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与健康课作业.docx
2页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有效作业布置1 当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外作业的现状 初中阶段学习紧、任务重,面临中考的压力,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系统的锻炼,不能强制去课外练习,每周2 节体育课,每一个体育项目课上的练习时间是有限的,有的教学内容甚至间隔1 周或几周,如果在课余没有一定的“量”的体育活动,对锻炼身体和动作技术的掌握是不利的调查发现,70% 的体育老师没有给学生布置适宜的体育作业新课标后,各高中的体育课基本相似,有的进行了模块教学,有的进行了分组教学,每周2 节课不能完全满足学生运动技能巩固提高的需要,有的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仅仅强调作业的形式,缺乏对课后作业的检查与监督、评价与反馈,没有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正确的动作定型,布置的课下作业形同虚设2 布置体育与健康课外作业的必要性2.1 落实国家提出相关要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校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也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这些足以反映党和国家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近几年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学生的耐力、肺活量近10 年趋于停滞,甚至有所下降,学生的近视率居高不下,而且是年级越高近视率越高,肥胖儿童和超体重儿童比例不断增加。
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加上学习任务重,整天看书和做作业,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有专家分析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体育锻炼不够课外体育与健康作业的布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新的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和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下,对体育与健康作业的理解和布置赋予了新的思想和新的认识2.2 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 体育与健康课外作业的总目标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延伸,弥补体育课时间的不足,让学生在“统一目标——自选内容——自由安排——共同提高”的轻松学习氛围中,对所学体育内容进行复习与练习,提高对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与技能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一定要心中有数,既要明确总目标,又要明确特定的目标,加强课外作业的计划性、实效性和科学性,克服课外作业的随意性、无效性和盲目性 2.3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掌握技术、技能的基础,重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可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每节课向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体育课外作业,如加速跑、变速跑、上下坡跑、单足跳、双足跳、蛙跳、立定跳远、纵跳摸高、俯卧撑、立卧撑、单杠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仰卧起坐等多种练习。
这些练习由于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学生一般都能按要求完成,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素质,为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2.4 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高中生缺乏体育意识和最基本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也逐渐消失部分学生离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不知道练什么、怎样练、练到什么效果体育与健康作业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适量的、简便易行的、针对个人特点的体育与健康课外作业,对于促进学生体育基本技术和技能的掌握、独立的健身习惯、科学锻炼方法的掌握,有事半功倍的效果3 布置体育与健康课外作业的要求3.1 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布置与教材有关的适量的模仿和辅助性练习,以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运动技术与技能,或者围绕最近所学的体育技能布置作业,使作业的布置和锻炼的效果具有导向性和目的性例如,单杠、急行跳远、篮球投篮等内容在统一布置下,学生根据每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和要求在课外作业练习中加以熟练掌握和进一步提高,同时教师认真加以督促和指导,提高学生的锻炼自觉性,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和锻炼效果3.2 与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相结合 学生除了完成课堂上老师布置的规定作业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选1 ~ 2项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作为课外体育作业的一部分,这样既能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又能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学习更多课堂上接触少又受场地、器材等教学限制的运动项目,如滑板车、游泳、羽毛球、网球、拉丁舞、跆拳道等,以此发展多种体育技能,也为他们参与各类比赛打好基础,激发学生参与多种运动项目的学习,从中获得自信心和自豪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