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VISSIM检测器设置与仿真结果输出.ppt

33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76192367
  • 上传时间:2024-08-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09.10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10章 检测器设置与仿真结果输出1 第10章 检测器设置与仿真结果输出•1 1内容要求内容要求–掌握检测器的分类、设置和检测原理–能够利用评价文件进行检测数据的输出–掌握检测器输出数据的导出•2 2知识要点知识要点–行程时间–延误时间–排队•3 3内容和步骤内容和步骤2 (1)主要评价参数3•行程时间:每一个区段由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构成平均行程时间(包括停车或等待时间)是指车辆通过检测区段的起点至离开终点的时间间隔•延误时间:实际行程时间与理想的行程时间的差值延误时间的测量由一个或几个行程时间的测量来定义,不需要单独的定义 (1)主要评价参数4•数据采集点:使用数据采集点可以进行单点数据采集,数据采集点需要分车道设置•排队:排队是从排队计数器的设置位置开始计数,直至排队状态下的最后一辆车输出数据有:平均排队长度、最大排队长度、停车次数等 (2)行程时间检测器设置和数据输出Ø定义行程时间检测区段,步骤如下:•点击左侧工具栏中的 激活行程时间测量模式•设置检测起点:点击鼠标左键选择需要设置行程时间检测区段起点的路段;在选定路段上,点击鼠标右键设置检测区段的起点设置成功后显示为红线,在状态栏中可以查看该点的坐标。

      5 (2)行程时间检测器设置和数据输出•设置检测终点:点击鼠标左键选择设置行程时间检测区段终点的路段;在选定路段上,点击鼠标右键,设置检测区段的终点设置成功后显示为绿线,同时弹出【创建行程时间检测】(Create Travel Time Measurement)窗口6 (2)行程时间检测器设置和数据输出Ø设置相关属性(如下)并点击确定7•【创建行程时间检测】窗口的属性和选项:•【编号】(No.):行程时间检测区段的唯一编号•【名称】(Name):行程时间检测区段的标识或注释•【从断面/结束断面】(From Section/To Section):行程时间检测器位于路段的精确位置•【距离】(Distance):检测器的起终点距离 (2)行程时间检测器设置和数据输出Ø配置检测器评价文件,具体设置如下•依次选择:上方菜单栏中【评价】(Evaluation)→【文件】(Files)→【行程时间测量】(Travel times)→【配置】(Configuration),弹出如下窗口:8 (2)行程时间检测器设置和数据输出9•【实际行程时间】:位于窗口左侧,显示已定义的行程时间检测区段•【从】:从第多少秒开始统计数据(单位:仿真秒)。

      •【到】:到第多少秒结束数据统计 (2)行程时间检测器设置和数据输出10•【时间间隔】:可以多时段输出数据,如:每15min输出一次数据,则时间间隔取15×60=900s•【按时间累加】:在评价时间间隔内对通过检测区段的开始区段或目的区段进行交通流量进行统计 (2)行程时间检测器设置和数据输出11•【统计数据】:输出数据中的一种,以时间、车辆类别生成的扩展名为(*.RSZ)的文件•【原始数据】:生成一个以时间排列所有完整行程时间的文件,其扩展名为(*.RSR)•【数据库】:生成数据库文件,需指定数据库连接 (2)行程时间检测器设置和数据输出•提示:由于仿真运行后有一个流量加载的过程,如果检测器计数的起始时刻【从】设置为默认的0s,会将流量加载的过程统计在内,这与实际情况是不符合的,因此应在流量加载稳定之后开始统计(例如从1000秒以后开始统计数据)•提示:检测器计数的结束时刻【到】如果在3600s以后,则应点击上方菜单栏中的【仿真】→【参数】调整【仿真时间】中的仿真运行时段长度12 (2)行程时间检测器设置和数据输出Ø运行VISSIM仿真,直到结束•文件目录下会有一个扩展名为(*.RSZ)的文件。

      将该文件直接拖动到文本文档打开,如下:13 (2)行程时间检测器设置和数据输出•行程时间EXCEL文件14 (2)行程时间检测器设置和数据输出•【文件】:评价文件所在目录•【日期】:时间•【编号】:设置的检测器以及检测器的起终点位置•【行程时间】:平均行程时间•【车辆通过量】:该检测器通过的车辆数量•【车辆类别】:检测的车型•【编号】:检测器编号•【3600】:统计间隔,后面的数据为检测结果15 (3)延误数据输出•延误检测器不需要设置,可直接应用行程时间检测器,因此只需定义延误检测器评价文件•步骤:依次选择【评价】→【文件】→【延误】(Delay)→【配置】,进行进一步设置,可参考行程时间检测器的设置方法进行检测器定义和数据输出•延误输出数据的参数定义如下:16 (3)延误数据输出•【Delay】:车辆总延误的平均值(单位:秒)•【Stopd】:每辆车的平均停车时间(单位:秒),不包括在公交站点或停车场的乘客上下车时间•【Stops】:每辆车的平均停车次数,不包括在公交站点或停车场处的停止次数•【#Veh】:通过车辆数•【Pers.】:每人的平均延误(单位:秒),不包括乘客在公交站点的停止时间。

      •【#Pers】:通过的乘客数17 (4)数据采集点设置Ø定义:•统计通过该断面的车流的信息•点击左侧工具栏中的 激活数据采集点模式;点击鼠标左键选择需要设置数据采集点的路段,在目标位置点击鼠标右键,设置数据采集点;在弹出的窗口输入编号、名称、位置等信息,点击确定•提示:数据采集点需分车道设置18 (4)数据采集点设置Ø配置参数:•依次选择上方菜单栏中的【评价】→【文件】→【数据采集】(Data collection)→【配置】,定义以下信息:19 (4)数据采集点设置•【断面编号】(Measurem.#):显示所有数据采集单元及其数据采集点构成•可以通过选择【新建】、【编辑】和【删除】按钮进行编辑在编辑过程中,按住CTRL,可以选择多个数据采集点也可以选择【自动(所有)】或【自动(编组)】按钮用来定义数据采集单元:•【自动(所有)】(Auto(All)):对每个数据采集点都生成一个数据采集单元(即使一个采集点已包含在另一个数据采集单元中)20 (4)数据采集点设置•【自动(编组)】(Auto(Groups)):同一路段/连接器上3米范围内设置的所有数据采集点自动组成一个数据采集单位。

      •【统计数据】(Compiled data):在此窗口中定义的以时间和数字,以及配置参数设置为依据生成的统计数据,扩展名为(*.MES);•【原始数据】(Raw data):收集的所有数据以时间顺序排列后生成的原始数据,扩展名为(*.MER)•【配置】(Configuration):点击配置弹出如下窗口,可对车辆的单项指标进行评价21 (4)数据采集点设置•数据检测参数配置窗口22• :添加一项评价指标• :删除一项评价指标•配置文件将保存为外部文件(*.QMK) (5)排队计数器设置Ø定义:•排队计数器可以设置在路段或连接器上的任何位置信号控制交叉口中最合适的设置位置是交叉口的停车线排队将从设置位置起往上游方向计算•定义排队计数器的步骤如下:•点击左侧工具栏中 激活排队计数器模式;鼠标左键选择需要设置排队计数器的路段,在目标位置点右键设置排队计数器,弹出对话框修改相关参数,点击确定完成设置23 (5)排队计数器设置Ø配置:•依次选择:【评价】→【文件】→【排队长度】(Queue length)→【配置】,打开排队计数器-设置窗口,配置以下数据:24 (5)排队计数器设置•【排队定义】(Queue Definition):定义排队状况,车辆排队状态,其速度必须满足以下参数:•【开始】(Begin):速度小于该值开始计数。

      •【结束】(End):速度大于该值结束计数•【最大车头距】(Max. Headway):定义了保持车辆排队的最大车头间距25 (5)排队计数器设置•【最大长度】(Max. Length):无论排队多长,仿真中的排队长度输出结果不会大于该值•提示:如果不修改该值,则统计结果中排队长度不会超过500m•其它术语意义同前26 (5)排队计数器设置•排队计数输出文件格式为*.STZ文件各参数意义如下:•【平均】:平均排队长度•【最大】:最大排队长度•【停车】:排队内的停车次数:当车辆进入排队状态后的停车次数总和27 (5)排队计数器设置•提示:各种检测器评价文件扩展名是不一样的,主要的四种评价的文件输出格式如下:28评价类型统计数据原始数据行程时间RSZRSR延误VLZVLR数据采集点MESMER排队长度STZ (6)仿真结果三种输出方式•窗口输出•数据库输出•文件输出29 窗口输出•窗口输出具有数据跟踪主要显示的为车辆仿真过程中的动态信息•依次选择【评价】(Evaluation)→【窗口】(Windows)选择要输出参数,激活评价数据的窗口输出功能 数据库输出•依次选择【评价】→【数据库】(Database) ,打开【评价(数据库)】窗口,配置数据库连接。

      这些配置文件保存在VISSIM的路网文件(INP)中 4 4练习练习•搭建路网,输入路网参数,完成以下练习内容:•(1)在路网各个进口设置行程时间检测器、排队长度检测器和断面数据采集检测器•(2)利用评价文件对行程时间、延误、排队长度和占有率参数进行配置•(3)利用EXCEL表格导入评价文件数据32 33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