T10053—1996《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1.2 企业标准:1)Q/AJ326-2004《施工升降机装、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Q/AJ326-2004 《施工升降机安装质量、安全标准》1.3 产品销售合同---合同号:1.4《SC 型施工升降机使用说明书》1.5 基础荷载施工升降机高度 24 米/ 16 节序 部件名称 每台数量 单重 总重(Kg)备注1 标准节 16 170 32602 电缆系统 1 3003 围栏 1 5904 天轮系统 2 1260 25205 驱动装置 2 380 760 含安全器6 附墙架 12 41 492 取实际质量的 30%7 吊笼 2 1200 24008 吊杆 1 999 底座 1 120合计质量 10541Kg额定最大装载质量 2*2000=4000(Kg )全部垂直荷载:14.541KN基础情况详见施工升降机基础图(AJ105.3 ).2.工程概况:四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 4385m22.1 工程名称:莆田第二中学(哲理校区)食堂工程2.2 工程地点:莆田第二中学(哲理校区)2.3 建筑物总高度:17.765m 2.4 承建单位:莆田市建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3.安装高度及日期: 3.1 安装设备名称及型号:施工升降机 SCD200/2003.2 安装总度:24m4.安装技术安全负责人:4.1 安装技术安全负责人: 4.2 安装工:6 人4.3 电工:1 人5.辅助设备及主要工具名称 数量 名称 数量80t.m 塔式起重机 1 台 经纬仪 1 台扭力扳头 4 把 锤子 2 把6.安全设备名称 数量 名称 数量安全帽 7 顶 安全带 6 条7.安装、拆卸安全技术措施7.1 参加安装、拆卸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熟悉本机的主要性能和特点,并持证上岗。
7.2 安装、拆卸人员需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等疾病,且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7.3 安装、拆卸人员必须配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等,而且必须正确使用7.4 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严禁酒后作业,应各守其职,不得擅自离开或互相调换岗位7.5 风速五级以上或雨雪天气禁止安装、拆卸作业7.6 安装、拆卸时,安全技术负责人必须在现场何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8.安装现场准备8.1 选定安装位置,清除障碍物8.2 安排合用的起重设备(汽车吊或塔吊)8.3 供电要求:1)本设备采用三相五线制(TN-S)供电2)现场供电应良好,保证有足够的容量供电容量为 4×11 千瓦3)漏电保护的动作时间小于 0.1 秒,动作电流小于 30 毫安4)施工升降机整机应做好防雷和接地保护工作,接地电阻不大于 4Ω9.安装过程9.1 在基础上按要求摆放好底盘,然后旋上 4-M24 高强度螺母用水平仪检查、较正底盘的水平度,在底盘与基础间插入100mmXl00mm 厚薄不等的钢板进行调整,至水平度符合要求后,将螺母拧紧,拧紧力矩 350N·m9.2 在地面上将基础节与 2 节标准节用 8 根 M24~220 8.8 级高强度螺栓联接好,拧紧力矩为 300N·m。
联接前,须清除节口处的泥沙及污物,并涂上黄油节口间必须涂黄油,以下不再特别说明)9.3 继续用塔式起重机将预先在地面联接好的 3 节导轨架吊装加高,联接螺栓为 M24~220 8,8 级高强度螺栓,拧紧力矩为300N·m9.4 在地面上将吊笼装配完整,并将各滚轮,背轮调至最大偏心位置卸下吊笼上安全钩及对安装有妨碍的滚轮,松开电机制动器9.5 用塔式起重机吊起吊笼,从导轨架上方将吊笼对入导轨架,使其正确就位,将吊笼平稳地停放在高度适合的垫木上9.6 安装第一道附墙架9.7 用经纬仪测量导轨架顶端 2 个垂直方向上的垂直度,不应超过 9mmo若超差,应重新检查、调整底盘的水平度,水平度符合要求时,可以调整附墙架调接螺杆垂直度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步作业9.8 重新安装卸下的安全钩及滚轮,调整各滚轮的偏心轴及压轮的偏心套,使各滚轮与标准节立柱管的间隙为 0.5mm,压轮与齿条背面的间隙为 0.5mm,同时保证防坠器齿轮与齿条在宽度方向的中心平面处于齿条的中伺位置安装笼顶护栏9.9 拆除电机制动豁上的楔块,使制动器复位9.10 取下传动系统联轴器处的检查盖,用撬棍插入联轴器孔内,撬动时,必须同时用手拉开电机尾端制动器的松闸把手。
每向上推一次撬棍后应松手合闸一次这样,反复撬动;使吊笼上升一米左右,撤去吊笼下面的垫木,在吊笼下面临时加设安全支撑,安装缓冲弹簧后拆去安全支撑用手拉松闸把手,使吊笼缓慢下降,平稳地停靠放缓松弹簧上9.11 安装地面围护栏和围栏门,用可调拉杆将其与标准节相连,并通过调节拉杆,保证门框及门与地面的垂直度9.12 电气系统的安装9.12.1 将电缆桶放到基础上,桶口上方正对吊笼上的电缆臂,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基础上9.12.2 将下电箱安装在两围栏门之间的钢丝网上9.12.3 将随行电缆以自由状态盘入电缆桶内电缆不得扭曲和打结9.12.4 将电缆的一端穿过吊笼上的电缆臂接到传动板上的极限开关的 L12、L22 、L32,N 端子上并在电缆臂处用螺栓固定好电缆9.12.5 从 电 缆 桶 底 部 拉 出 电 缆 的 另 一 端 , 接 到 下 电 箱 的L1、 L2、 L3、 N 端 子 上 9.12.6 接通下电箱内的电源开关,关上围栏门,检查是否已接入相序正确的电源,以确保吊笼运行方向与操纵箱上的“向上” 、 “向下”标记一致9.12.7 检查各安全控制开关,包括围栏门限位开关,吊笼门限位开关,运笼顶门限位开关,上、下限位开关,三相极限开关,松、断绳开关均应能正常起作用。
9.12.8 用 接 地 电 阻 仪 测 量 升 降 机 钢 结 构 及 电 气 设 备 金 属 外 壳 的 接地 电 阻 , 不 得 大 于 4Ω ; 用 500V 兆 欧 表 测 量 电 机 及 电 气 元件 的 对 地 绝 缘 电 阻 应 不 小 于 1Ω 9.13 吊笼通电试行检查吊笼在导轨架上的运行情况:a)调整滚轮的偏心轴,使各滚轮随着吊笼的上下运动均能正常转动;b)检查齿轮齿条的啮合情况调整压轮及滚轮,用着色法和压铅法检查啮合接触面积及啮合侧隙,沿齿高接触斑点不少于 40%, 沿齿长接触斑点不少于 50%,齿面侧隙在 0.2-0.3mmc)检查吊笼升降时,地面围护栏安全门的机械联锁装置工作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应予调整9.14 安装下限位及下极限开关碰块,应满足吊笼满载下行时,开关触及下限位碰块后自动切断控制电源而停车后,吊笼底至地面缓冲弹簧的距离为300mm-400mm,下极限碰块的安装位置应保证极限开关在下限位开关动作之后吊笼不能碰到缓冲弹簧9.15 用塔吊继续加高道轨架,并在 9m、18m 等处安装附墙架各一道附墙架间隔距离不得大于 9m,其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不得大于 8°。
见安装示意图) 9.16 每安装—道附墙架时,均应用经纬仪测量两个方向的垂直度,并调整附墙架调节螺杆,以调节导轨架垂直度,使其满足规定要求9.17 安装电缆防风圈在电缆桶上方 2 米左右处安装第一道电缆防风圈,第二道距第一道 3 米,第三道距第二道 4.5 米,以后每隔 6 米安装一道9.18 继续加高导轨架同时按规定要求安装好附墙架及电缆防风圈10.对重系统的安装10.1 在对重缓冲弹簧座处垫上 250-300mm 厚的木块,用起重设备吊装对重,从导轨架的上方对入道轨,使其平稳地停放在垫木上10.2 将顶架、绳筒及绕有钢丝绳的盘绳装置用起重设备,吊到吊笼顶部,备好绳卡10.3 装好绳筒将吊笼升到距导轨架顶端 500mm 处,用起重设备将顶架安装就位,然后用 8.8.级 M24x220 螺栓紧固在导轨架上10.4 将钢丝绳绕过顶架上的天轮,并一直到地面的对重装置上海根钢丝绳用三个绳卡将其固定在对重装置的绳环上绳卡间距不小于 120mm,绳端外露自由端应大于 200mm用同样方法将钢丝绳的另一端用三个绳卡固定在绳筒上调整两根钢丝绳的长度,确保:使松绳开关位于挡板的中间位置; 当对重碰到缓冲装置弹簧时,吊笼离顶架的距离应大于 500mm 以上。
11.上极限碰块及上限位碰块的安装上极限碰块及上限位碰块的安装,应满足吊笼运行至极限开关碰到上极限碰块而停止后,吊笼底高出最高施工层约 150-200mm,且吊笼上部距导轨架顶部不小于 1.5m上限位碰块的安装位置应保证吊笼向上运行至限位开关碰到碰块而停止后,吊笼底与最高施工层平齐12 坠落试验12.1 施工升降机使用前必须进行额定载荷坠落试验正常运行后,每隔三个月进行一次,以保证使用安全12.2 试验步骤12.2.1 在吊笼内加装额定载荷并撤离人员12.2.2 切断电源,将地面控制按钮盒的电线接入上电箱,理顺电缆;防止吊笼升降时卡断12.2.3 按下“坠落”按钮,并保持之此时电机制动器松脱不起作用,吊笼呈自由状态下落,达到安全器动作速度时,吊笼平稳地制停在导轨架上12.2.4 防坠安全器复位13.施工小组每天应认真填写“施:工记录” 若因工作需要,中途调换作业小组或作业人员,应做好交接班工作14.进行自检,并认真填写“自检报告” 自检合格后,应及时向公司质管部报检15.当质管部检验不合格时,应按规定要求及时进行整改,直至复检合格16.拆卸步骤 16.1 拆去围栏,将围片摆放在空地上16.2 将吊笼升至顶部;使对重落在缓冲弹簧上,将钢丝绳与对重分离。
16.3 使钢丝绳与吊笼分离,并将钢丝绳盆放整齐,置于空地16.4 用 起 重 设 备 将 最 上 面 一 道 附 墙 架 以 上 的 标 准 节 逐 节 拆 下 , 安全 运 至 地 面 16.5 将最上面一道附墙架和电缆防风圈拆下,运至地面16.6 重复过程 16.4,依次再将其余标准节拆下16.7 重复过程 l6.5 将上面第二道附墙架和电缆防风圈:也拆下16.8 重复过程 16.6、16.7 直到最后只剩下升降机基础部分16.9 用起重设备将对重吊至空地,平稳摆放16.10 将对重及吊笼底部缓冲弹簧取下,将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