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设计基础第3章-2方案课件.ppt
18页设计:潘存云OB1设计凸轮机构时,除了要求从动件能实现预期的运动规律外,还希望凸轮机构结构紧凑,受力情况良好而这与压力角有很大关系定义:定义:正压力与推杆上力作用点正压力与推杆上力作用点B速度方向间的夹角速度方向间的夹角 F F”,若若大到一定程度时,会有:大到一定程度时,会有:机构发生自锁机构发生自锁33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凸轮机构的压力角nn一、压力角与作用力的关系一、压力角与作用力的关系不考虑摩擦时,作用力沿法线方向不考虑摩擦时,作用力沿法线方向FFF”F-有用分力有用分力,沿导路方向沿导路方向F”-有害分力,垂直于导路有害分力,垂直于导路F”=F tg F 一定时,一定时,F Ff F FF Ff为了保证凸轮机构正常工作,要求:为了保证凸轮机构正常工作,要求:设计:潘存云OB1二、压力角与凸轮机构尺寸之间的关系二、压力角与凸轮机构尺寸之间的关系P点为速度瞬心,点为速度瞬心,于是有:于是有:v=lOP1r rmin min =30=30 -直动从动件;直动从动件;=354545-摆动从动件;摆动从动件;=708080-回程nnP lOP=v2/1eds2/d1=ds2/d1=lOC+lCP lCP=lOC=elCP=ds2/d1-e tg=S2+r2min-e2ds2/d1-eC(S2+S0)tg S0=r2min-e2若发现设计结果若发现设计结果 ,可增大可增大rmin s0s2Dv2v2r rminmin设计:潘存云OB1 ds2/d1 得:得:tg=S2+r2min-e2ds2/d1+enn同理,当导路位于中心左侧时,有:同理,当导路位于中心左侧时,有:lOP=lCP-lOC lCP=ds2/d1+e 于是:于是:tg=S2+r2min-e2ds2/d1 ee“+”用于导路和瞬心位于中心两侧;用于导路和瞬心位于中心两侧;“-”用于导路和瞬心位于中心同侧;用于导路和瞬心位于中心同侧;显然,导路和瞬心位于中心同侧时,压力角将减小。
显然,导路和瞬心位于中心同侧时,压力角将减小注意:注意:用偏置法可减小推程压力角,但同时增大了回用偏置法可减小推程压力角,但同时增大了回 程压力角,故偏距程压力角,故偏距 e 不能太大不能太大PC lCP=(S2+S0)tg S0=rmin2-e2r rminmins0s2D正确偏置:正确偏置:导路位于与凸轮旋转方向导路位于与凸轮旋转方向1相反的位置相反的位置设计:潘存云nn提问:对于平底推杆凸轮机构:提问:对于平底推杆凸轮机构:?0 0v2O1r rminmin1.1.凸轮廓线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凸轮廓线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34 图解法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设计凸轮轮廓2.2.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1)1)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3)3)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4)4)对心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对心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2)2)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5)5)摆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摆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设计:潘存云一、凸轮廓线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一、凸轮廓线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反转原理反转原理:依据此原理可以用几何作图的方法依据此原理可以用几何作图的方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例如: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例如:给给整整个个凸凸轮轮机机构构施施以以-1时时,不不影影响响各各构构件件之之间间的的相相对对运运动动,此此时时,凸凸轮轮将将静静止止,而而从从动动件件尖尖顶顶复复合合运动的轨迹即凸轮的轮廓曲线运动的轨迹即凸轮的轮廓曲线。
尖顶凸轮绘制动画尖顶凸轮绘制动画滚子凸轮绘制动画滚子凸轮绘制动画O O-13 31 12 23 33 31 11 12 22 21设计:潘存云60rmin120-111对心直动尖顶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凸轮的基圆半径rmin,角速度角速度1和从动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件的运动规律,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设计步骤小结:设计步骤小结:选比例尺选比例尺l作基圆作基圆r rminmin反向等分各运动角原则是:陡密缓疏反向等分各运动角原则是:陡密缓疏确定反转后,从动件尖顶在各等份点的位置确定反转后,从动件尖顶在各等份点的位置将各尖顶点连接成一条光滑曲线将各尖顶点连接成一条光滑曲线1.1.对心直动尖顶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从动件盘形凸轮盘形凸轮135782345 67 8910111213149090A1876543214131211109二、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绘制二、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绘制 6012090901 3 5 7 8911 13 15s2 191113121410设计:潘存云911 13 151 3 5 7 8O OeA A偏置直动尖顶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rmin,角速度角速度1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偏心距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偏心距e,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
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2.2.偏置直动尖顶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从动件盘形凸轮盘形凸轮13578911131214-11612345781514131211109设计步骤小结:设计步骤小结:选比例尺选比例尺l作基圆作基圆r rminmin;反向等分各运动角反向等分各运动角;确定反转后,从动件尖顶在各等份点的位置确定反转后,从动件尖顶在各等份点的位置;将各尖顶点连接成一条光滑曲线将各尖顶点连接成一条光滑曲线1514131211109k9k10k11k12k13k14k1512345678k1k2k3k5k4k6k7k8 601209090s2 1设计:潘存云s2 1911 13 151 3 5 7 8rminA120-11设计步骤小结:设计步骤小结:选比例尺选比例尺l作基圆作基圆r rminmin反向等分各运动角原则是:陡密缓疏反向等分各运动角原则是:陡密缓疏确定反转后,从动件尖顶在各等份点的位置确定反转后,从动件尖顶在各等份点的位置将各尖顶点连接成一条光滑曲线将各尖顶点连接成一条光滑曲线135789111312142345 67 8910111213146090901876543214131211109理论轮廓理论轮廓实际轮廓实际轮廓作各位置滚子圆的内作各位置滚子圆的内(外外)包络线。
包络线3.3.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滚子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滚子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的基圆半径rmin,角速度角速度1和从动件的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运动规律,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6012090901设计:潘存云a工作轮廓的曲率半径,工作轮廓的曲率半径,理论轮廓的曲率半径,理论轮廓的曲率半径,rT滚子半径滚子半径rT arT rT 轮廓失真轮廓失真滚子半径的确定滚子半径的确定arT rT arT0轮廓正常轮廓正常轮廓变尖轮廓变尖内凹内凹arTrTrT rT arT 轮廓正常轮廓正常外凸外凸rTa设计:潘存云s2 1911 13 151 3 5 7 8rmin对心直动平底对心直动平底从动件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凸轮的基圆半径rmin,角速度角速度1和从动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件的运动规律,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设计步骤:设计步骤:选比例尺选比例尺l作基圆作基圆r rminmin反向等分各运动角原则是:陡密缓疏反向等分各运动角原则是:陡密缓疏确定反转后,从动件平底直线在各等份点的位置。
确定反转后,从动件平底直线在各等份点的位置作平底直线族的内包络线作平底直线族的内包络线4.4.对心直动平底对心直动平底从动件从动件盘形凸轮盘形凸轮8765432191011121314-11A13578911131214123456781514131211109 601209090设计:潘存云对平底推杆凸轮机构,也有失真现象对平底推杆凸轮机构,也有失真现象Ormin可通过增大可通过增大r rminmin解决此问题解决此问题rmin设计:潘存云120B11 1rmin 601209090s2 1摆动摆动从动件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rmin,角角速度速度1,摆杆长度摆杆长度l以及摆杆回转中心与凸轮回转中心以及摆杆回转中心与凸轮回转中心的距离的距离d,摆摆杆角位移方程,杆角位移方程,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三、摆动三、摆动从动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盘形凸轮机构12345 6 7 85678B1B2B3B4B5B6B7B860 90 1-1dABl1 2 3 4B22 2B33 3B44 4B55 5B66 6B77 7A1A2A3A4A5A6A7A8设计:潘存云B0OB1S0S235 解析法设计凸轮的轮廓解析法设计凸轮的轮廓从图解法的缺点引出解析法的优点结果:求出轮廓曲线的解析表达式结果:求出轮廓曲线的解析表达式-已知条件:已知条件:e e、r rminmin、r rT T、S S2=S=S2(1)、1及其方向。
及其方向理论轮廓的极坐标参数方程:理论轮廓的极坐标参数方程:=(S=(S2+S+S0 0)2 2+e+e2 2原理:原理:反转法1+0其中:其中:S S0 0=r=r2 2minmin e e2tgtg0=e/S=e/S0 0tgtg=e/(S=e/(S2 +S+S0 0)-1即B点的极坐标rT (+(+0 0)(1+)=两对顶角相等 1e ermin1参数方程参数方程S00设计:潘存云其中:其中:tgtg=B0BO1-11nn实际轮廓方程是理论轮廓的等距曲线由高等数学可实际轮廓方程是理论轮廓的等距曲线由高等数学可知:知:等距线对应点具有公共的法线等距线对应点具有公共的法线T T=2 2+r+r2 2TmTm-2-2r rT TcoscosT T=+=+实际轮廓上对应点的实际轮廓上对应点的 T T 位置:位置:位于理论轮廓位于理论轮廓 B B 点法线点法线 n-nn-n 与滚子圆的交线上与滚子圆的交线上T=arctg=arctgT T点的极坐标参数方程为:点的极坐标参数方程为:由图有:由图有:=+其中:其中:tg=S2+r2min+e2ds2/d1 erT sin -rT cos 直接引用前面的结论TT本章重点:本章重点:常用从动件运动规律:特性及作图法;常用从动件运动规律:特性及作图法;理论轮廓与实际轮廓的关系;理论轮廓与实际轮廓的关系;凸轮压力角凸轮压力角与基圆半径与基圆半径r rminmin的关系;的关系;掌握用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的步骤与方法;掌握用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的步骤与方法;掌握解析法在凸轮轮廓设计中的应用。
掌握解析法在凸轮轮廓设计中的应用直角坐标参数方程为:直角坐标参数方程为:x=T T cos cos T T y=T T sin sin T T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