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调查报告 5.doc
8页西 安 翻 译 学 院XI’AN FANYI UNIVERSITY实践调查报告题 目: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调查报告学生姓名: 李 媛 专 业: 展示设计 指导教师: 2013 年 8 月学号 11411080104院系 人文艺术学院成绩1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调查报告根据西译院《关于开展“ 实 践教学活动周” 的安排通知 》的有关精神,继续加强大学生省情教育,进一步激 发大学生“身在校园、心系天下”的热情本人于 2013年 7 月 16 日至 2013 年 8 月 10 日,对位于河南省灵宝市朱阳镇的城镇进行了认真调查,就新农村建设有关情况调查如下:一、基本情况朱阳镇位于河南省灵宝市西南部,是一个以种植 业、养殖业、林果业、矿产业为主的深山区农业大镇、黄金大镇,又是豫、陕两省,灵宝、卢氏、洛南三县(市)交界处最大的区域性中心小城镇和商贸集散地,镇区距灵宝市区 42 公里,250 省道贯通区间全镇,地理位置优越, 经贸文化交流繁荣昌盛。
全镇东西长 42 公里,南北宽 43 公里,总面积 815 平方公里,占全市 总面积的 25.9%,总人口 4 万余人2008 年以来,朱阳镇农村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推进特色产业为支撑,以创新农村工作机制为载体的发展理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得到又好又快发展,以“全国先进基层 党组织”、省级“六好” 党委的至高荣誉为动力,围绕“坚持一个中心,发挥两个优势,实施四大战略,抓好八大工程,实现 三大目标,再创朱阳辉煌”的总体工作思路,保持了全镇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建设十大生产 基地;特色工业稳步状大,黄金生产走出了深部探矿和改革增效的路子,非黄金生产锰矿、铁矿、 砚台石、钾长石的开发形成了新的增长点远村公司、上洋公司、非公有制深加工型、高科技开发型蓬勃发展但,目前朱阳镇的新农村建设由于种种原因暂时尚未建成,新农村建设在农村也遇到了重重困难二、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县(区)、乡(镇)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社溪村委会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 农民增收2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1 农业生产情况:以落实取消农业税和种粮直补、粮种补贴、农机具补贴政策为契机,以林瑞菌业、来科枣业等农业龙头企业为 依托, 围绕农业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及农业基础 建设 4 个重点,抓 龙头、建基地、带农户,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1 产业结构情况在农业产业结 构中主要以烟叶生 产、果品生产、畜牧业生产、中药 材生产、食用菌生产林业生产、蔬菜生 产为 主2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140 公顷、旱涝保收田面积 100 公顷;铺设地埋管道 6920 米,发展节水灌溉 100 公顷在农业生态建设方面,完成了秦池南沟 2.6 平方公里的小流域治理工程,并开工建设周官岭 2.5 平方公里的小流域治理工程其中加强了农业信息化建设,并依托黄河农网、灵宝农业信息网、全国农产品信息网,发布工作动态、生 产信息等各种信息 110 条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各 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 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现社溪村委会建设有两所卫生所,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村民活动文化中心(较为简陋)1 所;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 “三免一补”政策已落实到位;农村税费综合改革以及相关惠农政策、措施,也逐步得到落实。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朱阳镇嫌疑41个行政村,361个村民组, 641个自然村村民委员每年召开党员大会4—5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 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 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 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落后, 资金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村委会到县城的乡村公路多年得不到修缮、路面硬化以及多数田间道路3过窄、过陡,下雨天仍无法行走,从而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增加了生产、生活的成本;二是村容、村貌等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多数村民小组建设杂乱无章,比较凌乱,路面硬化、 绿化、美化、净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差,全村均无垃圾处理池;三是农村科技、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差, 设备、设施落后,如现村委会仍未有科技文化活动室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投入资金不足、投入困难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二)、农民收入低,产业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当前,全村仍面临着缺乏新的产业支撑,农业产业结 构、 农村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增收项 目不多, 农民增收难等诸 多困难和问题。
2009 年,朱阳镇自然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 3000 多元,在全村仍至全乡村委会中处于中下等水平;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三)、新农村建设, “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十分突出新建成项目和原有集体资产的日常的管理维护不到位,对这些资产,村 组没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维护制度,集体资产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不能保值增值,反而存在严重的减值和流失的隐患,部分村干部、村民对建成的设施保护意识薄弱,特 别是在村组公房、乡村道路、水库、水池等农村公共基础设的管理维护上意识淡薄、措施不力、制度办法不到位四)、村委会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一是全村 组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小学、初中程度文化还占 67%的比重,这使得在面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 问题时,村委 办公人员显 得束手无策,在 带领群众致富的路上力不从心发展农 村经济的能力和后劲不强;二是基层组织建设还有待完善、加强三是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 战斗力 还需进一步加强……(五)、村民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行为, 对政府资金投入的期望值过高,群众畏难、观望,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不高其次在 调查 中,有些农民认为建设新农村就是逐步把现有房子拆掉,建成“村民一条街”。
由此可以看出,群众及一些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内容还不够了解,甚至曲解和误解44、对策及建议(一)要实施好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动医疗设施的更新改造和就医环境的不断改善,推动农村卫生站的建设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扩面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要进一步提高,从根本上解决农民“ 因病返贫”问题加强村级文化科技活动室等硬件建设,使其成为群众业余时间学习、休闲、 娱乐的好去处2 抓好农业科技文化的培训、推广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 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极推广配方施肥、沼气池建设等农业科技实用技术3 抓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培育,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 的核心内容,要搞好 规划,保护好耕地4 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逐步落 实乡镇一级党委、政府,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统筹规划,统一布局, 协调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生态环境,对于新农村建设,要按照规划稳定有序推进加 强实施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五)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因此,我们要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 讲文明”的新型农民为目标,教育培 训好农民。
一、抓好农民职业技术培训 以规模种植、新技术推广、平衡施肥、 标准化管理水平为重点,努力建设全省第一烟叶生产大镇 在巩固 2000 公顷野生连翘抚育保护基地的同时,全镇药材种植面积达 4512 公顷,建成了白芍、黄姜、黄芩、无架瓜萎、柴胡、丹参 6 个生产基地和干沟、清水河 2 个中药材资源保护示范区二、抓思想道德教育在农村广泛、深入、持续地开展道德教育,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造就一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移风易俗的新型农民5三、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大力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积极组织开展歌舞、球类、棋类等健康向上的农民需要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体生活要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采取有力措施制止赌博、迷信和计划外生育等行为六)突出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加强班子建设新 农村建设要以政府为引导,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群众 积极性推 进新农村建设 ,需要一个好的班子 带领大家向前发展;村党支部、村委会与村民小组加强团结,紧密沟通、 严密组织,形成一支有号召力,能干实事,乐于奉献的村“两委” 班子必须高度重视和解决好农村因农民负担、土地承包、土地征用等引发的利益矛盾纠纷, 维护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七)加大新农村建设和各项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决议、决定和重要举措,及涉及“ 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引导群众转变 思想观念,增 强发展意识 、民主意 识、法制意识充分利用标语、黑板报、村组会议等渠道进行宣传,在村内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 调动群众参与新农 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围绕中央“20 字方 针” 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八)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完善各种制度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和完善村级事务决策管理机制和各项村规民约,增强村干部、村民对公共基础设施的保护意识,确保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完整,增强群众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大力推进农村政治建设,努力健全村民自治 组织, 强化村民自我管理服务要 坚持以法律法规制度为依据,处理好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关系,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 强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在重大问题上的互相沟通要全面推进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健全“ 三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 务 公开), 继续推行“一事一议”会6议制度,集思广益搞好农村各项建设。
可以由党 员、村民代表和群众组成民主理财小组,审定监督村级财务开支加 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确保农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九)高标准建设新农村,搞好规划,形成良好的村容村貌一可以因地制宜抓好乡村规划在制订规划时 ,既要着眼于美化村容村貌,又可以从当地 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既要坚持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原则,又要便于农民生产生活,体 现地方特色新 农村建 设切不可脱离实际,违背农民意愿,更不能盲目攀比,搞一刀切比如,在新村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力求体现前瞻性、美观性,从村镇 的山形地势出发,依山 顺水,不填塘,不砍 树,体现具有当地文化特色和地域风情,隔入农村风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田园农庄,防止千村一面二要确保 乡(镇)、村建设规划得到实施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房舍建设要符合规划要求,对不符合规划的建设行为要及时制止,对历史建筑要逐年“消化”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灶(建化粪池、沼气池)、改路、改房,实现雨污分流、人畜分离、垃圾清理,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5、总结农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绝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努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解决农民最关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 入手,以增加 农民收入、发展产业支撑和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