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家宝自述成长史作文3100字.docx
3页温家宝自述成长史作文3100字童年家贫,遭温氏家谱拒收我(温家宝,国务院前总理)于1942年农历八月出生在天津北郊宜兴埠一个书香门第我爷爷在村子里办学校,曾祖父是农民再往前,我家都是农民我们家是从什么地方来到天津的,至今也没有人能说清楚据说是从山西来投奔这里的温氏家族的因为家里穷、没有地位,温氏家谱始终没有把我们家列入其中爷爷办的乡村小学,是冲破地主豪绅的阻力,第一个招收女生的学校我记得,他常年为两件事奔波:一件是招聘教师,一件是为学校筹款就是这样一所小学,很多教师都是大学毕业生,有的解放后当了教授外婆家也在本村,外公去世很早,外婆靠开一个小药店谋生,家里还种着几亩地每年秋天收玉米时,我坐在板车上的玉米堆里从地里回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我出生的年月正是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大扫荡”和实行“三光政策”的时期妈妈对我讲的一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日本侵略者将全村人集合在村西南的空地上,四周架起机关枪,用刺刀杀死无辜的平民当时,妈妈把我紧紧搂在怀里这件事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天津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为“坚壁清野”,放火烧了宜兴埠我的家连同爷爷办的学校、外婆家和她的小药店,全部化为灰烬我们家逃难到天津城里,住在救济院。
外婆在逃难中生了病,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她是最疼爱我的人孩提时代,她抱着我,我常常揪她的头发,她一点儿也不生气天津解放的那一晚,是一个不眠之夜解放军包围了驻扎在救济院里的国民党军队,当晚进行了激战,手榴弹扔进了院子里,家里人都害怕得躲在床铺下,我却一点儿也没有害怕第二天,天津解放了我的童年是在战争和苦难中度过的,穷困、动荡、饥荒的往事,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我深知,这不是我们一个家庭的苦难,也不是我出生的那个年代的苦难,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苦难史我逐渐认识到一个道理: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唯有科学、求实、民主、奋斗,才能拯救中国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只有推翻封建专制和官僚买办的统治,人民才能得到解放;只有不断革新,中国才能进步我的中学是在南开上的从12岁到18岁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南开6年的学习生活,对我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也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南开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她的建立、成长和发展始终同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我戴红领巾的时候,我就从校长、老师那里了解到敬爱的周总理早年在南开的革命活动和学习生活,知道马骏等许多革命先烈的事迹,为母校培育出这么多的革命家和各类杰出人才而感到自豪。
我在这所学校里学习,首先懂得的就是一个人必须有远大的理想、有崇高的志向,从小就应该立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和人民我努力学习知识,坚持锻炼身体,刻苦自励,从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努力把自己造就成为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上学期间曾写过两封血书上高中和大学以后,我家里人在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中受到冲击爷爷在1960年因脑溢血去世,是我把他背进医院的现在他教过书的学校还留着他的档案,里面装了一篇篇的“检查”,小楷字写得工工整整,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父亲也在1960年因被审查所谓的“历史问题”而不能教书,被送到郊外一个农场养猪,后来到图书馆工作我考上大学向他告别,就是在离城很远的养猪场父亲告假回家帮我收拾行李他是个老实人,一辈子勤勤恳恳2011年他过世了,可谓“生的安分,走的安详”尽管家里出现这样一些情况,我仍然追求进步我是个善于思考的人,我总是把书本里学到的东西同现实加以比较,立志为改造社会而献身1960年,我进入北京地质学院,在地质系就读大学期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又考取了研究生,专攻大地构造我学地质是受父亲影响我父亲先在北师大学地理,后来做地理教师我上中学时,父亲给过我他批注得满满的一本《中国地质学》,是李四光写的。
这本书到现在我还保留着我这个人学哪一行,总想把它学成最好我学的是大系,地质系,课程非常广从地质、古生物到矿物,一直到地球物理探矿、地球化学探矿、钻探,什么都学,后来工作中都用上了大学毕业时,我有去西藏的理想,当时曾给学校的党支部写过两封血书,要求到西藏去但是学校偏偏要我读研究生,我就考取了研究生,专攻大地构造再后来就分配到甘肃如果说冲动,我就这么个冲动,写过两封血书母校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我上大学以后,第一学期就染上了肺结核当时学校让我住一个隔离室,不能上课,但是我靠自己的学习和钻研,在没有听课的情况下,那个学期的所有课程,包括最难学的“结晶学”,都得了优秀以后我坚持锻炼,从不畏天命,因此我又争取到每天4小时上课时间,然后是8小时直到毕业的时候,我终于摘掉肺结核的帽子我上大学以后,在党组织培养和教育下,努力追求进步我一心想为人民做好工作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当时我想得最多的是要和人民在一起母校给了我这样的环境和条件1963年、1964年我分别在湖北和河南,也就是在秦岭和嵩山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那时吃住都在老乡家里除此之外,我们经常到农村参加劳动我还利用假期到农村去,和农民生活在一起,吃一锅饭,睡一个炕。
我利用这个时机了解群众,懂得他们的思想感情,学习他们的可贵品质在地质队工作,那也是在最基层,周围都是农村或者牧区,我交了许多农民和牧民朋友有时我看到农民为了买酱油和盐跑很远的路,拿几个鸡蛋来到地质队换钱,心里感到格外沉重我觉得我们国家太贫穷了,我们的人民太苦了,我下决心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人民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是我献身人民的世界观形成的基础工作遇险,抱住牦牛的脖子才保住了性命我年轻时曾长期工作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在那浩瀚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稀有的树种,叫胡杨它扎根地下50多米,抗干旱、斗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其顽强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世人称之为英雄树我非常喜欢胡杨,它是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的象征参加地质工作以后,要爬山越岭我在祁连山工作,祁连山主峰在5000米以上,我从事祁连山腹地的填图工作,就在祁连山主峰从早晨出发到工作地点,一路爬山到下午两点钟我总是坚持爬到工作地点,画好素描,填好图,做好记录才返回我从来没有因为图省事儿定过“遥控点”下山还要背着一包石头,累了不敢坐下,就在山边上靠一靠回到住地,经常天已经黑了即使是在恶劣的环境下,我总勉励自己,人要有甘愿吃苦而毫不叫苦的精神。
只要努力,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总会进步我有过几次很危险的经历一次在祁连山主峰,那一夜下大暴雨,逼得我们半年搬家3次,大家总是先抢资料,后搬帐篷,然后再搬自己的行李第二天一看,沟里大水冲下来的滚石比人还高,连骆驼都被砸死了还有一次过疏勒河,河中间水流湍急,我死死地抱住牦牛的脖子,整个身子都浸在水里,就这样过来了工作期间,我一边工作一边接触基层群众,更深深懂得了民生的疾苦和稼穑的艰难我来自人民,我也有苦难的童年,我同情每一个穷人,愿为他们的幸福献出自己的一切到中央工作后,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用整整10年时间,深入农村、厂矿、科研院所调研在农村,我白天坐在农民家的炕头上了解情况,晚上开座谈会我住过乡里,住过粮库,经常在一个县一待就是一个星期我几乎走遍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同科学家交朋友、谈心摘自《温家宝谈教育》,温家宝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11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