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塑料袋采血操作规程.pdf
4页2采血操作规程采血前筹办采血环境、设备应严格按期清洁、消毒,按病院消毒卫生尺度 Ⅲ类环境尺度执行,每个采血工作位应有独立的采血、留样、记录、贴标签的操作设施和缜密流程2.1.1配备措置献血不良反响的急救药品与器材,并按期查抄,包管在有效期内2.1.1.1底子急救药品包罗 :强心、升压、呼吸兴奋、抗过敏、镇静、扩容等药品2.1.1.2底子急救器材包罗 :开口器、氧气瓶、输氧套管〔面罩〕、一次性无菌静脉输液器及输液针头、无菌打针器及针头2.1.2查抄一次性采血袋,确保外包装严密、无破损、无霉变,在有效期内使用2.1.3开启、查抄、校正采血仪〔秤〕2.1.4开启、查抄高频热合机,调整适宜的热合强度2.1.5做好采血物品筹办2.1.5.1有效消毒剂:2%的碘酒、75%的酒精或其它有效消毒剂2.1.5.2底子采血物品包罗 :惟 一 性条形码标识、献血记录、采血椅〔床〕、一次性垫巾〔纸〕、止血带、消毒棉签〔棉球〕、敷料﹑止血钳〔止血夹〕﹑剪刀、标本管〔架〕、血液与标本运输箱、一次性利器盒、专用医疗废弃物品箱〔袋、桶〕开展成分献血应筹办血液成分采集设备〔血细胞别离机〕及相关物料2.1.6向献血者提供咨询和护理;献血者需要清洗肘部献血部位时予以指导。
2.2采血操作2.2.1采血人员应着工作服,戴工作帽,保持整洁、卫生;不得佩带饰物,如戒指、手镯〔链〕;操作前用消毒剂消毒双手,每接待一位献血者后用消毒剂消毒双手或更换乳胶手套,并更换止血带和一次性垫巾〔纸〕2.2.2采血前查对献血者有效身份证件、献血适宜性评估结论 、献血条码,唱读确认献血者姓名和献血量2.2.3采血前查抄确认采血袋无渗漏、无破损、无霉变、管路无折叠,保留液无混浊和异物,护针帽无脱落,并在有效期内2.2.4查看双肘,无新鲜穿刺陈迹选择肘部充盈饱满、弹性好的静脉作为穿刺静脉2.2.5在穿刺部位上方4 - 10 厘米处用止血带系紧〔或血压计袖带加压〕,以能阻断静脉回流而不阻断动脉血流为宜2.2.6选好静脉穿刺点,以穿刺点为中心,用消毒剂采纳自内向外螺旋式的方式消毒皮肤,切忌往返涂拭消毒面积不得小于6 厘米×8 厘米,待干,以包管消毒剂有效作用时间,消毒后的部位假设再次接触〔被污染〕,应从头消毒 2.2.7穿刺前再次查抄采血袋确保无异常, 并采纳办法防止空气进入血袋 〔如用止血钳、 止血夹等〕 ,取下护针帽,查抄针头无弯曲、无倒钩按照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静脉穿刺2.2.8静脉穿刺成功后, 当即维持静脉穿刺点与血袋的落差并启动采血仪 〔秤〕 包管采血全过程血液和保留液充实混匀。
保持针头位置不变,血流畅达,固定针头位置,用敷料庇护好穿刺点2.2.9嘱献血者间断做松手、握拳动作,以保持血流畅通对血流不畅者,应及时调整针头位置,以防采血中断当不易不雅察血流时,应注意不雅察穿刺部位有无异常及血袋重量是否递增2.2.10做好献血者护理,与献血者进行交流,不雅察献血者面色、表情,及时发现并措置献血不良反响2.2.11一次只能对一份献血记录、血袋和标本管贴签经查对后,将惟一性条形码标识安稳粘贴在献血记录、采血袋、转移袋、血袋导管、标本管上2.2.12当血量达到要求时,嘱献血者松拳,松开止血带,用止血钳〔夹〕夹住针柄后导管,用消毒棉球按压穿刺点上方,拨除针头,按压半晌至无出血2.2.13嘱献血者用手指压迫穿刺点10 分钟并抬高手臂, 或用弹力绷带包扎穿刺点1 小时, 防止出血或形成血肿2.2.14如需第二次穿刺,须征得献血者同意并更换手臂,使用新的采血袋从头穿刺采血2.2.15假设采集200ml血液的时间大于5分钟或采集400ml的血液大于10分钟, 该血液应特殊标识,不克不及用于制备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的制备2.2.16采血结束后,在献血记录上记录采血结束时间及血液采集量,并告知献血者。
2.2.17机采成分血液时, 可选择补充钙剂 完成静脉穿刺后按照血液成分采集设备 〔血细胞别离机〕操作说明操作并设定相应的参数 采集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持续不雅察机器的工作状态、抗凝剂的滴数,做好采集过程的监护和记录2.2.18血小板采集完成后, 从机器中取出, 成品轻轻摇动3~5 分钟,使血小板解聚并混匀, 放入血小板保留箱,在22±2℃的环境下振荡保留2.3血液检测标本2.3.1应对标本采集前的筹办、 标本的标识、 标本的采集、 登记和保留过程实施有效控制, 确保标本质量 2.3.2应采用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液标本血站血液检测常用的真空采血管包罗 :2.3.2.1普通管和促凝管适用于生化、免疫等血清学检测2.3.2.2 EDTA-K2、EDTA-K3抗凝管适用于血型、血细胞阐发等2.3.3留取同一献血者两份血液标本先留取非抗凝血液标本,后留取抗凝血液标本2.3.4留取血液标本时, 应将血液沿试管壁迟缓注入标本管内, 防止空气进入血袋和真空采血管 应包管抗凝管内促凝剂或抗凝剂与血液充实混匀包管血液标本管不被污染2.3.5分段热合血袋导管,供交叉配血和血液标本保留使用全血采集后应在血袋上保留至少 20cm长度注满全血的血袋导管。
血液成分采集后应在血袋上保留至少 15cm长度注满血液成分的血液导管2.3.6将针头与采血导管别离,针头放入利器盒内2.3.7当真核查献血登记表、献血记录、采集的血液、标本管、血液导管、留样小袋上的惟一性条形码标识,确保一一对应2.3.8血液标本的质量要求,血液标本的保留、包装、运输〔集中化检测标本的运输〕和交接见“献血者血液检测前过程的办理〞2.4献血后护理及告知2.4.1献血后护理2.4.1.1为献血者提供点心和饮料2.4.1.2查抄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出血,假设有出血应抬高手臂,并继续局部压迫2.4.1.3献血后应休息10—15 分钟,无异常反响方可离开2.4.2献血后告知2.4.2.1穿刺点上的敷料应保留12 小时以上,防止穿刺点传染2.4.2.2献血后24 小时内防止剧烈运动、高空作业和过度疲劳,包管充沛的睡眠2.4.2.3及时补充水分,有助于血容量恢复2.4.2.4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和水果,当日防止饮酒防止暴饮暴食2.4.2.5血站的联系方式2.4.3向献血者颁布 无偿献血证 ,并暗示感谢2.5采血后现场消毒与污物措置2.5.1工作人员应及时清理采血区域,用消毒剂擦拭操作台及采血器材,清洁地面。
2.5.2医疗废物必需按 医疗废物办理条例 的有关规定进行存放、分类、标识、交接2.6 血液的运输和信息录入2.6.1血液放置专用容器内,按照冷链的要求进行运输和搬运2.6.2血液应及时送交相关部分 ,并履行签收手续2.6. .3献血登记表、献血记录等相关信息应及时录入计算机办理信息系统2.7献血不良反响措置程序2.7.1设置环境卫生整洁、 能为献血者提供隐私庇护的献血不良反响措置场合, 专人措置献血不良反响并全程监护,防止献血者发生不测伤害2.7.2穿刺不佳造成局部血肿的措置办法为: 遏制采血, 拔出针头, 用敷料紧压穿刺点, 让献血者将手臂抬高诚意脏程度以上2.7.2.1静脉穿刺造成的血肿应持续按压至少15 分钟,出血遏制后用弹力绷带包扎穿刺点至少 4 小时2.7.2.2动脉穿刺造成的血肿应持续按压至少15 分钟,出血遏制后用弹力绷带包扎穿刺点至少 6 小时2.7.2.3嘱献血者24 小时内应局部冷敷, 24 小时后改为局部热敷2.7.3发生轻度献血不良反响时, 应当即遏制采血, 头低脚高位平卧,保暖并在空气畅通处充实休息,当令提供饮料和点心2.7.4发生中度献血不良反响时,应当即遏制采血, 头低脚高位侧卧,保暖,防止呕吐窒息,监控血压或脉搏。
病症减轻后按轻度献血不良反响措置2.7.5发生重度献血不良反响时, 应当即遏制采血、 头低脚高位侧卧, 松开衣领和腰带, 脱去紧身衣物,保暖,保持呼吸畅通,监控血压、脉搏用拇指掐人中或合谷穴,低流量给氧,病症减轻后按轻度献血不良反响措置假设上述措置无缓解,必要时赐与急救药物或当即转送病院2.7.6重度献血不良反响必需及时陈述对呈现献血不良反响的献血者应及时进行回访2.7.7发生成分献血不良反响时,应当即采纳相应的措置,确保献血者安然2.7.82.7.9应对所有献血不良反响完整、准确的记录,包罗:病症、体征、措置、转归按期对所有献血不良反响发生及措置情况进行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