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必修1练习题含答案(共61页).doc
61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第一节 质点 参考系 空间 时间课堂训练完成教材《练习与评价》1、 2、 、 、 、 3、 课后提升训练1、下述情况中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小孩沿滑梯下滑B、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C、研究手榴弹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D、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2、下列各种情况中,可以将研究对象(加点者)看作质点的是( )A、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 B、 研究从桥上通过的一列队伍C、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木箱 D、汽车后轮,在研究牵引力来源的时3、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是( )A、一定是静止的 B、一定是运动的 C、有可能是静止的或运动的 D、无法判断4、关于机械运动和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照物B、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照物C、 一定要选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D、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照物5、某中学上午第一节课上化学,第二节课上英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语课、化学课起、止时刻相同B、英语课、化学课的时间相同C、化学课的末时刻即是英语课初时刻D、化学课的末时刻、与英语课的初时刻的间隔是时间6、以下的计时数据指的是时间的是:( )A、2008年北京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开幕B、在2007年9月30日进行的柏林马拉松赛上,34岁的埃塞俄比亚名将格布塞拉西以2小时4分26秒的成绩创造了新的男子马拉松世界记录C、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于19:38开播D、在2007/2008赛季德国足球甲级联赛第26轮中,波鸿对在开赛仅7min后攻入拜仁慕尼黑队一球第二节 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课堂训练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则它们的位移的大小也一定相同B、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同,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能相同C、一个物体在某一运动中,位移大小可能大于所通过的路程D、若物体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2、如图甲,一根细长的弹簧系着一个小球,放在光滑的桌面上.手握小球把弹簧拉长,放手后小球便左右来回运动,B为小球向右到达的最远位置.小球向右经过中间位置O时开始计时,其经过各点的时刻如图乙所示。
若测得OA=OC=7cm,AB=3cm,则自0时刻开始:a、0.2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方向向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_.b、0.6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方向向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c、0.8s 内小球发生的位移是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d、1.0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方向向__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课后提升训练1、如图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向东B、物体的位移等于2πRC、物体的路程等于4R,方向向东D、物体的路程等于2πR2、关于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B、路程就是质点运动时实际轨迹的长度,是标量C、任何质点只要做直线运动,其位移的大小就和路程相等D、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因而位移不可能和路程相等3、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就是路程 B、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位移是矢量,有大小而无方向,路程是标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4、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也是位移的大小C、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 D、位移的数值一定不会比路程大5、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和路程的大小总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B、位移描述的是直线运动,路程描述的是曲线运动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径D、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位移6、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了40米,到达C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米,到达B点,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代表他的位置变化的最后结果的位移)三个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总结出矢量相加的法则吗?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课堂训练完成教材《练习与评价》1、 2、 、 、 、 、 3、 、 、 、 。
课后提升训练1、 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m/s,乙质点的速度为-4m/s,则可知( )A、 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 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 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D、 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m 2、下列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B、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C、 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 变速直线运动中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 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4、 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l0m/s,v2=15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3. 75m/s B、12. 5m/s C、 12m/s D、 11.75m/s5、短跑运动员在l00m比赛中,以8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m处的速度是9m/s,l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A、 9m/s B、10.2m/s C、 10m/s D、 9. 1m/s6、 一辆汽车沿笔直的公路行驶,第1s内通过5m的距离,第2s内和第3s内各通过20m的距离,第4s内又通过15m的距离。
求汽车在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和这4s内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7、一人沿一直坡,自坡底A以速率V跑到坡顶,随即又以速率V返回到A,已知AB间的距离为S,那么人在这一往返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8. 一质点运动的 图象如图所示,试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第四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课堂训练:完成教材《练习与评价》1、 2、 3、 、 、 、 课后提升训练完成教材《发展空间》1、 2、 3、下列运动过程可能实现的是 ( )A、 运动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很小B、 运动物体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很大C、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却增大D、 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却减小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则 ( )A、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初的速度的2倍B、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比该秒初的速度大C、 物体在某秒初的速度一定比前秒末的速度大D、 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的速度大5、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变化率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量越大,速度的变化率一定越大B、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C、速度的变化率为零,速度一定为零D、速度很大,速度变化率可能很小;速度为零,速度变化率不一定为零6、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C、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7、一足球以12m/s的速度飞来,被一脚踢回,踢出时速度大小为24m/s,球与脚接触时间为0.ls,则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为 ( )A、 120m/s2,方向与踢出方向相同B、 120m/s2,方向与飞来方向相同D、 360m/s2,方向与飞来方向相同8、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0,加速度>0,当的值开始减小,则该质点 ( )A、 速度开始减少,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 速度开始增加,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 速度继续增加,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 速度继续增大,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9、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 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10、 如图所示是某矿井中的升降机由井底到井口运动的图象,试根据图象分析各段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各段的加速度。
第五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课堂训练:完成教材《练习与评价》1、 2、 3、 4、(1) 、 、 、 2) 、 课后提升训练1、 完成教材《发展空间》(1) (2) 、 3) 2、沿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每隔2 s测一次速度,测量数据依次为0.5 m/s、1.0 m/s、2.0 m/s、4.0 m/s,…,那么物体的运动性质为( )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