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雷公藤综述.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411161955
  • 上传时间:2022-10-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4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雷公藤研究综述李海月 李心怡摘要: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雷 公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被广泛用于治 疗类风湿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各种皮肤病,是目前 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天然药物之一对近年来雷公藤的活性成分、药理活性及毒性 等研究新进展进行慨述,其中雷公藤的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的研究是雷公藤制剂 减毒研究的首要条件,其次对雷公藤的活性成分进行结构修饰,降低其毒性而又 不影响、甚或增加其疗效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关键字:雷公藤;活性成分;药理作用雷公藤属卫矛科木质藤本植物,别名黄藤、黄藤木、黄腊藤、断肠草等,分 布于中国长江流 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区雷公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其味苦、 辛,性凉,归肝、肾经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 毒等功效[1]药理及临床研究证实,雷公藤具有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及抗生 育等多种性,被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 性疾病及各种皮肤病但是大量研究表明其临床上的毒副作用不容小视,由于其 有效成分也就是其有毒成分,所以雷公藤的广泛应用一直受到限制。

      现对近年来 雷公藤的活性成分、质量控制、药理活性及毒性等研究新进展进行概述1药用资源中国共有3种雷公藤属植物,包括: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 主产于长江流域至西南及台湾省;昆明山海棠(T. hypoglaucum(Levl) Hutch), 其形态与雷公藤相似,主产于长江流域至西南;东北雷公藤(T. regeliiSprague et Takeda),主产于东北和日本,是中国传统的一味中药⑵随着雷公藤研究的 不断深入以及其良好的药效和广泛的应用,雷公藤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开发利用 仅仅 20 多年的时间,其资源就已经大幅度的减少,有一些地区的野生资源甚至 面临枯竭的危险,为了保障雷公藤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施对雷公藤野生资 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 活性成分2.1 二萜类化合物雷公藤二萜类化合物大多都表现出较强的免疫抑制活性,按其结构特点可以 分为松香烷型、贝壳杉烷型和泪柏醚型松香烷型二萜多具有a,P -不饱和丫 - 内酯和环氧具有代表性化合物为雷公藤甲素,其是目前研究比较深入且具备较 好成药性的化合物2.2 三萜类化合物雷公藤三萜类化合物可分为木栓烷型、齐墩果烷型、乌苏烷型。

      具有代表性 化合物为雷公藤红素,其发挥生物效应与剂量关系密切,在微摩尔级浓度能强烈 抑制 免疫炎症反应,却导致多种细胞凋亡,而在纳摩尔级时不引起毒性作用且 具有抑制炎症因子产生、诱导热休克蛋白表达等作用雷公藤中的三萜多以游离 的苷元形式存在,也是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有效成分[8]2.3 生物碱类成分 生物碱类化合物主要有雷公藤吉碱、雷公藤特碱、雷公藤次碱、雷公藤春 碱、雷公藤晋碱、雷公藤灵碱、雷公藤增碱、雷公藤异春碱临床证明雷公藤生 物碱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总有效率为100%,显效率为80%;生物碱制剂对关 节的消肿、止痛作用明显、见效快,降血沉作用也较大,同时还发现有抗肿瘤, 抗雄性生育作用3 药理作用3.1 免疫调节作用:近来研究发现雷公藤多苷能够抑制迟发性超敏反应,延长 皮肤移值的存活期,抑制 PHA 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通过抑制 T 辅助细胞增 强T辅助的功能,对细胞免疫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3.2 抗肿瘤作用:雷公藤羟内脂经动物实验证明有抗白血病及抗癌活性雷公 藤甲素也有明显的抗白血病作用,其作用可能是借助 14 一羟基使 9, 11 一环氧 开环加强亲核攻击[7]3.3 抗生育作用 有学者从雷公藤多苷中分离出的雷醇内酯有明显抗精子产生的作用, 且无明显免疫抑制作用。

      表现为附睾精子有明显损伤,尾部中端鞘膜崩解,头尾大量分离 但不引起精子头部的明显畸变 雷公藤乙素对于雄性大鼠具有可逆性抗生育作 用,给药后大鼠精子的活力明显下降,停药5周后即可恢复正常[3]4 毒性反应雷公藤在临床上可产生急性毒性反应, 常在几小时至几十小时内产生单个或多个 脏器严重的器质性损害和功能障碍, 甚至引起死亡资料显示, 服用雷公藤后产者, 绝大部分是因超大剂量服用所致5.1 肝脏毒性雷公藤引起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类似于急性病毒性肝炎, 主要表现有乏力、纳差、 厌油、恶心、呕吐、尿黄、巩膜黄染、肝脏肿大、有压痛等实验室检查:丙氨 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 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等升高其症状严重程度与服药剂量、个体素质、 胃肠道耐受有一定关系5.2 肾脏毒性雷公藤治疗肾脏疾病疗效显著, 但其肾毒性亦明显, 且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雷公 藤肾毒性损害多在中毒后l〜3 d后出现,主要表现为迅速出现或逐渐发生少 尿、浮肿、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腰痛或伴肾区叩击痛等, 严重者可致急性肾 功能不全、急性间质性肾炎, 甚至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

      实验室检查可见血肌酐 (Cr)、尿素氮(BUN)明显增高,Cr清除率明显降低5.3 生殖毒性 生殖系统是雷公藤临床不良反应的常发系统和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其中女性主要表现为月经减少、月经紊乱、闭经、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 水平升高、雌二醇(E2)水平降低及性欲减退、烘热汗出等类似围绝经期表现;男 性主要表现为精子活力下降或少精、无精, 生育能力下降或不育, 长期用药还会造 成性欲减退、睾丸萎缩这些反应多在停止用药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6]5 增效减毒的研究雷公藤制剂的毒副作用给其临床应用带来很大困扰 , 故对其减毒增效方法的 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罗雪芹等[4]以溶血素抗体生成和睾丸萎缩为指标, 观察了 不同配伍的中药对雷公藤制剂的减毒增效作用 ,通过大量筛选性研究发现 ,不同 配伍的中药复方可达到不同程度的减毒增效目的6 结语 目前,雷公藤在活性成分、制剂及质量分析、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 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雷公藤制剂的不良反应给其临床应用带来巨大困难我 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对雷公藤的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的研究是 雷公藤制剂减毒研究的首要条件;第二,雷公藤各种制剂来源、工艺、成分、质 量 参差不齐,应该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对有毒成分进行控制;第三,对雷公藤 有 效成分进行结构修饰,以减低毒性,增加疗效;第四,加强配伍的研究,通过 与 其他药物配伍应用,达到减毒、增效的的结果。

      因此如何控制雷公藤活性成分 及 对活性成分进行结构修饰,从分子水平科学地降低其毒性而又不影响、甚或增 加 其疗效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雷公藤在多种领域中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5] 参考文献[1] 郭艳红,谭垦•雷公藤的毒性及其研究概况[J].中药材,2007,30(1):112—117[2] 高晓英,陈政光.中药雷公藤的研究进展 [J]. 山东生物医学工程, 2001,20(1) :46-48.[3] 叶惟三, 吕燮余, 范勇毅,等.雷公藤单体雷醇内酯对雄鼠的抗生育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2,8 (2): 115-118[4] 罗雪芹,刘家玉,陈东辉.对雷公藤的减毒增效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2,18(1):172-181[5] 刘为萍,刘素香,唐慧珠,等雷公藤研究新进展[J].中草药,2010,41 (7): 1215-1218[6] 高丽,柴智,闫润红,等•雷公藤毒性反应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2,19(4): 107-110[7] 金美子•雷公藤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2007,9 (174) :34[8] 胡攀勇,李振麟,张迪,等•雷公藤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3,32 (2): 1-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